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的发展需要校长理念的引领。校长前瞻性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才能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校长理念 发展 服务 学校发展
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带动学校发展,怎样促进学校发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总是模糊不明,一年来,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让我这样一个边远农村中学的校长获益匪浅。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理念”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校长的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
一、关于理念
理念这个词这几年非常时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先接受了这个词。那么什么是理念,它是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观念?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为适应某种客观需要,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上的新观念。教育理念的客观需求就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国家、民族、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的要求,对教育者来说就是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适应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战略而推行新课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理念比观念更精确、更先进、更科学,它在特定时期总是先进的、科学的。由此可见,作为校长,拥有先进的理念,就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的理念是校长的核心理念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人物,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的施政中心。校长的施政必须要贯穿发展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但其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中创造条件促进学校的发展。这就要求校长的头脑中始终有一个目标规划,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们学校原是一所企业内部学校,基础相对来说较好,教育质量在本地区口碑很好,但是规模很小。后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企业改革改制,学校犹处夹缝,发展面临挑战。我们班子成员,冷静分析,制定目标规划,致力于学校的“发展”。
(一)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学校发展
我们学校在1995前后,全校仅有600多人,十五六个班,之后由于教育质量高,外来的学生逐渐增多。当时学校不具备食宿条件,为了解决这些学生住的问题,学校腾出了一间库房,住20多个男生,空闲的几间办公室住10多个女生,但吃饭问题总是无法解决。到1999年,外地学生达到200多人,而学校只能解决30-50人的住宿。因此有不少的学生在外租房,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还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于是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在企业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大胆决定集资90多万元修建学生公寓楼。在选址定位时,我征求了教职工的意见,经过认真考虑,必须为以后的发展留下方便,必须做好长远计划。到2003年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一栋公寓楼还是不能解决外来学生住宿的问题,于是我又决定集资700多万元,修建一幢女生公寓楼和一座综合实验楼。2004年,女生公寓楼和综合实验楼交付使用,这使我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一切按当初的规划设计,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所有的实验室集中在综合楼,配置合理,集中又便于管理。解决今天的问题,但不能挡着明天的路,这就是发展的理念。
(二)选择标杆做榜样,促进学校自身的完善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的发展中,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学校原来是在大城市选择了一两所学校作为我们的榜样,把人家的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我们的标杆。这几年这些学校不适合我们的情况。首先这些学校的机制和生源状况与我们不同,机制是完全事业单位模式,平均主义现象突出,学生都是“人中龙凤”;其次是我们甘肃的教育最近5年呈“中部塌陷,东西两翼崛起”的现象。于是,2004年我们放弃了以前榜样,和地处河西走廊的一所学校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所学校和我们的情况很相似,都是企业化运作模式,现在也是移交过渡期,人们的心态状况和社会地位都相似,同时该学校近几年教学成绩非常优秀,也是河西乃至全省的龙头学校。我们选择该学校作为我们的榜样,把它当作我们的标杆,有助于帮助我们自身的提高、发展。我们曾派高三教师去那里学习,从早到晚完整地跟了一天,发现我们自身的很多不足,前去学习的老师们感触颇深,都认为有名校风范。尤其是这个学校的的高三毕业班工作法,体系完整,过程清晰,细节突出,对我们很有启示。回来后,我召集所有高三教师讨论总结,根据我校的特点把这个工作法做了修改,打印成册,高三教师人手一份,每次高三工作会,教师依照工作法的要求和安排,汇报自己实施的情况,根本用不着领导今天开会协调,明天开会定调。选择一个适当的标杆,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三)有效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
