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艺风教授在文化翻译方面著述颇丰,见解独特。孙教授认为“文化转向”或者说文化因素是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翻译行为的开展与实现都必须将其语境中的文化内涵处理得当。孙教授2004年8月出版了《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一套翻译与跨学科研究丛书之一。该书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特质及所涉及的关键性理论问题提出准确的描述并展开了详细的讨论,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翻译相关理论的重要性,在话语、文本、文化和语境等诸多方面解释翻译特质,并提出了接近翻译策略、翻译距离等概念。翻译实现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沟通,而语言的话语意义很大程度上需要依托其所在的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进行传达。文化语境是指交际参与者所在的语言团体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该言语社团体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在话语中的意义。通过了解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化语境的重要性,加之对国内外语境进行归类分析,人们可以对文化语境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这一认识有利于促使交际双方跨越语言鸿沟,增强彼此的认同感,有利于言语行为效果的达成。同时,翻译涉及诸多文化因素,例如译者身份与译者行为,翻译活动进行的目的以及采取的策略,翻译语境和翻译材料的选择等等,都影响着跨文化语境下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分析,可以使翻译活动更加目的性明确地开展,并发挥其在跨文化语境交流中的功能与作用。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和交流活动,深刻地影响过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跨文化语境翻译中,处理好翻译距离和选择好翻译策略对翻译行为的成功与否关系密切。成功的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促进交际双方文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活动又产生了翻译文化,丰富翻译理论。同时,翻译活动也推动者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升华,促成社会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