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拆弹”应付丑闻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u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香港,立法会选举在即,有意参选的前九广铁路公司主席田北辰,日前在出席电台节目时,坦承于1996年曾经“行差踏错”,与一名空中小姐有一段为期几个月的婚外情,但事件已经彻底地解决了,并已向家人详细交代。
  田北辰通过无线电波向听众剖白,说当年面对很多压力,又以为家人不理解他。他说,他妻子是“外刚内柔”的人,平时很少夸奖自己,两人不时有吵嘴,但事后回想,妻子的意见对他有益。他多谢妻子原谅他当年一时行差踏错,说他会就此检讨是否忽略家人,不重犯错误,并于节目尾声点了一曲《最爱是谁》送给妻子。
  对此,有人感到奇怪,认为婚外情分属隐私,何况这已是12年前的陈年旧事,实无必要通过无线电波向公众剖白,况且这些绯闻还可能影响3个月后的选情。
  但如果大家熟悉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人物的危机处理手法,对此就不但不会感到奇怪,还会知道这种事先主动“拆弹”的手法,实属明智之举,显示自己无意隐瞒,为人光明磊落,反可能会令公众给他“加分”,也使选前有足够的时间让事件淡化。
  在民主政治下,传媒的竞争十分激烈,大家都希望争夺到独家新闻,以赢得收视和口碑,尤其对于那些有丑闻性质的更加渴求,因为一旦成功揭发,不但市场价值更大,更可彰显有关传媒及记者挑战权贵的风骨。
  不要天真地相信传媒拿到独家新闻后会平实地处理,为令该段新闻报导更加令人瞩目和轰动,以把市场价值发挥和利用得更尽,通常独家揭发有关负面新闻的传媒,都会“加油添醋”,把事件写得要多坏有多坏,以增加新闻的爆炸性及炒作价值。例如,当年《苹果日报》揭发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于加税前悄悄买车的事件,在报道首日事件细节仍未弄得一清二楚时,便已经在报上抢先以斗大的字体盖上“丑闻”两个字,务求令事件更加令人瞩目。
  
  所以在新闻报道上,对同一件事、同一堆材料,都有一个诠释的问题。
  如果早在丑闻被揭发前,当事人侥幸有机会事先得悉传媒的图谋,究竟有何应付方法呢?
  在一个不民主的社会,当事人,尤其当他是政府高官时,他或许可以运用手上的政治权力,以行政手段强迫有关传媒自行封杀该段新闻报道;但在一个民主社会,这不但行不通,更甚的是,意图威逼利诱封杀一段新闻,本身将是另一个甚至更大的丑闻。
  所以在民主社会,很多丑闻的当事人都会选择主动“自我拆弹”的解决方法,开诚布公,光明磊落,反过来可能会令公众给自己“加分”。如属于要参选的政治人物,则更会在选举这类高危时期(因为对手往往千方百计翻你的旧账来攻击你)之前一段时间,主动进行拆弹,好在选前有足够的时间让事件淡化,让选民“消化”掉该段新闻避过在选举最敏感和关键的时刻使议题发酵的可能。
  具体方法是由当事人选择友好传媒,把新闻自我引爆,那么自己就可控制事件的诠释角度,以及如何为事件定性,化“被动”为“主动”。况且,因为传媒是自己找来,通常对方因为有了这独家或半独家新闻,都会“知情识趣”、“投桃报李”,尽量避免报道得过分负面。无论你认为正当与否,这都是传媒生态的现实。
  这方面的例子,近日有前述的田北辰,过往则有香港金融管理局行政总裁任志刚,及先后任香港财政司司长及政务司司长的唐英年。
  几年前,任志刚婚姻亮起红灯,传出有第三者,而香港某周刊正密锣紧鼓地筹备以此大做文章。但有传言说,消息事先被任总得知,结果公众见到的,是他找来一位跟进金管局新闻多年的友好报章记者,作了一个个人专访,温情地谈及家庭近况,又轻描淡写地说到婚姻出了问题,但却把问题定性为事业上的成功男士,因难以分配时间而出现的与家人缺乏沟通的典型问题,为事情添上人情味及同情分。结果,侥幸过关,某周刊见事情已遭泄露及曝光,新闻价值大大减低,遂放弃了作封面故事的打算,以免被人讥笑为“炒冷饭”。否则的话,以该周刊作风,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它会起一个怎样的标题,为事件如何定性和做脚注。
  究竟是家庭问题,对婚姻不忠,抑或是中年男性的悲哀?这完全是观点与角度、诠释上的问题,甚至是遣词用字的问题,取决于当事人是主动抑或是被动诠释,甚至是传媒对你的友好和关照程度。这就显出“自行拆弹”的好处。
  再举另一个例子。几年前,曾发生过香港电讯盈科主席李泽楷涉嫌虚报学历事件。他并没有在美国名牌大学斯坦福完成学业,但却含糊其词,在公开履历中,以“educated at”(肄业)而非“graduated from”(毕业)来交代他在这间名牌大学读书。但后来遭揭发,令他陷入十分尴尬的局面。
  这事件当时在政坛和传媒掀起一定涟漪和关注,记者开始搜索其他名人是否犯过同一毛病。当时的民选立法会议员唐英年,也一直在其履历上填写耶鲁大学硕士,但后来查实他也未曾在该学校毕业,便应父亲要求回港打理家族生意。
  结果,在一片风声鹤唳的情况下,唐英年也同样选择了“自行引爆”这一招,找来友好报章记者,在一个舒适和友好的环境及气氛下,轻描淡写地交代了自己并没有在有关大学毕业,结果也顺利过关。
其他文献
个人主义的印记  ——评于哥《现代化的本质》    和《美国的本质》一样,于哥的第二本书,有思想的穿透力,有对时代的切肤之痒。他以韦伯社会学的进路,用“普遍主义”和“个人主义”两个概念,把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程,与其背后的宗教精神勾连起来。赵晓说,这是一本中国版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呢,我对此书的解读,就是制度层面上的普遍主义,和灵魂层面上的个人主义。  于哥的基本结论是,
