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7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燕侠,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2001
崔仲三先生是北京杨式太极拳一代名师崔毅士老先生的嫡孙,今年五十余岁。 在北京武术界,崔毅士老先生的武功武德是有口皆碑的,可以说是德艺双馨。想当年,崔毅士跟随杨式太极...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养生大世界 年份:2004
崔仲三先生简介     崔仲三先生是中国杨式太极拳第五代正宗传人,中国武术七段,大学学历。出生在北京的太极拳世家。幼年起就跟随祖父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崔仲三先生秉承家传,在祖父严格教导下全面掌握杨式太极拳、器械及推手,深得祖父教诲。继承了祖父拳架舒展大方、匀缓柔和、轻灵沉稳、刚柔相济、...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2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中国武术八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式太极拳传承人。  ...崔仲三先生出身于太极世家,幼年起就随祖父崔毅士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至今已有五十余载。崔毅士是杨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之入门弟子、露禅门下第四...
[期刊论文] 作者:谢文德,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2005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名家信箱》栏中刊登了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先生答新疆乌鲁木齐市李岐山的来信,称:“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套路,都是杨澄甫先生最后定型传授的,也就是...
[期刊论文] 作者:秦庆丰,崔仲三,孙永田,, 来源:中华武术 年份:2007
本期出场名家: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孙式太极拳名家孙永田。江西省安福县陈小工来信:我有几个问题想向名家请教:1.武术套路在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2
五、单鞭  单鞭的动作造型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此动作因双臂前后分展,犹如一条舒卷自如的长鞭而得名。  单鞭动作的全过程(见图单鞭1~单鞭5)要体会动作开与合的有机配合,即开中有合、合中寓开、开合相济的原理。当然此原理不仅在此式中......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2
八、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动作外形舒展大方、圆活潇洒。此式动作的虚步步形,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拳式中的高架虚步。所谓“高架”是就动作外形相对而言,同是虚步步形,“手挥琵琶”、“提手”动作属于中架虚步,“海底针”的虚步......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二十三、左右分脚  左、右分脚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分脚、蹬脚、单摆、双摆四种腿法之一。四种腿法的共同之处就是一腿独立支撑,另一腿以不同的腿法出现。  右分脚分五式分解动作完成,但这五式分解动作却是一气呵成的,动作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动作的虚与实......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十四、抱虎归山  此式动作名称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有“抱虎推山”、“抱虎归山”,其中“抱”或“推”是动作意识的表现,是一种技击的手法。  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抱虎归山”的动作外形虽然与“右搂膝拗步”极其相似,但在演练时要突出右掌搂抱的动作意识。这......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十七、斜飞式  “斜飞式”是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在隅向(斜向)完成的动作之一。“斜飞式”动作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右脚收回落地点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身体重心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整体动作的继续完成。右脚回收落地点,要与左脚跟在同一横线上,左脚跟与右脚......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接上期)四十二、上步指裆捶指裆捶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术中五种拳法之一。“指裆”,顾名思义就是直接击打对方裆部的动作。但在此动作过程中,右拳的动作幅度不是很大,却也是右拳的......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撇身捶的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五种拳法之一,在整套的拳术演练中,出现了“转身撇身捶”与“翻身撇身捶”的两种不同身法形式的变化。...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二十、转身撇身捶转身撇身捶的动作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五种捶法之一,动作由两部分——转身撇拳(捶)及弓步冲拳组成。...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接第6期)  三十二、转身右蹬脚  转身右蹬脚是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唯一的一组转体360度连续做蹬脚的动作,动作难度比较大。身体向右后转动时,要以右脚跟为轴,身体沿纵轴而动,要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双臂平撑,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左膝、左臂上下相随,双臂以右带左引之势......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四十五、转身双摆莲  在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此式动作名称中,“连”与“莲”通用,一为延续不断、连接和顺的寓意,另一为此式动作犹如风摆莲花般的象形比喻。动作的连续和顺、快速度的大回转和摆腿是本式动作的特点。  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转身双摆莲是唯一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接上期)  三十六、左玉女穿梭2  做此式动作时,左脚跟要先向内拧转,然后随身体左转重心移于左腿,右脚再提起向前迈出。右脚迈出的方向为东北方,左脚与右脚迈步方向的夹角为45度,左脚跟拧转的幅度要适度。  身体向左转,在传统杨式太极拳的练习中是指以髋关节转向......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白蛇吐芯的动作过程与转身撇身捶的动作身法变化是一样的。白蛇吐芯的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两种探穿掌法之一,它的动作由两部分组成:转身收掌及弓......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2
十一、进步搬拦捶搬拦捶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五种拳法之一,在民间流传中有的称“进步”搬拦捶,有的称“上步”搬拦捶。无论“进步”或“上步”,只是提法不同,它们同是连续向前......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少林与太极 年份:2013
二十九、双探掌  对于“双探掌”动作,目前知之者极少,但此动作确实是澄甫宗师所传。我祖父教我练拳时,经常提到当年他练习时,澄甫宗师总讲“双手探喉贯耳拳”,指的就是双探掌的动作。  当身体右转、右脚向前迈出时,双掌随体转而动,向两侧画弧收于腰间,双臂向内抄裹......
[期刊论文] 作者:崔仲三,, 来源:武当 年份:2017
崔毅士,松沉第一。先学武式,后入杨门,澄甫师早期弟子,曾单独替师传艺于南方数地,推手善发松沉劲。上面一句话,是在瞿世镜先生列出的杨澄甫十大弟子中,对于崔毅士老师的描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