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死如秋叶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_l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死亡;哀伤辅导;思考
  一、问题的缘起
  2012年6月13日,中考的日子,我在龙港某中学巡视。8时15分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某某学校的政教主任打来的,说昨天(周日)有两个男生(小学生)在山塘里游泳,溺水死亡。今天上午全班的43位学生哭得很伤心,根本没有办法稳住学生。整个学校炸开了锅……他问我当务之急应该怎么办?
  之后又接到了一个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F的电话,也是我带的研修班的学员,他向我说起了之前的溺水事件,说出事学校有他的同学向他咨询对于这件事的处理办法。
  晚上打开QQ,F的留言:林老师,说起来有点惭愧,读了四年大学,工作了三年,还真不知道有哀伤辅导这个说法,今天又让我领略了你的见多识广,我要好好补上这一课,为大家服务。
  本来想约上好朋友一起给这些孩子进行哀伤辅导,后来由于事务繁多,没能成行。
  去这所学校与学生见面成为自己一个暑假的心愿,终于在九月十八日得以成行,我约好研修班的雷同学一起去该校作调研。
  在校门口碰到了校长,问起溺水事件后学生的情况。校长说,那一天哭过后学生就“没事”了,大家似乎集体遗忘了这件事。
  听了这话,我感觉好像今天来是多此一举。当然我没有责怪校长,他只是按自己的理解实话实说而已……
  学生真的就忘记了这件事?两个朝夕相处的同学的死亡真的对大家没有影响?
  二、死亡事件对当事人的影响
  生老病死、自杀、车祸,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着。2010年我国有约16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离世。上述数字虽不到全国中小学生的万分之一,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伤害却无法估量。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有: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溺水、自杀等。如何引导学生面对死亡,也是一个课题。下面重点探讨死亡事件发生后学生的心理反应。
  1. 内疚负罪感
  我后来与班主任交谈了解到,与溺亡者要好的两个男孩子,认为如果当时不叫溺水的同学去钓鱼也就不会有事,负疚感一直折磨着这两个男孩子。在对全班学生的调查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梦到和溺亡者一起玩,开玩笑。
  在天灾人祸面前,幸存者大多会有很深的自责与内疚心理。面对亲人或朋友的突然离开,幸存者会联想起许多以往生活中自己没有好好对待、照顾亲人的往事,从而更加觉得对不起逝者,陷入内疚的自我折磨之中:“如果当时我……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2. 失控无助感
  一位五十岁的女士,老伴因癌症去世。事情过了一年了,期间她没有做过一餐饭,因为做好没人吃。其他的事也不做,她认为做了也没有意思。许多失去亲人或者亲近者的人,在事发的头几天里会感到很虚无:没有动力,没有目标,生活规律、节奏、习惯被破坏,不知如何应对。因为与内心世界连接的客体的消失而导致被抛弃感。
  3. 孤独感
  一个失去奶奶的十二岁男孩子,自奶奶去世的那天起,就不与其他小朋友来往了,整天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也很少与父亲说话,父亲担心孩子会出什么意外,联系了笔者。
  孤独感是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亲人离去导致当事人将原本投注于外部(丧失客体)的情感因无处投放而收回,而导致当事人出现强烈的孤单感。
  亲人、朋友是当事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哀伤事件后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是正常的。但如果当事人相当长时间内仍停留在严重的病态哀伤中,必将影响其生活和学习。只有有效的辅导才能协助他们转化悲伤,恢复正常生活。
  三、哀伤辅导的操作过程
  哀伤辅导:弗洛伊德认为,哀伤是对失去过去(客体)的一种纪念方式。哀伤及其过程涉及到思想、情绪、行为和躯体感觉的整体过程,它对于重建心理平衡、恢复自我功能非常重要。
  哀伤辅导如何操作?笔者结合在某中学的一个案例,来谈谈具体操作过程。
  1. 协助当事人体验失落
  悲伤的形成是因为当事人丧失后正常的情感失落,如果不能正视,就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承认死亡的事实,接受死亡的结果,对于当事人极为关键。只有在接受死亡的真实性及终结性时,才能把投注在死者身上的情感移开,才能确立与死者新的关系。
  丧礼仪式便是协助生者体认失落功能的有效办法之一,它能加强失落的真实性,表达对死者想法与感受的机会:对死者过去的生活进行回想,提供家属社会支持网络。
  一个乡级初中学校初二年级的女生,在周一到校上了一节课后,回家喝了除草剂,在医院抢救了三天,不治身亡。与她同班和其他班关系好的女生悲痛欲绝。校长请我们作辅导。那天在学校的心理活动课专用教室里集中了18个女生。
  A:首先分发《创伤经验症状量表》,对学生的状况作了解,让学生重新体验同学丧失后的情绪。这些学生与死者平时关系很好,她们非常配合,并就“睡觉梦见她”“闭眼就能想起她”“睡不着”等问题作现场调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非独特而是大部分人都有,这是正常的行为、情绪等反应,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接着播放哀伤音乐,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以自己最喜欢坐的姿势坐好。用“春夏秋冬”指导语引导学生回忆与死者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与死者的情感,用不紧不慢的语气重述死者的自杀经历,体验丧失后的失落。然后突然大声对她们说:“她死了!她真真正正地死了!”强硬的语汇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与失落相关的现实层面,引发一些需要被触及的痛苦感觉。此时学生中有人在抽泣。
