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m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方针、教学方法等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国富民强为口号的社会实际、积贫积弱的生活境况,确定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于经济的教育方针;技能性训练的学科特性使其更多地从实践入手,经过“便化”的教学法,进入到服务社会的项目教学法。
  关键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民国艺术教育 影响
  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世纪末,经历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美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1850—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1880—1914年重工业产值增长了5倍左右,轻工业产值增长了3倍左右。美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悄然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势必影响美国教育的变革以期适应社会变革。实用主义教育对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也沾染上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痕迹。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简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
  杜威指出,教育活动是由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交互协作的教学活动过程。在此活动过程中,活动的主体为儿童,而不以教师为中心。“儿童是积极的有机体,能够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和选择,但教师并不是对儿童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而是有责任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当儿童遇到问题时,教师应给儿童以必要的指导,交给他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1]。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启发者、辅助者的身份,引领学习主体——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生活习惯;学生是主导者,发挥主体能动性。
  2.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聆听教师的讲解、记忆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此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容易抹杀学生的好奇心,遏制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做为基础,学为升华。在做中获得经验,由于经验具有不稳定性、可变化性,只有通过行动检验的经验才能成为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将经过检验的经验内化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杜威设计了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第一,教师为学习者准备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同时给予一些暗示,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二,使学习者获得足够的学习资料,以便让学习者能够应付情境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第三,使学习者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学习者将这些假设进行整理和排序,并使其井然有序;第五,学习者通过实际应用以检验相关假设。”[2]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在实践中检验经验,最终获得值得信赖的学识。
  3.“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本质论
  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无意识地开展起来。从古至今,人类祖先将许多生活经验与技巧通过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方式传递给今人。教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生活的纽带,因此杜威通过引入生长的生物学观点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借此希望教育者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待儿童,“认识到生活就是生长,这就使我们能避免所谓把儿童期理想化,这种事情实际上无非是懒散的放浪”[3],最终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的终身学习目标[4]。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要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活动既能够适合儿童学习的要求又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样的学校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这就是一个根本的事实,而且,以此为起点,继续不断地和有组织地出现各种教学活动”[5]。儿童通过各种直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提高儿童学习的活力、动力与乐趣,发展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品操守。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的生产关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国内的工商业获得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春天。新的生产结构和新的社会结构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日本、欧美的教育模式,变革教育的实践丰富起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紧追时代脉搏,融合传入国内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彰显出服务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趋向。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方针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后,经由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等人竭力推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1917年以后职业教育思想甚嚣尘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转为潜流。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中提倡教育的七条标准:“第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第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第三,谋个性之发展;第四,注意国民经济力;第五,注意生活教育;第六,使教育易于普及;第七,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七条标准中明显地蕴含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烙印。
  国家层面虽未出台具体的艺术设计教育方针,但是艺术教育实践者们都有或多或少地对于设计教育方针的阐述,从他们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窥探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民国时期的很多专家学者侧重于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分析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美术史家与艺术教育家姜丹书也曾著文《美术与工商业》(1939)、《美术与衣的工业》(1941年)等文,认为我国以往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商业与美术分离,而二者的结合,‘此他人之经济侵略所由来而所由胜之重要原因也!’他还将工商业看成国家经济之命脉,而将美术看成工商业之命脉,称赞‘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主张加强艺术教育,发展‘工业美术’和‘商业美术’,‘所望工商界与美术界今后更能彻底合作,以共同挽救国家经济之命脉’”[6]。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国家独立、国富民强成为时代的强音,发展经济成为摆脱积贫积弱境况的法宝。中国教育界将其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方针政策。新的生活经验的改变、全新生活结构的出现,迫使人们在教育领域进行变革,将近代化、现代化的生产目的引入教育领域,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变革工艺美术教育方针。
  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上。学生的实践是基础,学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知识,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检验该知识是否具备合理性。艺术设计是一种带有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艺术技艺实践,并且在技能性训练过程中因个体性的差异,如性格、气质、文化涵养等得出差异化的认识、彰显出个体性的特色。如果没有实践空谈理论,艺术设计教育界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员。林文铮在《本校艺术教育大纲》中指出:“学生选修系别是以素描的优劣为标准。最高等的进绘画系或其他各系,优等的进雕塑系或图案系,中等只得进图案系。”以素描技法的优劣选拔学生中,蕴含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杭州国立艺专教师陶元庆先生提出了“便化”的教学法。“学图案不比普通学绘画一样,学绘画,那是看到了什么便‘依样画葫芦’的,至于图案必须先把实际的事物采了来,经过一番的思想,然后把它便化——不是变化——成一幅美观的趣味的图案,注重的是色彩天河,调子的鲜明,画画上趣味的浓厚,尤其是便化时是不能失去原物的特征的”[7]。学习图案需要在对照客观物象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怀,对其进行夸张、变形、简化等艺术处理手法,最后创作出具备设计师自我审美理想的设计作品。
  当学生从做中学的设计技法、设计思维之后,设计教育界的实践者们进一步引申出项目教学法。杭州国立艺专图案系的师生们,如刘既漂、雷圭元、李寄僧等人积极参与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展览展示陈列设计。李寄僧回忆参与西湖博览会的设计工作时说:“不但对大会有所贡献,而且自己在实践中取得不少经验,认识到工艺美术在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8]从当时学生李寄僧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做中学;将自己的产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生活,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教育经验,进一步升华为教学材料。
  结语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等观念,对设计教育的方针、教学方法等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国富民强为口号的社会实际、积贫积弱的生活境况,确定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于经济的教育方针;技能性训练的学科特性使其更多地从实践中入手,经过“便化”的教学法,进入到服务社会的项目教学法。总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还有多方面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姜文闵,译.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
  [2]赵祥麟,王承绪,译.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98.
  [3][4][5]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1977:157,157,42.
  [6]陈池瑜.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美术与设计,2011(05):62.
  [7]古梅芳.陶元庆的绘画艺术与装帧艺术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8]李寄僧.回顾母校初创时期[C].艺术摇篮:浙江美院六十年.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78-79.
其他文献
贸易合作的核心是法律衔接的畅通、是国际经贸合作障碍排除的法治化。经济全球化地不断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各国之间联合为经济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合亩”被学术界认定是海南岛五指山及其腹地周围地区杞黎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以来,关于合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为当时黎族研究的热点话题。对于
民族地区的法治现代化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制度保障的重要一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法治化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视芝加哥,习惯于在楼宇中行色匆匆。换一种视角与目光:俯视,是冬日阳光洒向街道的斑马线,匆匆行人化作影子;仰视,是摩天大楼在干枯的枝桠间耸入云端。随Cocu刘辰的视线,重
当前,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地位日益凸显。而高校作为文化圣地,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基于蚁群算法的任务调度会遇到负载不均衡与收敛速度变慢的问题,针对蚁群算法应用于任务调度机制时存在的缺陷,通过赋予权重的方法对该算法的信息素更新规则进行改进,加快求
20世纪以来,由于哲学家把太多的精力放到了科学狭隘的思想领域——科学理论及其论争上,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哲学后果,那就是西方科学哲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困境,从逻辑实证
现当代,艺术的殿堂里流行着当代艺术风格。“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当代艺术毋庸置疑的是眼下主流,我们
青藤道士徐渭生前寂寞,而在其逝后二十年间,文士袁宏道偶然翻到其诗文,拍案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后为之做传。戏剧大家汤显祖见到其剧本《四声猿》赞叹实在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