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程佳佳,, 来源: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孙艺风译作《终生遗憾》和《无题的风景》为例,表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发展应相互平衡、相互制约,译者基于原作者和读者,又受制于原作者和读者,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保证跨...
[学位论文] 作者:杨瑞明,, 来源:青岛科技大学 年份:2015
孙艺风教授在文化翻译方面著述颇丰,见解独特。孙教授认为“文化转向”或者说文化因素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翻译行为的开展与实现都必须将其语境中的文化内...
[期刊论文] 作者:方铭,, 来源: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04
孙艺风先生在04年8月出版了《视角 阐释 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作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该书的主要目的是就文学翻译的本质进行探索,即探讨文学翻...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何刚强, 徐志啸,,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14
主持:徐志啸嘉宾:孙艺风、何刚强徐:首先要说明,今天我们三个人,两个是专家,一个不是专家,那个不是专家的就是我,属于客串。我们今天这个形式比较随意,我们拟了几个题目,...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何刚强,徐志啸,, 来源:上海翻译 年份:2014
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徐志啸教授嘉宾:香港岭南大学翻译系孙艺风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翻译系何刚强教授何:所谓的原汁原味,所谓的翻译得好与坏,我看我们不能孤芳自赏。我...
[会议论文] 作者:尚新,张滟, 来源: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4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研讨会 年份:2014
  当前的译学研究领域里,从语言层面着手的翻译研究越来越少,如孙艺风(2010)认为,"[…]对翻译本体的偏离似乎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由此而来的问题是,译学研究在经过了若干范式转...
[学位论文] 作者:朱娜,, 来源:新疆大学 年份:2014
翻译的原文是王宁和孙艺风教授所著《翻译、全球化与本土化—中国视角》中的第三章。本篇报告包含译前准备、翻译过程、案例分析、翻译技巧及翻译心...
[期刊论文] 作者:周郢,, 来源: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新泰宫山汉武帝庙元至正碑久已残断,今在清末缪荃孙艺风堂藏拓中觅拓本,经从字体、文词、年代等方面,与今存汉武庙诸碑比勘,可以确定所拓即“大元至正”碑之下半段。今将碑、拓残...
[期刊论文] 作者:邓亮, 来源: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为检验孙艺风(2006)提出的“文化离散”,选取《道德经》第一章的华人英译本和英美译本作为材料,让西南大学40名留学生完成“《道德经》第一章英译对比量表”,初步探讨了文化离散在...
[期刊论文] 作者:柳和城,, 来源:嘉兴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清嘉庆年间徐松辑自《永乐大典》的《宋会要》稿本,经缪荃孙艺风堂、张之洞广雅书局和王秉恩等递藏,民国初为嘉业堂主人刘承幹花巨资购得。刘两次请人整理,都不成功,却受到国...
[期刊论文] 作者:黄永年,, 来源:碑林集刊 年份:1994
2.碑目类:清孙星衍、邢澍《寰宇访碑录》,清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清缪荃孙《艺风堂金石文字》,民国罗振玉《墓志...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云静,王金安, 来源:大学教育 年份:2021
孙艺风教授的《翻译异质他者:现代中国的跨文化交流》一书以全球化为时代背景,将翻译中的他者问题与跨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系统地探讨了现代中国面对异质文化的焦虑...
[期刊论文] 作者:欧阳云静,王金安, 来源:大学教育 年份:2021
孙艺风教授的《翻译异质他者:现代中国的跨文化交流》一书以全球化为时代背景,将翻译中的他者问题与跨文化交流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系统地探讨了现代中国面对异质文化的焦虑...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2003
跨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随之引发了难以避免的文化焦虑,但至少有些焦虑是因认知偏差造成的,其间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不容低估。跨文化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认清并逾越因...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13
本文试图在认知和实践的层面上,探求距离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运作的距离和位移息息相关,作者和原作读者的距离与译作读者的距离在性质上可能迥然不同。距离常由错位引致,故易...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8
这是一个日趋全球化的世界,本土化力量在跨文化交际的全球语境下,使得人们对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关键性角色的看法产生范式性的转变。翻译活动催生了全球化的商业文化,同时...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3
本文拟提出跨文化意识形态的概念,旨在集中讨论在跨文化语境下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各种影响,同时厘定和梳理有关意识形态与文化对话的关系,论述作为跨文化思维与实践的翻译活动...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2
在我国,有关翻译理论的合法地位一直是争论不休的焦点,而论争的方式对翻译学的发展十分不利。本文旨在集中讨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有无用处或是否有关联这一问题,进而分析有...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7
翻译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对异质他者的文化焦虑和矛盾心理,在构成翻译基础的文化政治中,异质他者性在本质上被具体化。尽管说意识形态无处不在有些言过其实,但它显示出一种主要...
[期刊论文] 作者:孙艺风,, 来源:中国翻译 年份:2006
从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出发,原则上异化翻译是值得肯定的,因可使译者可能进行的干预和操纵降至最低程度,从而促成译文读者"直接地"体验原作的"真实"形式。其结果不言自明:重大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