西部教育相对落后,教师占有的资源很少,而我们地处深山大沟中的老师所拥有的资源更是有限。比如:一个语文老师的资源就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部词典还有大学的几本教科书。大学的几本教科书大多时候闲置着,偶尔一用。那么怎样才能把大学课本作为有效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适宜于中学生的课堂中呢?有一些名家却能运用自如,但山沟里的教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作为校长,就要这想方设法为教师拓宽获取资源的渠道,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006年10月我和班子成员认真比较,决定与北京四中联系,申请加入北京四中远程教育体系,共享北京四中的课程资源。北京四中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非常丰富,非常适我们使用,让我们的教师耳目一新。其中有同步课堂,你可以先听再去讲,也可以直接到教室让学生听。針对某一问题的专题教研活动,你可以和主讲人直接对话,交流高考专题教研中对考纲的分析指导,具体、专业、深刻但又易于操作。借助名校的平台,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发展了,一定会促进学校的发展。社会是发展的,教育是也发展的,只有校长的理念是发展的,学校才能发展。
三、服务的理念是校长的基本价值理念
一个有理想的校长,仅有发展的理念还不够,还需要有服务理念。时下,社会对服务一词的理解,有语义扩大的现象,甚至在某些情境还有歪曲的理解。其实服务是一种很高尚的精神。伟人们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那么校长管理仅是发号施令吗?我们先看看“长”字的含义。“长”的原义不是长官,而是年长的意思。繁体的长是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形象。这个老人的职责是指导、引领着晚辈学习,教晚辈掌握生产、劳动、生存的基本技能,随时为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帮助服务。人们对这些长者怀有一种崇敬的心情,就称他们为长。这种引领、帮助就是对服务的诠释。
由此可以看出,校长的管理不仅是发号施令,而且更应该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应该成为校长们的共识。具备服务理念的校长是好校长,有这样的校长学校会成为一所好学校。
(一)校长要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其劳动成果不是以具体形式呈现,而是一种虚化的价值评价。因此教师职业群体的价值观念趋向舆论评价。在工作实际中不在乎些许的奖金,更在乎一次大会上的表扬或一个荣誉证书,其实质就是对自身价值的关注与认可。
我们学校前几年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青年教师工作认真踏实,有些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成绩,有些在班级管理上有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认可,他们的自我价值没有实现,自然内心压抑,情绪低落。学校和教师之间不和谐,势必会给学校的工作带来影响。如果教师情绪进一步恶化,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后果不堪设想。何谈学校的发展!
2004年—2006年,我校从省内外高校招聘了40多名教师,学校在工作的安排上,在教师成长过程的评价中,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在同科老师的搭配上充分考虑老教师的特点,便于新老教师的交流;领导去听课,课后和新教师共同分析,指出长处,再针对他存在的不足有选择地陪他去听其他教师的课,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在新教师的成长座谈会上,学校领导一改过去指缺点的行为,而对他们的优点逐一评价,然后由新教师谈自己的认识。一旦认识到问题,他们就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改进,当他们成功解决一个问题或上一节课获得成功后,就会异常兴奋。为了新教师的成长发展,学校给他们提供了课堂实录的光盘,并延长备课室的开放时间,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要创造条件,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减轻教师的身心压力
这一方面我们做得不太好,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必要性。牛津大学是世界学术的神圣殿堂。在那里有一个喝“下午茶”的习惯。满脑子学术的教授们在下班前半小时来到校门口的大厅,服務员就会送上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咖啡是学校免费提供的。在这里大家放松心情,对学术问题的争论经常在这里出现,对生活琐事的演绎时常在这里发生。宽松的环境激活了人的创造思维,据说仿生学理论就是在这里的这种氛围中产生的。校长有时也参加这样的休闲争论,甚至还亲自为教授们冲咖啡。大家很兴奋,也很受鼓舞。
不可否认,现在的教师很难当。一是评价考核带来的压力,二是学生管理带来的压力。考评牵涉到晋级、增资、评优,成绩不要不行。要出成绩,教师就要从学生身上下手,轻了出不了成绩,重了惹麻烦,领导批评,家长找事。这把教师置于一种两难境地。教师很郁闷,甚至忧郁。因此,校长们在适当的时候,给老师一个心理渲泄的机会,比如举办一次聚会,或组织一次集体短途旅行,让老师把内心的郁结释放出来。
我们学校在每年4月初,5月初分别为高三、初三的任课教师举行一个聚餐会。企业领导、学校领导都参加。这一段是高三、初三教师最疲惫的时候。领导们讲的都是宽慰老师们的话,要大家不要有压力,但压力依然存在,只是承受压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把心中的忧虑和情绪的郁结,释放出来。换一种环境,在另一种氛围中和教师交流,给教师减轻精神负担。之后教师的精神和情绪状况明显好转。这一点在我未任校长之前,担任高三教师的时候有切身的体会。其实不是压力减轻了,而是心理因素使人的感受改变了。如遇教师生活有困难,或家里有重大事情时,作为校长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能走进教师心里的校长是好校长,教师有困难时能站在教师身后的校长是好校长。具备为教师服务理念的校长才能引领广大教师,才能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今的教育形势给校长、给教师的压力很大,校长更是夹缝中的人,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不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校长理念 发展 服务 学校发展
