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静:在实践中锤炼师生品格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是冠益中学每位教师的座右铭,也是邓静从教至今的执着追求,在她的带领下,冠益中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锤炼师生品格,彰显学校魅力,引领师生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都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带领冠益中学前进的道路上,邓静遇到不少难题,但每一次她都能化危机为转机,把更好的发展带给学校和师生。就任校长初期,冠益中学场地狭小,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总是无法施展拳脚,经过多次实地调研,邓静将学生的体育课安排在学校对面的森林公园,困难迎刃而解。
  从学校到森林公园,隔了一条街,平日里车辆川流不息,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安全难以保障,所以,在开展体育课之前,教师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原本只是挂在嘴边的规矩,在去上体育课的途中得以亲身实践。一方面是队伍队形,不能懒懒散散,更不能插科打诨,另一方面是过红绿灯时,一定要确保安全才能通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冠益中学的学子们规矩意识更加强烈,在学校里规规矩矩,放学路上也更有安全意识。每天,冠益学子前往森林公园的队伍仿佛一道风景线,街边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不仅如此,在森林公园上体育课期间,虽然只是短短一节课,但学生在公园里产生的所有垃圾,离场时必须全部带走,严格做到进场和出场时场地环境没变化。通过日复一日的亲身实践,学生逐渐养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课堂上说再多,还不如亲自体验一遍有效果。”邓静感慨道。一堂体育课,学生提升了规矩意识,懂得了自我保护,更在互帮互助中体验了团队精神,收获了友谊,可谓是一举多得。
  曾经有一次,冠益中学组织学生前往官渡一中报告厅参加活动,中午时分,全体学生在报告厅食用午餐。令官渡一中学校教师没想到的是,学生离场后,报告厅竟没留下一张纸、一个水瓶,即使在室内食用了午餐,桌椅上也没留下一滴油渍,官渡一中负责人感慨道:“冠益中学师生的规矩意识太强烈了,这样的品质太难能可贵。”
  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从改变自己开始。2020年冠益中学的全校誓师大会,邓静将场地安排在了距离学校较近的官渡区居民活动广场上,大会中,学生有演讲、朗诵,还有歌舞表演,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观看的人群不再是平日里熟悉的师生,而是来来往往的周边百姓,学生在台上的每一个举动,都不再是校园里的小打小闹,而是面向社会的一次展示。令邓静欣慰的是,站上舞台的师生,全都自信满满,充分展现出冠益中学饱满的精气神。此次誓师大会,不仅锻炼了学生,更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邓静介绍,教师们需要全程参与,既要保证活动有序开展,更要看护好学生,负责他们的安全。“我们的活动都是依托外部资源来开展,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不断强化,别看我们场地狭小,但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精神风貌都是鲜活的。”邓静说道。
  “我相信,每一个从冠益中学走出去的学子,无论到哪里,他都懂得公共场所要讲究卫生,要爱护公物。”邓静介绍,冠益中学没有响亮的口号,面对的群体也是普通的老百姓,让好的行为习惯陪伴孩子一生,才是最实用的。
  引领师生共成长
  邓静常说:“爱心是最好的教育。”自1997年参加工作至今,她既帮助过调皮的孩子,也资助过贫困的学生,正如她自己所说,这些年来关于教育的幸福,可能是在某个街角,突然被不记得的学生认出,哪怕是一个招呼,也让她感受到教育的幸福。2018年担任冠益中学校长后,围绕着教师、学生、家长,邓静将一项项工作落到实处,成效斐然。
  优秀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为了强化对师资的培训,冠益中学舍得花重金,也敢于下功夫。据邓静介绍,学校每年在教师培训方面的花费超过了100万元,通过走出去,让教师参与到各类培训交流中,通过引进来,让专家团队亲临教室对教师进行指导。与此同时,不间断的赛课活动,检验着教师们的水平,督促大家不断向前奋进。
  2021年4月举办的青年教师赛课比赛中,教师们尽情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自己所选课程精心备课,充分挖掘教材,展示各方面的技能,充分体现了年轻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数学老师讲练结合,层层突破难关;物理老师鼓励学生亲自操练,学生给学生讲题,生生互动效果突出;英语老师精于设计课堂,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游戏吸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開展,进一步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营造青年教师积极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良好氛围。
  据介绍,冠益中学2021年初一年级的教师是一支由各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观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在邓静的引领下,他们将继续发扬“教风正、学风好、校风醇”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的原则,“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和责任滋润学生。
  关于学生,邓静始终致力于给他们提供自由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发挥。“初中阶段就应该给学生提供无数机会,让他们亲自去体会,去尝试,找到真正属于人生的出口。”正如邓静所言,人的一生总在不断选择,小到一堂兴趣课,大到事业、爱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结果。冠益中学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平台,让他们学会尝试,敢于选择,走好人生每一步。
  初一刚进校,学校就给每个班级开设了职业生涯指导课,让学生能够结合兴趣和现实,提前思考自己的生涯规划。一位平日里喜欢打篮球的学生,其职业理想是成为篮球明星,以至于大部分时间都在打篮球,学业渐渐荒废。职业生涯规划课上,老师帮他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是技术层面,需要专业的训练,掌握专业的技术;其次是身体条件,需要足够高的个子。听了老师的话,该学生想到其父母身高都只有一米六多,他的身高要达到要求几乎不可能,随后便渐渐放弃了成为篮球明星的想法,专心于学业。“青春期的孩子,既任性又天马行空,通过教师的专业引导,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尤为重要。”邓静说道。
