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54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童磊,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2023
靖难勋贵陈因投靠之功受封平江伯爵位,是明代首任漕运总兵,为明代漕运的恢复与发展及漕运制度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梳理目前的陈相关学术研究发现,成果主要分布在陈作为首任漕运总兵官的历史地位、陈对运河疏浚等方面的水利贡献和关于其家族的考古发现的简要介绍等三方面,多为简单的介绍性内容,对明代丰富的漕运相关史料的运用发掘较为不足...,对陈漕运之外的军政活动和平江伯家族的传承发展研究较为薄弱。...
[学位论文] 作者:方雯, 来源:方雯 年份:2023
自豪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情绪,分为真实自豪与自大自豪两维度,真实自豪将成功归因于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原因,自大自豪将成功归因于不可控的、内部的、稳定的原因,这使得被唤起不同自豪情绪的个体在对他人的态度上有着显著差异,本研究以典型污名群体——......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秋零,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23
康德主义者卡西尔携主编《康德著作集》之威,撰写了《康德的生平与学说》这部“研究康德哲学之必读之书”。...卡西尔从新康德主义立场出发,把康德的学说“不是理解为一个结束了的历史整体,而是理解为哲学自身的持久课题的表述”。...他“一开始就致力于并不迷失在康德哲学到处所呈现的特定问题的丰沛之中,而是集中精力仅仅突出康德思想大厦的鸟瞰图和重大的和决定性的主要线索”,从康德在其“生平”的各个时期所思考的疑难,逐渐导...
[学位论文] 作者:龚瑞, 来源: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2023
在宋明理学思潮背景下,薛以气论视角观察世界,通过诠释与“理”相对的“天命之性”和与“气”相对的“气质之性”,将气从本体层面推演至道德生命层面,最终凭借对气论发展、演化路径的精准把握完成了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与批判...从“气”的视域入手,以气为核心重新思考薛的哲学思想及其精神世界,是为了挖掘这一极具气论色彩的明初理学思想诞生的逻辑理路,揭示其气论思想导向的道德论内涵与现实性关怀,...
[学位论文] 作者:杨秀宇,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 年份:2023
理解康德的善概念在反思康德伦理学的义务论式解读以及理解康德伦理学的文本两方面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学界对于康德的善概念的关注还比较少。并且,现有的对康德的善概念的解读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状况显示出,一个对康德的善概念的专门研究是必要的。康德的善概念不是先于道德法则而确定的。在...
[学位论文] 作者:贺春艳,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23
康德的灵魂思想是其道德学说得以展开的基点,对灵魂的论说呈现出康德对于人类道德和教化的思考,而灵魂的思想内涵在接续古典思想的基础之上,也为我们对于实践问题的思考打开了新的向度。...本文将从康德的灵魂问题入手,分为五个部分展开对康德思想脉络的探究。在导论部分主要交待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康德灵魂思想的相关文献做了简单的评述。...第一章梳理了康德灵魂思想的背景,从古希腊、中世纪、近代三个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龙翔, 盛国荣,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2023
康德道德哲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专业术语晦涩,逻辑思路清晰。...康德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实现需要一个出发点或者动机,就是善良意志;还需要一个指导行为的法则,就是道德律,如果不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局。...康德道德哲学就是围绕善良意志和道德律是什么、根据何在,道德律的表现形式为何,自由意志与道德律的关系怎样等问题展开研究的。通过把握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逻辑脉络,采用通俗的语言,追问...
[期刊论文] 作者:宋博,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23
康德对洛克经验主义的批判构成了其先验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但它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本文旨在重构并展示康德对洛克严密而细腻的批评,提出康德所理解的经验主义首先是概念习得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其次才是信念辩护意义上的经验主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康德的洛克批判包含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向度。...
[期刊论文] 作者:唐亚萍,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2023
责任概念在康德道德哲学中占有中心地位。康德由善良意志推导出责任概念,认为责任是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并进一步说明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而仅合乎责任的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康德在回答人与人之间相互履行责任的理由时,构建了一个由普遍规律约束起来的不同的有理性者构成的目的王国。...在目的王国中,康德认为人应该运用理性去获得德性,期望人能够基于责任并超越责任的束缚而出于完全的自律去追求尊严。同...
[学位论文] 作者:王婷,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23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格(Person)阐释为同属感官世界和理知世界的存在者,作为同时出现在他所构建的现象界和本体界中的主体性概念,人格的丰富内涵体现出康德哲学对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继承与超越...人格概念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围绕这个问题,必须厘清三个论题:首先,人格概念并非德国古典哲学首创,回顾哲学发展史,在人格概念所被赋予的各种定义中,有哪些内涵是一...
