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当下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zl90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曼,原名刘世纶, 1914年生,现年96岁,旅居美国洛杉矶,曾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幼承庭训,六岁以《左传》开蒙,1935年被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之先生特别录取,就读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系。中年为明了生死而学佛,先后师侍南怀瑾先生、陈健民上师。叶曼先生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家之一。
  与叶曼先生的对话非常愉快,先生很爱笑,令人心生暖意,这笑容亦传达着对人生的达观、恬淡和智慧。她精通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以独特的视野观望着当下,她置心一处的热爱着国学,同时,也教化大众。当世人以敬仰之心感恩这位国学大家时,叶曼先生只是淡淡的说:“我老了,就是这么点剩余价值嘛,咱们集合群策全力得把中国的旧东西发挥一下。”
  
  记者:一直以来都是通过网络知道您的思想,听您的讲座,觉得非常好,中国文化现在这么热,但是通晓儒释道思想的不多,期待您的著作在大陆出版。
  
  叶曼:《醒狮国学》能够很好的宣传国学思想给现代人,很不简单。在台湾我出版过很多关于文化的书,也有杂志,你手中的这本《智慧与人生》就是我很多年前的文章,只有一两篇是现在写的,《智慧与人生》和旧的东西凑成了一本书,老祖宗的旧东西在大陆,如何认识如何学习,现在还是一些问题,年轻人要养成一种读书的习惯,这样很好,而尊重文化传承更加重要。
  
  文化核心 中西相容
  记者:您精通儒释道,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到底是什么?
  叶曼:中国文化最核心的,在理上、书籍上来说离不开十三经,基本上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经,从《春秋》里多加两个,从《礼记》里多加两个,就变成九经,加上四书就是十三经,中国的东西还算好,问题是怎么和外国的融合起来。
  记者:您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研究得很深入,我看过一些您的资料,您去过很多国家,未来东方文化一定要和西方文化融合,那您觉得这个融合点在哪儿?
  叶曼:那应该从希腊说起,西方文化说实在也与宗教关系很大,这两个宗教,从犹太教起,下来分成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他们都是从一个上面起来的。中国呢,我们中国不大有宗教信仰,我们常常拿老天爷开玩笑,可以说,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特点了,所以佛教进来了,我们就接受,你要是排佛你就排佛,下一代立刻又会接受佛教,这也是中国人的长处了,我是认为像中国这样比较好。我也许是生长在这个国家,从小就接触旧文化,我们把儒释道这三家融合的很好,这三家不会打架,互相配合、吸引,这是一个中国人的特点,所以我们这狮子醒了没醒呢,还得由我们大家推推他叫叫他,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很了不起,中国人很智慧。
  
  回归传统 创新当下
  记者:中国传统文化是要回归的,但是他一定要创新,您觉得它创新的点在哪儿?
  叶曼:比如说儒家,孔孟他们相差一百多年,道家老庄也相差一百多年,不过都是后者把前者更精确的解释出来,而且更世俗化,孔子真正能举出多少例子来,很难;孟子比孔子的理论更实现一点,在政治方面很不得意;庄子是嬉笑怒骂的,最了不起的是老子,比孔子高明多了,他是有实际的政治经验,孔子是在鲁国做了很短的大夫,一直没有施展开,老子真正经过了周朝,具有文化,所以他可以随随便便五千多字把道家说出来了,道帝王书,所以老子这本书看出他非常重权术,懂得权术。后来许多诸子都是老子的宣扬者,受老子的影响很大,中国人应该好好读《道德经》,特别是企业家和政治家。
  他谈的不仅是治国家,特别是企业家应该读,里面的处事待人,应对变化,老子非常非常懂得权术,有根本的东西。
  记者:老子的智慧这么高,那么庄子起什么作用呢?
  叶曼:庄子文章很美,很受老子影响,但老子已经把权术都说完了,他就是嬉笑怒骂,但是不能谋大事。老子是“西出函谷”,据说他在秦国26年,造成秦灭六国统一,我们说秦始皇暴虐,但是没有秦就不会有汉,秦始皇的功劳对于中国很大,他的暴虐是很难免的,功劳不可抹,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汉朝的文化是秦打下了基础,秦二世时期经过一阵的暴乱,刘邦出来统一,建立汉王朝;隋朝也是二世而亡,李渊出来统一建立大唐。满清给中国国土开辟了很多,按历史说都是这么波澜起伏。所以说政治的力量对历史的推进,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汉初就实行的是黄老无为而治,成就了文景之治,唐朝更是尊老子为祖先,道家思想影响深远。庄子的逍遥境界更多在于个人的修养和情操的陶冶。
  
