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it_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课堂已经不能再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为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和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摆脱传统课堂的教学束缚。这样才能够消除逐渐步入青春期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转变他们对于课堂学习的抵触情绪,从而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感受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魅力。
  一、多元化教学思维,成就新颖教学模式
   所谓多元化教学思维,就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挣脱固定的教学模式,以新颖的教学思想设计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关注到学生学习需求的满足,使他们对于学习内容产生出强烈的兴趣,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命 生命》一课為例。本文选取了三个寻常的事例,抒发了作者对生命全面而又深刻的理性思考,表达了作者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用柔和的谈话形式,进入到新课导入:“同学们,伴随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我们知道一个崭新的生命诞生在了这个世界上。当生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时,所要面对的就是在自然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使生命河流光彩有力,无论构成背景的是快乐,还是痛苦。(用多媒体视频播放《生命的序曲》,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存在并不陌生,但要想真正了解生命的内涵,就需要拥有一颗善于感悟的心。)在我们学习《生命 生命》一课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位台湾女作家“杏林子”(电子课件简单介绍本课作者:“杏林子”名刘侠,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使她的行动极为不便。但她积极乐观,在病痛中以顽强的毅力写下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生命 生命》便是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从生活中平常的事物身上,强烈地感悟到了生命的律动,并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这样精彩的篇章,我们怎能错过。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品,与作家对话,去感受有意义的生命之歌。”
   谈话式的导入,引发了学生想要探究“生命”的欲望。那么接下来的指导,就显得水到渠成。比如,教师可以用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精细阅读,深入细致地探究文意,标示出各语段序号,勾画并疏解出文中各语段的主题词,梳理文章思路。之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作者描述的三个事例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生命 生命》一文的描述浅显易懂,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思维设计出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的辅助,创设出深入的思考空间,引发了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出的生命思虑。深入思考与扩展积累环环相扣、逐层深入,不仅指导了学生整合语文学习的方法,还向他们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同学“一课多得、深刻感悟” 。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但是他们的身心还在不完备状态中。因此,他们对于那些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很容易产生出求知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他们创设知识结构、道德情感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系,就一定能够带动他们树立主观的学习意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摆脱书本内容的束缚,统筹学习思想的把握,从而博采众长,形成完整的自我探究体系,整合自身的语文知识并得到长远地发展。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设置一些小的难题,这样他们才能够统筹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形成自觉的主观学习意识,切实做到纵向思维、融合贯通,来满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科普说明文。对于初中生来说,物候学不是一门易懂的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结合课文的描述,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环节。采用实物导入的方式(如用秋天的落叶引发学生思考,想象落叶给予人们的信息)将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
   作者在行文中少量地运用了专业术语,并在阐述每个问题时都以实例来说明。教师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自由阅读课文,并自主探寻相关答案。这样能够培养起学生快速筛选正确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设置筛选问题,明确文章结构和说明顺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电子课件“大自然的思考”来拓展延伸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用情景的点拨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如果说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次个性表演,那么教师的情景点拨就是这个表演的引导者。多元化的教学环节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达到了让学生去思考、归纳的目的。细微的感官触觉让学生记忆深刻又理解透彻,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厘清了学习思路。事半功倍的显现出教学成果,综合发展了学生素养。
  三、现代化辅助教学,实践理论思维碰撞
   纵观以往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台讲述为主。而这样的填鸭式灌输,局限了学生的文学理解和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时代的脚步日益更新。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应紧随时代脚步和历史的更迭,抓住现代化教学的大好时机,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从而轻松打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例如,在教学中对于比较虚化的假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的讲解,让多元化的教学不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生物入侵者》一课讲述了“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给人类造成的损失。“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都比较陌生。但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我们不仅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更要学会运用生物污染的知识,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相对于其他较为立体的篇章描述,这篇文本讲述得更为虚化。
   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以及拓展课本以外关于“生物入侵者”在生活中发现过的入侵现象,等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用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官震撼,给学生提出了更深的分析、理解和锻炼。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多元化模式的运用,多角度的灵活引导。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还要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样他们的人生才能完美,他们的学习之路才更平坦。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倡导者李吉林老师指出: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发学习情绪。根据课文特点,巧妙地创设合适的情境,有助于语文核心能力的生长。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出发,谈一谈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通过视频品词析句、创设情境  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义随境迁,品词析句需要通过视频等直观教学的手段来辅助,再现场景。例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时,课文主要描述的是
基于传播技术之上的媒介融合趋势是当下传播最为突出的背景,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格局的重构,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谋求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传播管理,即传播理念再造、构建融合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更强调互动与合作,所以,语文教师要在确保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教学组织和引导职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对此,教师合理分组,科学分配学习任务,并对学生合作学习实施科学的管理、引导和评价,激发出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和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与交往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  首先,语文教师要对班级学情进行充分
中国审计的出路关键在于信息化,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数字化。随着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的发展,以计算机审计为代表的审计技术方法也在不断演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审计人员需要
陕西信托投资大厦,建筑面积31 000m2,地下2层,地上17层,框剪结构,按8度抗震设防.该工程有钢筋闪光对焊接头(φ28mm以下)40000个,电渣压力焊接头(φ20、φ22、φ25、φ32mm)28
期刊
笔者通过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存在的违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处理意见以解决问题。
深圳市深房广场、余氏酒店和皇都花园3幢超高层建筑均设置刚性层。施工中针对其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通过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用不同的钢筋连接方案和混凝土浇捣工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市场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数额逐年大幅度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公益项目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项目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导
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的块根系常用中的中药太子参。本文报道了野生于南京老山地区的孩儿参其植物形态特征与我国其他地区所产孩儿参差异较大,有些差异已超过了《中国植物志》等重要文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