[期刊论文] 作者:夏志伟, 来源:系统科学学报 年份:2023
康德那里,人的本性具有向善禀赋和趋恶倾向两个方面。在这个人性论系统中,康德着重地论述了人的本性中的趋恶倾向,指出这种趋恶倾向(最高层次意义上的)在于人颠倒了道德法则与偏好之间的主从次序。...关于趋恶倾向,康德一方面指出它以自由任意为基底,另一方面指出它是人生而具有的,是普遍地存在于人类之中的。然而康德却没有为趋恶倾向的普遍性提供任何证明。...趋恶倾向的普遍性证明问题可以通过康德对于人的感性和理性双重本性...
[学位论文] 作者:黄海涛, 来源:黄海涛 年份:2023
本文以康德的敬重概念为研究对象,以敬重与德性的关系入手,藉由对敬重的产生机制、功能以及根据的分析来探究敬重如何实现德性。...首先通过对康德对所作的伦理学批判的分析,指出惟一能够建立道德性的原则只是意志自律。而道德原则若要在道德践履中实现出来,即落实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德性,则需要敬重。...
[期刊论文] 作者:涂念祖,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23
为解决范畴如何有效地运用于现象之上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图型法学说以说明是图型使得知识的如此建构得以可能。...康德同时声称,图型作为先验的时间规定纯粹是想象力的产物,这招致了康德对想象力的阐释有诸多不协调之处。...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之所以未能澄清想象力之为想象力,并进而在想象力面前“退缩”,是因为康德误认了超越难题和时间。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海德格尔基于对超越难题的克服重新阐释了先验想象力,并将其与等同于源...
[学位论文] 作者:王子京,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23
康德在《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对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即根本恶论证,主要围绕着人性中善的原则与恶的原则的“共居”展开。...康德肯定作为一种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三种与道德原则相关的、向善的源始禀赋,又主张人应当被设想为具有普遍意义上的从恶倾向,进而颠倒自身原初的心灵秩序,走向根本恶。...康德的论证既从基督教传统的原罪学说汲取了思想资源,又是对宗教传统中神人关系的哲学诠释,在指向欲求目的的禀赋与处理欲求目的...
[学位论文] 作者:潘文哲,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23
在分析哲学方法的影响下,近年来对康德判断理论的研究主要采取了分析性的形式——即,剔除所谓“心理学、形而上学的方面”,对其中的特定概念进行批判性的解读。...然而,诸多争论随之而生,以至于掩盖了康德判断思想的真正价值。唯有通过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争论方可得到平息;价值方可得到彰显。...本研究以先验人类学的理念为线索,以其中的核心问题为导向,综合性地重构了康德的判断理论体系;与此同时,还采取了历时、共时相...
[学位论文] 作者:张梦芹,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23
在人的存在上,康德持“人既是感性的存在又是理性的存在”的二元论立场。...而在关于人的心灵能力的考察上,康德说明了:知性能为我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先天原则,实现“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能...
[期刊论文] 作者:唐红光,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23
在1781年前后,康德接受了理性心理学的人格概念,它有着两方面的规定:一是保持灵魂自身号数上同一的统觉的先验统一;二是意识到自身是同一的经验性实体。...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康德强调人格性概念的实践运用,由此实现了人格概念的内涵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根本性转变。...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到《实践理性批判》,康德除了进一步表明人格是以人格性作为自己的规定根据的这一思想外,还将人格概念置于不同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23
海德格尔在对康德的现象学阐释中注意到,原初时间和空间的“无限被给予性”和“本质的合一性”是无法在对康德直观概念的标准解释中得到理解的,由此便出现了关于“纯粹直观的统一性”的疑难。...由此,“纯粹直观的统一性”的疑难构成了海德格尔前期康德解释的切入点。...
[学位论文] 作者:朱琳凡,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23
康德而言,他否定了历史上人性善恶的看法,并且给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新见解。康德首先对人的本性做出了自然本性和道德本性的区分,并且把恶划定在自然本性之内。...
[学位论文] 作者:郑文搏,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23
纵观康德的整个哲学,我们会发现他对上述三种不同维度的“人格性”概念都是有所论述的。...只不过,康德在他的批判哲学中将它们重构为“心理学的人格性”和“道德上的人格性”两种来论述的,即在理论哲学中对“人格性”概念进行保留,在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