作为一名校长,如何带动学校发展,怎样促进学校发展,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总是模糊不明,一年来,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让我这样一个边远农村中学的校长获益匪浅。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理念”对于发展的重要性。校长的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
一、关于理念
理念这个词这几年非常时髦,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先接受了这个词。那么什么是理念,它是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观念?我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为适应某种客观需要,建立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上的新观念。教育理念的客观需求就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就是国家、民族、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的要求,对教育者来说就是为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适应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战略而推行新课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理念比观念更精确、更先进、更科学,它在特定时期总是先进的、科学的。由此可见,作为校长,拥有先进的理念,就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的理念是校长的核心理念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人物,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的施政中心。校长的施政必须要贯穿发展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但其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校长要在学校管理中创造条件促进学校的发展。这就要求校长的头脑中始终有一个目标规划,不能零打碎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我们学校原是一所企业内部学校,基础相对来说较好,教育质量在本地区口碑很好,但是规模很小。后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企业改革改制,学校犹处夹缝,发展面临挑战。我们班子成员,冷静分析,制定目标规划,致力于学校的“发展”。
(一)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学校发展
我们学校在1995前后,全校仅有600多人,十五六个班,之后由于教育质量高,外来的学生逐渐增多。当时学校不具备食宿条件,为了解决这些学生住的问题,学校腾出了一间库房,住20多个男生,空闲的几间办公室住10多个女生,但吃饭问题总是无法解决。到1999年,外地学生达到200多人,而学校只能解决30-50人的住宿。因此有不少的学生在外租房,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还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于是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在企业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大胆决定集资90多万元修建学生公寓楼。在选址定位时,我征求了教职工的意见,经过认真考虑,必须为以后的发展留下方便,必须做好长远计划。到2003年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一栋公寓楼还是不能解决外来学生住宿的问题,于是我又决定集资700多万元,修建一幢女生公寓楼和一座综合实验楼。2004年,女生公寓楼和综合实验楼交付使用,这使我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一切按当初的规划设计,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所有的实验室集中在综合楼,配置合理,集中又便于管理。解决今天的问题,但不能挡着明天的路,这就是发展的理念。
(二)选择标杆做榜样,促进学校自身的完善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的发展中,我们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学校原来是在大城市选择了一两所学校作为我们的榜样,把人家的量化指标作为衡量我们的标杆。这几年这些学校不适合我们的情况。首先这些学校的机制和生源状况与我们不同,机制是完全事业单位模式,平均主义现象突出,学生都是“人中龙凤”;其次是我们甘肃的教育最近5年呈“中部塌陷,东西两翼崛起”的现象。于是,2004年我们放弃了以前榜样,和地处河西走廊的一所学校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所学校和我们的情况很相似,都是企业化运作模式,现在也是移交过渡期,人们的心态状况和社会地位都相似,同时该学校近几年教学成绩非常优秀,也是河西乃至全省的龙头学校。我们选择该学校作为我们的榜样,把它当作我们的标杆,有助于帮助我们自身的提高、发展。我们曾派高三教师去那里学习,从早到晚完整地跟了一天,发现我们自身的很多不足,前去学习的老师们感触颇深,都认为有名校风范。尤其是这个学校的的高三毕业班工作法,体系完整,过程清晰,细节突出,对我们很有启示。回来后,我召集所有高三教师讨论总结,根据我校的特点把这个工作法做了修改,打印成册,高三教师人手一份,每次高三工作会,教师依照工作法的要求和安排,汇报自己实施的情况,根本用不着领导今天开会协调,明天开会定调。选择一个适当的标杆,有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
(三)有效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
