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洪江小的一座城

来源 :生活经典·晨报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沅水在洪江到黔城这一段特美,美到开车的人会想要吹口哨。
  这段路的两头有一大一小两座古城,洪江的豪门气不用说,鸬鹚和江堤守着的青瓦白墙的那座就是黔城。尹忠住在洪江,常去小小的黔城“作客”,他说主要是因为那里小商铺林立的麻石街,而洪江的街毁了,只留狭窄的巷。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途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被贬龙标作此诗,龙标,就是现在的黔城。
  我最近一次去黔城是除夕。一早从洪江出发,往西行24公里。这是一座和洪江古商城贴近又相似的城,我一年总要去几次。
  洪江和黔城之间的这段公路,可以称得上湖南的“最美画廊”。因为公路一旁是沅水,一旁的山野中漫布郁郁葱葱的翠竹,有数十万亩。湖南五菱公司在上行五千米处的横岩修建了一座20余万千瓦的水电站,于是高峡出平湖。那时已立春,告别了几个月的连绵阴雨天,早上的薄雾刚刚散去,湖水倒映青山翠竹,而翠竹掩映的山中不时露出由吊脚楼组成的村舍,让坐车的人一路心情愉悦。
  常去黔城,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这一段舒心的自驾路。
  我居住的洪江,过去有七冲八巷九条街,如今街已毁灭,只留下巷,巷里的住户也多非原住民,因为开发得较早,老城居民早就迁出去了,徒留豪门霸气的一座城。黔城不同,虽然像中国很多乡镇一样都是老幼守城,但幸运地保留了多条老街,街上有老店。小吃、理发、做秤杆、百货南杂,供应本地居民,新开的古玩店、家庭旅馆,服务这些年慢慢聚拢过来的外人。
  我最后的几公里,是沿着防洪大堤往西行,到了沅水、潕水交汇处,看到水面泊着的几只有懒懒鸬鹚站立的渔舟,就知道这是到小江村了。对岸,被江堤保护的便是青瓦白墙的黔城古镇。
  这样的黔城,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端坐在潕水以东、沅江以北,东北两面靠山,用老派的话说,是“背倚名山,左挟金鳌,右持金斗,前临赤宝蟋龙,沅潕汇流”,是传统的“风水宝地”。
  沿着江堤逆潕水而上北行不远,赤砂石的城门楼从天边显露,这是西门,民国时期改为中正门,门楣为军统大特务头子戴笠所书。
  黔城扼沅江、潕水要塞,是大西南门户,明清时已是重要军事城堡,这座城堡原有五座城门,现仅存一座中正门。中正门再顺着河堤西去,在城西香炉岩修建有芙蓉楼,是为了纪念“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而建的。
  进了中正门,黔城方言就灌了满耳。洪江移民城市,口音像武汉话,黔城人说的话在我这个洪江人听来仍是陌生。而老街让人亲切。黔城狭窄的街道全是巨大的青石板铺地,走上去“哐当”“哐当”发出声响。
  2月7日,我进黔城时,正是家家户户吃年庚饭的时候。年庚饭与年三十晚的大餐——团年饭不一样。只见在中堂的神龛下摆放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有八碗菜,其中必须有这几道:一道是青菜、猪肝炒大肠,代表幸福生活长久,做人清白;一道是“和菜”,用鲜肉丝、胡萝卜丝、冬笋丝加油发豆腐丝合炒而成,代表全家和睦:还有一道鱼。