  2. 引导当事人表达情感
  丧失亲人朋友最常见的反应是无法认清自己内在纠结的复杂情绪,难以表达这些情绪感受。学生不懂得怎样调整失去亲人朋友的心理状况,处理情绪的能力也很弱。因此,要帮助当事人回忆与死者的关系,充分体验内在感受,使这些情绪表达出来。这些情绪包括愤怒、愧疚、焦虑、无助、悲哀等。
  B. 继续运用冥想引导学生回忆与同学相处的美好时光后,继续引导:“想哭就大声地哭出来!”于是,一时间教室里哭声此起彼伏,学生心中积郁的怀念、内疚、歉意等情绪得到合理宣泄。   等到她们宣泄后,我请大家抬起头来重新坐好,要求学生把自己来不及对死者说的话写下来。学生回忆与死者的点滴往事,有好多未竟之事、未说之话想要向死者告白,大约二十分钟,好多学生写了不下千字,其间还有几位学生边写边啜泣。接着我鼓励动员大家把写的话说出来,由于这个团体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团体成员内心还存在疑虑,没有人愿意分享,我再次鼓励学生,终有一个女生愿意轻声地读,边读边哭,她的情绪再次感染了大家。为了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更好地宣泄,我要求大家把自己写的内容在内心默读。啜泣声又此起彼伏。学生的情绪得以进一步宣泄。
  之后,举行书信焚烧仪式。每一位学生离开座位,在铁桶边将写满心里话的纸张点燃焚烧,传给远在另一个世界的好友,寄托深深的哀思,每位学生都表现得无比虔诚,无比神圣,都等着纸张全部焚尽!
  3. 帮助当事人正常生活
  当事人突然失去了亲人朋友,通常会因角色的缺失而产生无助、恐慌、茫然的情绪体验,凭自己的能力难以摆脱,需要辅导员帮助当事人调节这些情绪,让他们确认与逝者的关系已经结束。帮助他们再建立新的关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C. 最后的引导语:我们已经做到我们所能做的一切,死者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是她自己的选择,与我们无关!我们要接受现实中的一切,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一切也将重新开始!在事件发生的几天中,我们生活中有爸爸、妈妈等亲人关心着、有很多好朋友关注着、有好多老师爱护着,我们未来的生活肯定很精彩。
  此时,有的孩子已经露出淡淡浅浅的苦笑,与来时的对抗判若两人。
  4. 支持当事人情感转移
  哀伤事件发生,青少年学生失去了一位亲人或朋友,必然会产生无助、恐慌、茫然等情绪反应。如果只在悲伤发生之际,简单地寻找一个替代品来转移当事人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在悲伤之外,又衍生出另一份失落感。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帮助当事人发展新的人际关系,为当事人的心灵重新找到一个安全的场所,以帮助当事人从丧失亲人或朋友的哀伤中再一次回到正常的生活。
  在这次辅导中,我引导当事者体会到“自杀事件”后,亲人、老师、同学对她们的关心、关注、爱护,让当事者把情感转移到积极方面。
  5. 提供长期的心理支持
  为了给当事者提供持续的支持,活动结束时,我把自己和助教的邮箱、电话号码提供给学生,学生认真记录邮箱,心情无比平静。
  辅导结束后,笔者还特意交代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要持续观察这些学生的表现,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
  四、哀伤辅导的启示
  1. 哀伤辅导对当事者是必要的、有效的
  成年人常常认为未成年人会很快就忘了灾难,如那位校长说“从那一次哭过后学生就没有事了,学生没有提起,学校也没有提起,大家集体遗忘了这件事。”青少年学生注意力转移较快,情绪比成年人容易平复,但不代表他们的哀伤已经处理好。哀伤事件发生时如果没有及时给予辅导,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在这一次辅导开始时,学生以嘻嘻哈哈的方式故意和笔者开玩笑;“老师,你发的笔能送我们吗?还有什么纪念品吗?”同时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辅导员,嘴里还念叨着想早点回家,好像早已遗忘了同学的自杀事件。但笔者知道她们是在用淡漠的表情来掩饰内心的不安。许多学生都梦到了与死者在一起,只有对她们及时进行哀伤辅导,接纳、宣泄这些情绪,她们才能轻装上路。
  2. 哀伤辅导理念、技术需要普及
  丧失事件发生后,学生肯定会出现害怕、悲伤等情绪;成年人会说:“不要哭了,有什么好哭的,你看谁谁多勇敢,都没哭。”事后也极力回避谈论该事件。这些传统的方式并不能疏导学生的情绪,反而让学生背负着事件所引发的情绪生活,给以后的生活埋下一颗“炸弹”。事件直接相关学生往往会认为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如果不是我让他怎么样,这件事就不会发生。”因而长期生活在内疚之中。
  很多学校的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处理此类问题时常常是说一些有道理而没有效果的话。哀伤辅导理念和技术有必要普及,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处理情绪,并帮助学生接受自己的这些情绪。只有让教师接受哀伤辅导培训,才能更系统地做好学生的辅导。
  (作者单位:1.浙江省苍南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温州,325800;2.浙江省苍南县灵溪一中教育集团,温州,325800)
  编辑 / 于 洪 任玉丹 终校 / 何 妍
其他文献
〔关键词〕自我意识;周哈里窗;发现自我;接纳自我  【活动理念】  青少年时期被称作“发现自我的时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在自身的成长中发挥特殊作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个体都更加关注自己,只有当他们了解“我是怎样的人”后,才能以“我是这样一个人”的稳定姿态去迎接未来的生活。  本课例以心理学家鲁夫特与英格汉提出的“周哈里窗”模式为理论基点设计活动环节,引领学生对自己的
期刊