  儒家“守城” 道家“开拓”
  记者:您在书里也讲过,孔孟对立德很有帮助,都是立德者,您是如何诠释他们的?
  叶曼:孔子是给人一个规矩,真正按照孔子做的有多少,他自己就没有实现,孔子志气非常大,夫子之道是不得了的,他真想做的是这样的,儒家就是讲礼义仁义讲得太多,实施并不多,真正所谓的一个开国的君主都是非常聪明霸道而且不拘小节,有点流氓式的,大汉、大唐的开国者都是有文化的,聪明的。这些开国者,都有相当的韬略,而且极其变通,擅于权变。
  记者: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主要在哪里?
  叶曼:儒家只是在想,等到天下太平以后怎么做,让他开拓不容易,不是开拓者,开拓者一定得带一点流气,刘邦的大汉,大唐都不简单,都是有一点流气,没有流气成不了大事。所以儒家重在治理,当天下太平时,统治者都重视儒家的思想,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来管理国家和民众。
  记者:现在国家正处于一个稳定发展阶段,儒家会起什么作用呢?
  叶曼:儒家是理论多,提出来很多问题很好,我们开国奠基的人,必须有点流气,现在则看谁能够守城和开拓,胡、温为中国稳定发展奠定下了基础,他们的亲民政策是我今天最感觉温暖的,也是未来中国执政发展的楷模。但真正的开国元勋还是毛泽东,开辟时必须有杀杀打打,必须解放贫苦百姓,打败一切反动势力。所以开国者必须具有力挽狂澜的大智慧,大谋略,但是杀杀打打不一定会有盛世,汉朝之所以有盛世,窦太后是一个关键人物,文帝景帝都是很好说话的人。看历史呢,我们读历史就看一个朝代的兴起有他必然的条件,一个朝代的灭亡也有他必然的原因。
  
  佛家的智信之法
  记者:从文化上讲,中国这个时代最需要什么?
  叶曼:胡、温在各自角色上唱得很漂亮,一方面能把国力稳定、经济发展,很会宣传,好多举动,不说,就做给你看。所以他们是卓越的执政者,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已经具备很好的物质基础。现在,我们国家目前最需要文化的复兴,因为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普世文化价值核心,人们心很乱,没有文化归属感。
  记者:那未来佛家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扮演什么角色?
  叶曼:佛家思想只能是我们这种文化人来谈谈说说,佛教只是个哲理,哲理只是告诉人,世间无常,但是一个开国者一个守城的人不能这样,佛家消极的思想太多了,而且非常消极,在中国,我们是有道家的基础,不是儒佛,而是佛跟道家。老子的传述,一个理论,一个事实,都有传人,所以他头一章把整个宇宙之道提出来,中国文化里有道家、有老子,诸子很多都是和老子相合的,这是我很佩服的,所以真正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是治国的,不难,真正难的是到了形而上的,道家是形而上的。佛家虽然是外来文化,但经过长时间的文化改良,已经很深入人的个人修行中,佛家的智慧又是超越当下时空的,所以佛家的文化在人格的养成方面具有很深的意义。
  
  管子思想中的大智慧
  记者:作为春秋诸子百家中的第一人管子,他的智慧对今天都有什么现实意义?
  叶曼:最近我在很多场合都要讲管子,为什么?因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第一相——管仲,管子是治国第一宰相。他的很多主张今天依然具有很深的意义。比如,现在我们很多地方政府在研究推出房产税,其实两千多年前齐桓公与管子就探讨过这个问题,当时齐桓公跟管子说要增强国家财力,需要对房屋、树木、牲畜收税,管仲当即反对说,对房屋收税就等于要毁坏所有的房屋,对树木收税等于砍伐所有的树木,对牲畜收税等于杀死所有的牲畜,这样国家的财力基础就危险了。要想发展经济,首要是实行贸易。因此在国家经济治理方面管仲是非常卓越的。
  记者:管子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政治和人生主张,您觉得最有当代意义的是什么?
  叶曼: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者,理也,合理的理,礼不逾节(节度),各安其位。义者,宜也,合宜的宜,适宜的宜,义不自进,不会冒进。各尽其职。廉者,正也,廉不蔽恶。耻者,止也,耻不从枉(枉——坏,不正当),知耻近乎勇。仔细研究这四个方面,所有当代中国人都会明白,今天我们最缺乏的就是知礼明义守廉知耻。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伦理建立,确实应该在这四个方面下功夫。所以管子总结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这进一步印证国家伦理、教化的基石就是这四个维度的内容。管子还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句话很有名,今天我们中国文化在断层,但更为紧迫的是文明在沦落,物质的发展,精神文明更需要发展,一个懂得礼节的民族才能赢得尊重。
  