  八仙桌三面分别摆放六杯酒,六小碗饭,六双筷子搁在碗上。年庚饭是要得请神仙和租先先享用的。而且年庚饭的剩菜剩饭,到年三十晚是不许再吃的,得到了新年才能吃,而且必须吃。年庚饭不仅是除夕夜团年饭的前奏,更重要的是在晨曦中,全家人一起祭祀祖先和神明,既有为逝去的平安岁月表达对租先和神明庇护的感恩,又包合了对新年的希望和祈祷。中正门下一户人家忙开了:家中的长者忙着在厨房准备祭品,把公鸡杀了拔毛,连同早已准备的猪头放进烧开的滚水里蒸煮备用。接着在中堂写上“天地君亲师”的神龛牌位前,由长者负责点香烛,摆供品,一家人很隆重地鞠躬作揖,敬天地,拜租宗。在为他们烧香烧纸上供品时要念念有词,把他们的灵魂请回家,和家人团聚。自家屋门前的老街边上也要摆一张桌椅,摆上供品,有猪头、雄鸡、鱼、水果、点心还有美酒,一边点燃香烛,一边噼噼啪啪地鸣响鞭炮,再点燃三炷香,毕恭毕敬地祭拜各路神仙。
  吃过年庚饭以后,才是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老街在这样的时刻更透出古风,白墙、青瓦本来就很衬大红的对联、灯笼。我一路赶往南正街,古镇最美的街道。
  南正街又叫中山街,长217米,宽2.9米,当然也是青石板铺路,700年前,是明清时黔阳县府所在。虽然历经时间的磨损,但窨子屋、卷棚、马头墙、铜钱漏、祠堂、旧八字衙门门楼至今保存完好。
  此时还早,街上没什么行人,过老街两道拱门,内外有两座老宅,大门上高挂着巨大木匾,一为“张家老屋”,一为“小墨庄大院”。这是张国英和张国雄两兄弟的祖传老屋,两位老人退休以后率先在古镇把老屋稍加维修,陈列出古玩字画,改成了私人博物馆。当年《恰同学少年》镜头里的长沙老街深巷,大多取之于南正街和张家老屋,这成了张国英老人的骄傲的资本,他在家门口自己手写了一个大大的广告牌。前厅内,挂着他和特型演员古月的合影。后院原本是个两层的贱台,据说可以容纳十个人在上面唱贱,可惜后来拆了,只剩个大的谷碾子孤单单立在下面。
  黔城还有一位陈志明先生值得拜访,他住在节孝祠,当年军统开特训班的地方。前几年,洪江古商城旅游搞得风生水起时,一批黔城的民间人士坐不住了,他们利用租辈留下的宅院,开办博雅居、令月楼、然翔园、灶王宫、节孝祠等私人博物馆,博雅居的玉器、金银铜器,今月楼的碑廊、古玩、陶瓷器,小墨庄的字画、书信、古籍,灶王宫的祭祀、赏石、收藏,节孝稠的祭祀、根艺、雕刻、字画等都很有特点。
  陈志明2007年6月29日组织当地人在万寿宫的财神殿成立了“黔城古城旅游文化开发研究会”,会后第三天铲除了万寿宫主殿牌楼上“文革时”期刷上的石灰,精美青石板浮雕重见天日,因此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拨出一笔资金维修了岌岌可危的万寿宫。
其他文献
故事从那座海滨小城开始。一位热爱音乐的中学老师,收到学生从台北寄来的CD,说唱片行老板极力推荐这位以色列女歌手Esther——她在成为发烧友的音响至爱前,上世纪70年代就已收到情书无数,因为男人们听了她的声音就想向她求婚。  CD第一首歌刚起,这位老师也陶醉了。还没辨认出唱的是哪国语言,也不想再听后面的歌了,单单第一首,他就循环播放了无数次。不能自己的,他拿起笔来,在不知道原曲歌词的情况下,跟随音
期刊
1.他们在边缘。  在我视界的边缘,可能也在你视界的边缘。人人都有自己的中心,往往别人的中心,恰恰是我之边缘。每个人的视界中心也就那么一两个,是兴趣所在,立身之本,也是局限和狭隘。于我而言,中心是媒体与传播,IPN播客网络旗下的节目主题几乎都在我视界的边缘:科技、影像、古建筑、美国政治制度、艺术、博物馆、美食、医疗、投资等等。主播们都是从我视界边缘甚至我视界之外来的人,他们带给我的,几乎都是全新的
期刊
在二维码出现之前,物品和用户要想在线上产生连接,只能通过网址或者搜索,过程复杂繁琐。但有了二维码,用户只需扫一扫即可在线上获取信息,大大加强了连接效率和粘性。  而且每个二维码还可以带上唯一参数,以作为身份识别之用。当二维码成为互联网入口,用户进入线上就可以完成提供信息、互动和购买等所有行为,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  契约无论在线上写文章还是在线下演讲中都一再强调,如果只是在物品上单纯贴个二维码,
期刊