〔关键词〕自我意象;行为模式;幼儿  马尔茨博士提出,人的一切行动、感受、行为、举止甚至才能,都与自我意象相联系。简言之就是人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按照这一类人的特点去行动”。更重要的是,自己根本无法背其道而行之,哪怕有意识地努力也无济于事。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构建的“自我”(或形成的一幅关于“自我”的图像)始于成人和同伴的评价,一旦某种针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图像,就会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入手,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和教师工作投入问卷对深圳市L区10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L区教师:(1)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出现显著差异的有性别、教龄、任教科目、荣誉、学校类别、身份六个变量;(2)工作投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任教年级、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荣誉
期刊
〔关键词〕历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  一、历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1. 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教育  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甘于平庸和碌碌无为的惰性心理。历史上有着大量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和人类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东汉时期著名政治家班超,少年立下远大志向,投笔从戎,出使西域六十余年,克服千难万险,为抗击北匈奴、巩固丝绸之路、加强西域各族人民与内
期刊
〔关键词〕不合理认知;自我成长;初中生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牛某,男,15岁,八年级在读中学生,汉族,与父母及16岁姐姐同住。出生于河南农村,小学三年级时随父母举家来到天津大港。父母现为个体劳动者,4个月前贷款买房,获得本市蓝印户口。求助者酷爱读书,语言表达能力强。在校没有无故旷课、早退行为。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量得分如下,强迫症状:2.67,抑郁:2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角色扮演;情绪宣泄  这天,我在高三上了主题为“乐观三部曲”的心理活动课,课后,班里一位女生小叶(化名)把我拉到一旁,怯生生地说:“老师,你刚才举的案例和我很像,我和班里一位女生关系闹得很僵,现在不知道如何是好……”见小叶表情痛苦,情绪低落,直觉告诉我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眼看下节课就要开始了,我和她约好明天中午在心语室见。  第二天,小叶如约而至。  一、背景资料  1. 来访者
期刊
〔关键词〕高三恋情;个别辅导;教育对策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异性吸引是中学生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对高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在高三这一特殊阶段发生恋情仍然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如果男女同学之间的恋情处理不当,就
期刊
〔关键词〕生命教育;香港;感受  2012年1月12日~14日,香港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的学术及专业实践”会议。我十分荣幸地跟随导师郑晓江教授参加了这样一次大盛会,它齐聚着来自我国港、台、内地的生命教育专家们。这是一次心灵之约,更是一次生命之约,大家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生命及生命教育中的故事。其间,我有幸在香港宝血会培灵小学观摩了纪洁芳教授关于“创造力与沟通艺术·生命意
期刊
〔关键词〕应激;胃溃疡;“执行猴”实验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它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脆弱性增加所致。很多专家认为心理应激导致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可能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比如,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受空袭期间,居民的溃疡穿孔发生率显著增加(Stewart & Winser,1942)。  布瑞迪(Joseph V. Brady)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中心的行为生物学教授,他于
期刊
〔摘要〕作为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杰出代表,卡尔·R·罗杰斯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正越来越为我国广大学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接受。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疗法”虽有与中国文化相契合的一面,但鉴于文化对中国人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又不能满足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的特殊现实需求,这使得心理咨询工作者在从事专业工作时出现了“价值中立”与“指导干预”之争。本文认为,求同存异、走特色之路才是现实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