  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参与也很重要,为此,冠益中学开设了家长学校,每月一次,邀请专家给家长上课,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据邓静介绍,学校接下来将在专家的引领下,成立一支开展家庭教育的稳定的队伍,增加家长上课的频率,真正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幸福存在于一个人真正的工作中。用心倾听,用心教学,用心感悟,已然成了邓静生命的常态,在时间的河流里,她洗尽铅华,将更好的教育带给师生。
  邓静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副校长兼冠益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云南省“优课名师”,昆明市化学学科骨干教师,昆明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官渡区“教学名师”,多次荣获“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展”优质课一等奖。
其他文献
盛怀杰简介  盛怀杰先生,1961年出生于中国书画之乡安徽省宿州市;1978年宿州师范学校艺术专业毕业,参加教育工作至今,期间多次任美术教育教学工作;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执行主席、华夏东方杰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协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乡土艺术协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一级书画师。    艺术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终极思索,中国画艺术尤
2019年高考,是周丽蓉老师退休前最后一次送考和陪考,短短两天时间,她一直和其他年轻老师一起,陪伴着昆明第三中學高三孩子们去赶考,拥抱、叮咛、打气、祝福,同学们进场前和出场时都能第一时间看见他们最喜欢的“周老”。  在高考前夜的陪考日记中,周丽蓉以饱含深情的语调,通过质朴的语言诉说着过往,其中写道:“我们的最后一课,在‘亲明师,交益友,读好书,做好人’的‘平安’祝福中结束。我们在泪光盈盈中合照,我
今天,很多人给“90后”贴上了各种标签。而当我们跟这位“90后”班主任相处一天下来,进入她的工作、生活之后,我们看到了那些模糊抽象的标签所掩盖不了的鲜明与光亮。敬业、认真、善良,是这位“菜鸟”班主任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说教育  教书育人,“互动”是她坚持奉行的方式  胡珂很善于把从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学要求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就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
3月14日,2017年伦敦书展第一天,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订协议,该集团旗下Collins Learning出版公司将翻译出版上海基础教育数学教材,今年9月出版。英国部分小学将从今年秋天陆续使用上海小学一至六年級数学课本、同步练习和教师用书,共计36个品种。  伦敦书展是仅次于法兰克福的国际第二大书展,有超过100个国家的上
经过多年调研,学习和積累,尤其是近几年的家庭教育专业培训学习,袁仕忠已经获得了“家庭教育指导师”任职资格证书,并已经开始在他的班级家长中,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  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袁仕忠也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般。在日常教学中,他喜欢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去执行教育和教学任务。备课开始,他便把自己当成一个孩子,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孩子的认知范围有多少,这些都是他必须思考的。  课堂上,袁仕忠总
近来,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活力四射少年脚踩奇特的双轮滑板在人群中穿梭,追求刺激的青少年几乎人人都有这样一块小巧快速的滑板,新式街头滑板俨然成为一项时尚运动。  这种新式滑板是传统滑板的升级产品。它利用使用者重心前后转移带动左摇摆杆和右摇摆杆上的后滑轮开一合来回运动,与地面产生较强的摩擦力,此摩擦力在回力弹簧件的阻力作用下转换成整个滑板向前推动的动力,从而让其使用者无须用脚踏地面就能向前滑行。由于其运
创新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也是一股子精气神。  2021年是徐光斌从教的第34个年头,也是他走上校长岗位的第23个年头。回首往昔,他经历过农村学校的艰辛,也体会了城市学校的不易。如何才能带好一所学校,不踏实苦干是不行的,但只有踏实苦干也不行,还得有活络的思路。从徐光斌带领的四所学校的发展中,其创新意识,可见一斑。  在砥砺中奋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1998年担任回龙镇中心小学校长后,徐光斌不辞
陈丽艳  女,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语文教师。1992年毕业于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有17年农村任教经历,2009年调入浙江金华师范附属小学。1995年被评为东阳市教坛新秀,次年被评为金华市第五届语文教坛新秀,是东阳市一星级教师、金华市智慧班主任、金华市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教师、金师附小集团最美教师、党员先锋示范教师、优秀班主任。  小学教师工作繁琐细碎,但是处处都能彰显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常常有家长对
从刚踏入乡村教师行列就萌生“退意”,到利用互联网实现自身的蜕变,再到带领乡村孩子和教师实现集体成长,从教师到导师,王菲利用“互联网 ”,重新定义了乡村教师。她坚信:不管未来怎样变,通过互联网终将改变乡村教师、乡村学生的命运。  從瑜伽教练到村小教师  2005年,王菲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独自创业。短短三个月时间,她在小小的县城里开了两家瑜伽馆,生意兴隆,年收入在当时达到了十几万元。即便如此,儿时的理想
教语文,乐在其中  “我总觉得,父亲听得懂苹果树的倾诉和低语,就像每一个庄稼人熟稔田间的每一寸土地。父亲总在秋收的夜里,睡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守护果园,就像守着他的孩子。秋风吹,秋夜凉,苹果树仿佛夜的瞳孔,它们黑色深重的目光,凝视着父亲。那些窸窣的叶子,在星辰下喧嚷,笑声在父亲的梦里汇成了哗啦的河流。”  这段描写,节选自刘尧的散文《父亲和他的果林》。文章从他作为儿子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将大半辈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