西部教育相对落后,教师占有的资源很少,而我们地处深山大沟中的老师所拥有的资源更是有限。比如:一个语文老师的资源就是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部词典还有大学的几本教科书。大学的几本教科书大多时候闲置着,偶尔一用。那么怎样才能把大学课本作为有效资源,很好地利用起来,适宜于中学生的课堂中呢?有一些名家却能运用自如,但山沟里的教师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作为校长,就要这想方设法为教师拓宽获取资源的渠道,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2006年10月我和班子成员认真比较,决定与北京四中联系,申请加入北京四中远程教育体系,共享北京四中的课程资源。北京四中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非常丰富,非常适我们使用,让我们的教师耳目一新。其中有同步课堂,你可以先听再去讲,也可以直接到教室让学生听。針对某一问题的专题教研活动,你可以和主讲人直接对话,交流高考专题教研中对考纲的分析指导,具体、专业、深刻但又易于操作。借助名校的平台,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发展了,一定会促进学校的发展。社会是发展的,教育是也发展的,只有校长的理念是发展的,学校才能发展。
三、服务的理念是校长的基本价值理念
一个有理想的校长,仅有发展的理念还不够,还需要有服务理念。时下,社会对服务一词的理解,有语义扩大的现象,甚至在某些情境还有歪曲的理解。其实服务是一种很高尚的精神。伟人们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为人民服务。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那么校长管理仅是发号施令吗?我们先看看“长”字的含义。“长”的原义不是长官,而是年长的意思。繁体的长是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形象。这个老人的职责是指导、引领着晚辈学习,教晚辈掌握生产、劳动、生存的基本技能,随时为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帮助服务。人们对这些长者怀有一种崇敬的心情,就称他们为长。这种引领、帮助就是对服务的诠释。
由此可以看出,校长的管理不仅是发号施令,而且更应该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应该成为校长们的共识。具备服务理念的校长是好校长,有这样的校长学校会成为一所好学校。
(一)校长要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和谐发展
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其劳动成果不是以具体形式呈现,而是一种虚化的价值评价。因此教师职业群体的价值观念趋向舆论评价。在工作实际中不在乎些许的奖金,更在乎一次大会上的表扬或一个荣誉证书,其实质就是对自身价值的关注与认可。
我们学校前几年教师队伍不稳定,有些青年教师工作认真踏实,有些在教学中有一定的成绩,有些在班级管理上有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认可,他们的自我价值没有实现,自然内心压抑,情绪低落。学校和教师之间不和谐,势必会给学校的工作带来影响。如果教师情绪进一步恶化,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后果不堪设想。何谈学校的发展!
2004年—2006年,我校从省内外高校招聘了40多名教师,学校在工作的安排上,在教师成长过程的评价中,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在同科老师的搭配上充分考虑老教师的特点,便于新老教师的交流;领导去听课,课后和新教师共同分析,指出长处,再针对他存在的不足有选择地陪他去听其他教师的课,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弥补不足。在新教师的成长座谈会上,学校领导一改过去指缺点的行为,而对他们的优点逐一评价,然后由新教师谈自己的认识。一旦认识到问题,他们就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改进,当他们成功解决一个问题或上一节课获得成功后,就会异常兴奋。为了新教师的成长发展,学校给他们提供了课堂实录的光盘,并延长备课室的开放时间,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要创造条件,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减轻教师的身心压力
这一方面我们做得不太好,但是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方法的必要性。牛津大学是世界学术的神圣殿堂。在那里有一个喝“下午茶”的习惯。满脑子学术的教授们在下班前半小时来到校门口的大厅,服務员就会送上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咖啡是学校免费提供的。在这里大家放松心情,对学术问题的争论经常在这里出现,对生活琐事的演绎时常在这里发生。宽松的环境激活了人的创造思维,据说仿生学理论就是在这里的这种氛围中产生的。校长有时也参加这样的休闲争论,甚至还亲自为教授们冲咖啡。大家很兴奋,也很受鼓舞。
不可否认,现在的教师很难当。一是评价考核带来的压力,二是学生管理带来的压力。考评牵涉到晋级、增资、评优,成绩不要不行。要出成绩,教师就要从学生身上下手,轻了出不了成绩,重了惹麻烦,领导批评,家长找事。这把教师置于一种两难境地。教师很郁闷,甚至忧郁。因此,校长们在适当的时候,给老师一个心理渲泄的机会,比如举办一次聚会,或组织一次集体短途旅行,让老师把内心的郁结释放出来。
我们学校在每年4月初,5月初分别为高三、初三的任课教师举行一个聚餐会。企业领导、学校领导都参加。这一段是高三、初三教师最疲惫的时候。领导们讲的都是宽慰老师们的话,要大家不要有压力,但压力依然存在,只是承受压力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把心中的忧虑和情绪的郁结,释放出来。换一种环境,在另一种氛围中和教师交流,给教师减轻精神负担。之后教师的精神和情绪状况明显好转。这一点在我未任校长之前,担任高三教师的时候有切身的体会。其实不是压力减轻了,而是心理因素使人的感受改变了。如遇教师生活有困难,或家里有重大事情时,作为校长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其没有后顾之忧,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能走进教师心里的校长是好校长,教师有困难时能站在教师身后的校长是好校长。具备为教师服务理念的校长才能引领广大教师,才能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今的教育形势给校长、给教师的压力很大,校长更是夹缝中的人,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不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