  在先生看来,人生即是一场修行,而修行又离不开生活,她用生活实践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96岁的叶曼先生看上去依然非常年轻,纤秀文雅,风姿绰约,笑起来右颊有一酒窝,甜美又亲切。她的语言和她的文章一样气象万千,畅论国家大事时,尤其豪迈有丈夫气概。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汤用彤、吴宓,再加上陈寅恪,是历史上有名的哈佛三杰。三人均为近代大家,在哈佛大学留学时,互相交流,成为至交。汤用彤是吴宓最钦佩的知交,认为:“锡予喜愠不轻触发,德量汪汪,风概类黄叔度。而于事之本理,原之秘奥,独得深窥。交久益醇,令人心醉,故最能投机。”三人中,以汤用彤的佛学功底最为深厚。而为人处世,汤用彤基本上继承家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遇而安”,颇合禅理。   钱穆与汤用彤是知心
期刊
养生经典十六法,也叫养生十六宜,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套养生方法,源于古代“修昆仑法五宜”“祛病延年一十六句”及“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等古人的养生著述。  1、发宜常梳  方法: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
期刊
从长安出发,沿着大秦帝国走来的方向,我们可以仰望到曾经与古罗马遥相呼应的大汉王朝。  怀古的风情如一架变焦的长镜头,穿越时空,穿越盛唐,将我们的悠悠思绪拉向更为深邃的历史。  追随文明的足迹,眼前的画面渐渐地由模糊变成清晰的黑白底色,又逐渐变得绚丽多彩。  在西安的街头,这片被历史的烟尘涤荡过无数遍而又高楼林立的土地,为我们展开大汉帝国的画卷。  这是一个充满霸气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北伐匈奴、
期刊
时下流行微博,短短100来字就会引起轩然大波。如周立波一朝得意便语无伦次,结果引致众多“微友”围剿,搞得他不得不立马撤下来,高挂免战牌。有些人的恋爱,是从网上获得,也有人会从微博中觅得知音甚至恋人,成为佳话。但殊不知,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中国人就有了“微博”,并成就一段佳缘。  唐僖宗年间,书生于佑虽有才气却乏运气,科举屡试不中,只好寄居于长安好友韩泳家中。一日,闲来无事,出门随意走动。信步来
期刊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两大商帮。晋商为十大商帮之首,商号曾遍及全国各地并波及日本、阿拉伯、东南亚。他们雄霸国内商界500年之久,创造了不朽的辉煌。    在明代以前,我国商人的经营活动,仅处于单个而分散的状态,没有出现具有商业特色的商人群体,也就是说,有“商”而无“帮”,自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队伍日渐壮大,各地先后出现了一些商人群体——商帮。  商帮是一种以地域为中心,以
期刊
行为知人  范增分析刘邦:不好财色,其志不小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人。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好酒及色”,终日游手好闲,常被他父亲骂作“无赖”。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进入咸阳后,刘邦见秦朝的皇宫“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被樊哙和张良劝阻,才“还军霸上”。  这件事被项羽的军师范增知道了,他对项羽说:“沛公居
期刊
有人说“唐诗”应该叫做“诗唐”才准确,不是唐朝的诗,而是诗的唐朝。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在大唐芙蓉园只游览了两个小时,以诗魂及唐诗峡组成的诗歌文化区,用雕塑的形式展示了唐诗以及唐代诗人的旷世风采。    长相思,在长安。长安是众多诗人心目中的“星光大道”,这座城市有他们太多的梦,也把更多的落寞留给了后人。  李白  公元730年,出生于中亚碎叶城的李白,满怀憧憬地来到了长安城,初来乍到之时,李白潇洒
期刊
国际连锁酒店王国“希尔顿”集团的创始人康德拉·希尔顿说:当我贫困潦倒躺在公园的椅子上过夜时,我已经在心中描绘希尔顿跨越全球的蓝图了。  一个人的动机往往决定了他的路能走多远。  同一天有三个进入工厂上班的木匠。   第一木匠工作的目的只是混一口饭吃,能养活自己就行。上班时经常磨洋工,不久被工厂炒了鱿鱼,失去了工作。好不容易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工作态度仍然如故,所以,他一辈子都在为生计奔波。  第二
期刊
一次看似普通的军事政变,一次看似寻常的改朝换代,一个没有流血的朝代更迭,其中却蕴含着改变了国家民族性格的因素,历史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在人们不经意间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转变。以至于这样的转变影响了以后的时代发展和民族进步。    还原历史  “陈桥兵变”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了。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旧历正月初一,农历的新年使得后周宫廷中一片喜气洋洋,小皇帝和大臣们准备欢度这一个传统佳节
期刊
人最忌轻薄浮浅,没有内涵,几番接触,就会使人感觉俗不可耐,或令人生厌。大凡有一定学识或修养的人,都能够沉着稳练,谦谨坦荡。  曾国藩对轻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说:“大凡人寡薄的品德,大约有三端最容易触犯:听到别人有恶德败行,听得娓娓不知疲倦,妒忌别人的功业和名声,庆幸别人有灾,高兴别人得祸,这是薄德的一端;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儿子受命于父,这都是有一定之数的,但有些人不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身居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