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三端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最忌轻薄浮浅,没有内涵,几番接触,就会使人感觉俗不可耐,或令人生厌。大凡有一定学识或修养的人,都能够沉着稳练,谦谨坦荡。
  曾国藩对轻薄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说:“大凡人寡薄的品德,大约有三端最容易触犯:听到别人有恶德败行,听得娓娓不知疲倦,妒忌别人的功业和名声,庆幸别人有灾,高兴别人得祸,这是薄德的一端;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儿子受命于父,这都是有一定之数的,但有些人不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身居卑位而想尊贵,日夜自我谋划,将自己置在高明的地方,就像一块金子,冶炼时自认为是镆铘、干将一类的宝剑了,此是薄德的第二端;胸中包蕴着社会上的清清浊浊、是是非非,但不明确去表示赞成或者反对,这本来是圣人哲人的良苦用心,如果要勉强去分什么黑白,遇事就激动张扬,这是文人轻薄的习气,娼伶风流的形态,我们这些人不体察就去效仿它,动不动就区别善恶,品评高下,使优秀的人不一定能加以勉励,而低劣的人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这是薄德的第三端。”
  因此曾国藩最反对幸灾乐祸、狂傲自大、妄断是非、自以为是的那些人,而他自身就是自修严谨更多地看到别人长处的人。他尤其是一个极富怜悯心的人,一些有功业名声的人遭到了灾难,即使在戎马倥偬自身难保的艰难岁月,他也绝非无动于衷,而是尽量的给予照顾。
  咸丰年间,曾国藩驻守祁门,险象环生,储备极其困乏,是他一生行军中最苦难的时候。一天,忽然想起安徽那一带多有经学大师,遭受战乱,颠沛流离,生死都不知道,于是派人四处询问,生存的人给以书信,约他们来军中的幕府相见,死去的人对其家小给予抚恤,索取他们留下的文章保留。像桐城的方宗城、戴均,衡州的俞正,贵州的程鸿诏诸家大师,都靠这种帮助而脱离了险境。
  至于轻薄的第二端,曾国藩特别指出其危害:骄傲是最可恶的一种德行,凡是担任大官职的,都是在这个字上垮台的。指挥用兵的人,最应警惕骄傲和懒惰的习气。在做人的道理上,也是骄、惰这两个字误事最多、最大。
  至于妄断是非的第三端,他曾规劝有关人士:“阁下昔年短处在尖语快论,机锋四出,以是招谤取尤。今位望日隆,务须尊贤容众,取长补短,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庶几人服其明而感其宽。”也就是说,他主张精明必须与宽容结合,且要以尊重别人为前提。
   为人、为官、治世、为政戒此三端,必当受益无穷。(本文摘自于培杰编著的《智者曾国藩》)
  
  编辑/馨荷
  
其他文献
第一滴眼泪  第一滴眼泪关乎江山社稷和个人政治抱负。古代文人从小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熏陶,身怀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如果抱负不伸,往往会被认为是人生最大的失败。然而,理想代表的不是虚伪的美妙与愉悦,而是结实的摔打与磨砺……  他曾经是二十二岁便金榜高中,名动天下的新科进士,成为皇帝心中未来太平宰相的人选;他曾是文坛领袖欧阳修赞口不绝,自认“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的文坛新秀;他自
期刊
汤用彤、吴宓,再加上陈寅恪,是历史上有名的哈佛三杰。三人均为近代大家,在哈佛大学留学时,互相交流,成为至交。汤用彤是吴宓最钦佩的知交,认为:“锡予喜愠不轻触发,德量汪汪,风概类黄叔度。而于事之本理,原之秘奥,独得深窥。交久益醇,令人心醉,故最能投机。”三人中,以汤用彤的佛学功底最为深厚。而为人处世,汤用彤基本上继承家风:“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遇而安”,颇合禅理。   钱穆与汤用彤是知心
期刊
养生经典十六法,也叫养生十六宜,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套养生方法,源于古代“修昆仑法五宜”“祛病延年一十六句”及“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等古人的养生著述。  1、发宜常梳  方法: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
期刊
从长安出发,沿着大秦帝国走来的方向,我们可以仰望到曾经与古罗马遥相呼应的大汉王朝。  怀古的风情如一架变焦的长镜头,穿越时空,穿越盛唐,将我们的悠悠思绪拉向更为深邃的历史。  追随文明的足迹,眼前的画面渐渐地由模糊变成清晰的黑白底色,又逐渐变得绚丽多彩。  在西安的街头,这片被历史的烟尘涤荡过无数遍而又高楼林立的土地,为我们展开大汉帝国的画卷。  这是一个充满霸气的时代,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北伐匈奴、
期刊
时下流行微博,短短100来字就会引起轩然大波。如周立波一朝得意便语无伦次,结果引致众多“微友”围剿,搞得他不得不立马撤下来,高挂免战牌。有些人的恋爱,是从网上获得,也有人会从微博中觅得知音甚至恋人,成为佳话。但殊不知,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中国人就有了“微博”,并成就一段佳缘。  唐僖宗年间,书生于佑虽有才气却乏运气,科举屡试不中,只好寄居于长安好友韩泳家中。一日,闲来无事,出门随意走动。信步来
期刊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两大商帮。晋商为十大商帮之首,商号曾遍及全国各地并波及日本、阿拉伯、东南亚。他们雄霸国内商界500年之久,创造了不朽的辉煌。    在明代以前,我国商人的经营活动,仅处于单个而分散的状态,没有出现具有商业特色的商人群体,也就是说,有“商”而无“帮”,自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商人队伍日渐壮大,各地先后出现了一些商人群体——商帮。  商帮是一种以地域为中心,以
期刊
行为知人  范增分析刘邦:不好财色,其志不小  汉高祖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人。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好酒及色”,终日游手好闲,常被他父亲骂作“无赖”。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进入咸阳后,刘邦见秦朝的皇宫“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被樊哙和张良劝阻,才“还军霸上”。  这件事被项羽的军师范增知道了,他对项羽说:“沛公居
期刊
有人说“唐诗”应该叫做“诗唐”才准确,不是唐朝的诗,而是诗的唐朝。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在大唐芙蓉园只游览了两个小时,以诗魂及唐诗峡组成的诗歌文化区,用雕塑的形式展示了唐诗以及唐代诗人的旷世风采。    长相思,在长安。长安是众多诗人心目中的“星光大道”,这座城市有他们太多的梦,也把更多的落寞留给了后人。  李白  公元730年,出生于中亚碎叶城的李白,满怀憧憬地来到了长安城,初来乍到之时,李白潇洒
期刊
国际连锁酒店王国“希尔顿”集团的创始人康德拉·希尔顿说:当我贫困潦倒躺在公园的椅子上过夜时,我已经在心中描绘希尔顿跨越全球的蓝图了。  一个人的动机往往决定了他的路能走多远。  同一天有三个进入工厂上班的木匠。   第一木匠工作的目的只是混一口饭吃,能养活自己就行。上班时经常磨洋工,不久被工厂炒了鱿鱼,失去了工作。好不容易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工作态度仍然如故,所以,他一辈子都在为生计奔波。  第二
期刊
一次看似普通的军事政变,一次看似寻常的改朝换代,一个没有流血的朝代更迭,其中却蕴含着改变了国家民族性格的因素,历史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在人们不经意间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转变。以至于这样的转变影响了以后的时代发展和民族进步。    还原历史  “陈桥兵变”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了。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旧历正月初一,农历的新年使得后周宫廷中一片喜气洋洋,小皇帝和大臣们准备欢度这一个传统佳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