“只是错误,而不是犯罪。”面对反对党指责5年前他在泰国花钱招男童的旧事,法国文化和通信部长密特朗如此回应    弗雷德里克密特朗的麻烦是从公开支持波兰裔法国导演波兰斯基开始的。  9月26日,62岁的法国文化和通信部长密特朗发表公开言论,说76岁的波兰斯基“是法国的荣耀”,经历过不少苦难,美国现在居然还要“让所有苦难重来一遍”。  在大部分法国人和法国极右派的眼里,1977年波兰斯基涉嫌强奸一个年
从“温故知新”到“温故创新”——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刘江永解读福田康夫访华    “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福田到了,就是福到了。”2007年12月28日下午,福田康夫在北大讲堂演讲,开篇便是这样一句。  据说,这位日本现任首相执政风格“稳健”,主要因为53岁从政前一直是石油公司职员;他曾先后6次当选日本众议员;2007年9月,联合执政党召开两院议员会议,结果,福田康夫以330票击败自民党干事长
追溯历史纪录,从1970年代台湾“党外”异议运动活跃以来,台中从不曾发生大规模群众暴动事件    “卖台”与“爱台”,在台湾固然是两句陈腔滥调,可悲的是,政治人物却无法摆脱这两句话的阴影。身为台湾最高领导人,马英九更无法甩脱“卖台”与“爱台”的话语纠缠。  国民党重新拿回台湾执政权之后,两岸接连举行了4场陈江会。过去19个月以来,两岸密集来往,无疑是近一甲子以来关系最紧密交好的一个阶段。近期在台中
海盗党副主席Christian Engstrom同志。因牛逼被选为欧洲议会议员    6月9号的晚上,海盗党的成员正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科技学院欢庆胜利,他们赢得了214313张瑞典人选票,带着7.1%选民的期待成功为自己在欧洲议会赢得一席之地。年轻人挥舞着一个骷髅头两根交叉骨头的黑底海盗旗,大喊“我们要与布鲁塞尔共享资源”,西装革履的领导人们在高唱“宽带颂歌”,而身穿深格子衬衣、棕色外套的副主
这是一份让众多媒体经营者、投资人、广告商感到沮丧的报告。完全颠覆了他们对青少年群体消费习惯的预想    仅仅两周前,15岁的伦敦少年马修罗布森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在东南部一所公立学校就读,喜欢在一款叫《使命的召唤》的电游里扮演拯救世界的英雄,为找不到暑期的实习工作而烦恼。  今天,他是东京、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最热门话题。基金经理、公司总裁、行业分析师们正逐字逐句地研究着他的分析报告——青少
最后的结果虽然不完美,但其重要性不亚于二战胜利和冷战结束    哥本哈根的协议,是失败中的胜利,还是危机中的转机?可谓见仁见智。  不过,这是二战结束60多年来罕见的一幕,在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12个小时,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以及最贫穷落后国家的领袖穿梭会面,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行动起来,对抗气候暖化。最后的结果虽不完美,但在某种意义上,带来地球生存的新希望,其重要性不亚于二战的胜利和冷战的结束。
一位目睹了整个交流活动的上海市主要领导,很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些上海孩子啊,比起北方人啊,就是软!    被“选择”的学生    接到院党总支副书记谢静的电话,单颖文有些纳闷: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还一定要到办公室去谈?  到了办公室,单颖文才知道,谢老师让她参加的这项“外事活动”不一般——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交流。  单是复旦新闻学院的团委书记,也是该院三年级研究生,平时兼本科生的辅导员,和党总支
5月28日尼泊尔走向共和。短暂的兴奋过后,这个国家恢复了原状:加德满都依然四处堆满垃圾,石油依然短缺,罢工照常进行,政客争吵不休,民生依然凋敝……见了面人们的话题依然是:今天有没有游行?今天有没有罢工?街上有没有的士?  这是一个自由主义泛滥的国度。用加德满都一个朋友的话说:尼泊尔是个自由主义的泥潭,是一盘自由主义的散沙。自从上世纪90年代尼泊尔实行多党政治,开放了言论和新闻自由,这个国家到处都是
历史是一面镜子,而不是一根绳子  杨锦麟    4月的台北,和宋楚瑜有关蒋经国的3个多小时的访谈,虽然还无法说是达到透视、释疑、解惑的目的,但作为一个跟随蒋经国14年,尤其是参与和见证了晚年蒋经国从7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后期在历史大变局中究竟如何作出艰难抉择又如何艰难转身的宋楚瑜,他的观察、他的体会和他的访谈内容无疑是值得参考和重视的一份口述历史记录。  在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蒋经国是一个色彩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