海牛比我小一岁,和我在同一个村子里出生长大。可能是因为他的三姐叫海珠吧,村子大人小孩子管他叫海牛,只有他的家人偶尔会叫他的真名海亮。  我们一起上小学,他比我低一个年级,在学校我总是带着  他玩。小学毕业后,我先到镇上念寄宿中学,过了一年,他也升初中了,又成了我的跟屁虫。我做什么,他也跟着学。我喜欢打乒乓球,他就把乒乓球练得比我还好。看到我吸烟,他也学会吸烟了。他总认为我做的事是对的。  他那时就
期刊
我住的小区的后面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安置小区,房子朴素而整齐,还是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小区。小区前面有很大的空地,以前种着蔬菜,后来用混凝土硬化了,一个集市搬迁到了这里,每月的5号,15号,25号可以赶集。  我以前生活在农村,对集市有特殊的感情。对小孩来说,从赶集回来的母亲的篮子里搜出一点小零嘴是件很幸福的事。那时候家长吓唬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再哭我不领你赶集。赶集能让小孩接触到很多新鲜信息,从而慢慢
期刊
现在不是进入土耳其的好时候,帕慕克的粉丝王砚在去年夏天开展的率性之旅,因此显得珍贵。  长沙-乌鲁木齐-伊斯坦布尔-楚库尔主麻街,她按书中地图,没走弯路直奔那栋用诺贝尔奖金换来的博物馆,芙颂的家,完成了此行最重要目的。  题图是博物馆83个“盒子”中的10个,对应《纯真博物馆》里的10个章节,都是帕慕克收集的关于芙颂的家常物件,借此大约可以猜测出一个真实的、老旧的伊斯坦布尔家庭的模样。  在伊斯坦
期刊
钟叔河出生时,父亲已经是58岁了。他的母亲是续弦,比父亲小20岁。母亲觉得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才跟了一个年纪这么大的做老婆,觉得委屈,所以她很严格地管教子女读书。钟叔河本来就爱读书,但是他不喜欢被母亲管教,让他有了逆反心理。长期以来他心里更靠拢父亲,父亲对他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他……  从本期起,长沙老人将陆续讲述他们的民国记忆里的父亲母亲。在平江的时候,母亲有告诉一首歌,歌词是:“平江出人了不得,余
期刊
厨师们都爱把返璞归真挂在嘴边,吴刚也是。吴刚,长沙人,1996年开始入厨,从业西餐行业20余年,目前就职于一家以烤箱做烹饪的餐厅——爆料现场。  “把食物的原汁原味带给食客,只有烤箱能办到,微波炉、锅、蒸笼等工具,都不能还原食材原本的味道。”  为了满足食客的好奇心,餐厅特意在每张桌上都配备了一台小烤箱,“我们没有什么秘密,一个像火坑一样的烤炉、一个探针温度计、一个计算时间的沙漏,一切清清楚楚地摆
期刊
改变,总是渐进的过程。在那些改变了历史和世界的大事件的关键性时刻之前,是长久一点一滴能量积蓄的潜移默化。  我们,生在这样一座城市——以“敢为人先”作为城市精神的长沙,什么都敢.什么都潮,我们总在更新这座城市的面貌。某一天,我们突然停下脚步,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某一些改变光芒闪烁,寓意不凡。不是我们改变了它们,是它们将改变我们,就在现在之后,未来之前。  湖南实现空铁联运,长沙磁浮快线向世界延伸
期刊
书的扉页上写着“她用一生的孤独和爱情击打着我”。这本书《猫可以作证》是苏更生的第一本书,她之前是一名记者,现在是作家。在她笔下,你只能感受到扎实的生活,但文字里又带着一丝苦涩。故事里面的女孩子像各种各样的猫,有着神秘的黑洞一样的人生。  苏更生是一位美女。  有时候我在想,她是不是自己并没有真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一门心思地去写小说,忍受着写作带来的失眠和痛苦。  因为都喜欢小说的关系,我跟她早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