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94
食(药)用菌中的食品天然防腐剂产生菌筛选初报常继东(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201106)美国食品及农业组织称,每年大约占世界食物产量的20%成了食品废物。食品废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6
用有代表性的18种食品腐败菌作天然食品防腐剂筛选模型检定菌的起始菌,藉纯培养比较试验从14种培养基中选择最适者,以梯度试验确定最适接种量;用开沟法和贴带法测试随机选自31属52种105株蕈......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 年份:1994
抑菌力是指抗菌活性物质对其作用菌的抑制程度。在不同的学科中通常又都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抗生素的抑菌力称为效价。测定抑菌力的方法有物理学、化学、理化和微生物学...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学报 年份:2000
将从食用蕈菌筛选出来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E.F.15和E.F.42分别进行深层发酵,用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跟踪模型逐一测试其发酵产物的抑菌效价。梯度试验结果表明,E.F.15和E.F.42的最适发酵周期,最适发酵温......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学报 年份:2000
将31属105株食(药)用蕈菌输入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初筛模型,从中选出6株功能菌。继而,将其输入既定筛选模型系统的复筛模型,检出2株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E.F.15和E.F.42。......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 年份:2016
目前反思性教学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此理念被众多的教育学者所应用,它能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进行教学水平的提高。本论文主要从教学前、中、后三阶段的反思对初......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江苏食用菌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0
本文报道营养条件、接种量、栽培种菌龄及高、低温对室外阳畦塑膜拱棚栽培凤尾菇生育的影响。室外稻草栽培,不用掭加剂,产量(kg 菇/kg 料)为0.82;室外麦秸或油菜壳栽培,加入1...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生物学教学 年份:1989
食用菌俗称菇或蕈,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或子囊菌纲。它们具有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营营丰富,味道鲜美。某些种类,历来被列为宴席上的佳...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88
将引进的侧耳属中的13个菌株分别用稻草为主的代料培养基和棉籽壳为主的培养基,在室内、外栽培,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对侧耳产量(kg菇/kg料)经数理统计分析得出菌株、环...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6
现在全世界已发现食用菌有2,000余种,我国有360多种,其中人工培养的有65种,用在大面积生产上的有20余种,如平菇、双孢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毛木耳、冬菇、猴头等...
[期刊论文] 作者:常继东,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3
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在此希望能和大家切磋。  1.合作互动,活化课文插图,拓展创新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插图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教师能设法让静态的......
[学位论文] 作者:彭璐,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2006
食用蕈菌E.F.42,是我的导师常继东研究员应用自行设计的筛选模型系统从31属105株食(药)用蕈菌中各种不同的发酵产物和提取物检出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生产菌。本研究系常老师主持...
[期刊论文] 作者:彭璐,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6
从碳源、氮源、微量元素、温度、培养基pH值、光照等方面探讨了羊肚菌M.E.194的菌丝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K+,Zn2+,V......
[期刊论文] 作者:赵阳楠,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7
通过苯酚硫酸法和间接碘量法分别测定同一样品灵芝多糖的含量,两种方法测得总糖含量的结果基本一致,分别为2.04%和2.07%,其中间接碘量法测得样品中原有还原糖含量为0.80%,灵芝多糖含量......
[期刊论文] 作者:宋频然,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学报 年份:2003
运用反馈抑制理论构建了耐灵芝胞外多糖 (EPS)反馈抑制的筛选模型。添加在筛选培养基中的其指示因子同源胞外多糖浓度为 2 .34g/L。将实验室保藏的 37株灵芝菌株输入该模型 ,...
[期刊论文] 作者:干伟伟, 常继东,,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9
为优化灵芝孢子粉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水料比为自变量,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用Box-Behnken Design设计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杜曾荣,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7
用梯度和比较实验法,详细地研究了不同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对黑灵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灵芝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33℃;最适pH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营养......
[期刊论文] 作者:宋仙妹,常继东,, 来源:食用菌 年份:2008
从碳源、氮源、碳氮比、微量元素、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光照强度等方面探讨了蛹虫草C.M.203菌丝体培养特性。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黄豆饼粉,最适碳氮比为...
[期刊论文] 作者:宋频然,常继东,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168 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8 g/L(干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