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综述性研究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提升,摆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部门面前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如何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指导政策成为了高职院校就业部门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以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文献为依据,从社会、院校、就业单位和学生个体四个方面出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成果,从中提炼出最为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要素进行综述总结,以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综述总结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概述
  有关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研究结论,国内外学者主要从自身研究的领域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理论界定,例如,Arnal Maria(2012)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理论界定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优劣的一种指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量,微观层面主要是毕业生个人对就业工作的满意程度,宏觀层面是毕业生工作状况各要素,如:平均工资、签约率、对地方经济贡献率的高低。秦建国(2011)认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毕业生与生产资料结合的优劣程度,衡量的标准有很多,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优劣、工作稳定性、获取的薪资待遇高低等。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综述分析
  (一)有关社会因素的研究
  很多学者认为在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中,社会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基于此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和结论,例如:贾东荣(2011)指出:进入21世纪后国内众多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大规模的招生计划充实了高职院校的生源体系,但也带来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最终影响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换句话说扩招的大环境因素成为了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原因。李中跃(2016)则从传统社会观念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指出:在很多国人的眼中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在很多国人的观念中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不读书”的,这种极端偏差的社会观念也成为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之一。
  (二)有关院校因素的研究
  陆虎(2014)从院校专业设置的角度阐述了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原因,指出:很多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一些专业的教学发展显得默守陈规,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后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严重脱离于行业需求,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存在很大的问题。薛丹(2013)指出: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做得并不到位,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类课程,或开设了课程但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形式层面,教学的模式陈旧老套,并不能给予学生以实质性的就业指导帮助。汪小义(2012)则认为: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上以“理论 实训”为主,但很多院校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更多地以理论教学居多,即使开展实训教学,但教学的内容也严重脱离行业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成为影响高职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有关就业单位因素的研究
  董芝(2015)研究了就业单位因素对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指出: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而当高职生和本科同时竞争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鉴于对员工综合素养以及后期培养潜能的综合考虑,很多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会优先选择本科院校毕业生,这也直接影响到高职生的就业质量。赵志坚(2012)则指出:很多用人单位管理者认为男生的劳动效率高于女生,在针对高职生招聘的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将女高职生排斥在外,这种明显的就业性别歧视严重限制了女高职生的就业质量。
  (四)有关毕业生个体因素的研究
  周睿祺(2008)则从毕业生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究了相关因素问题,指出:受制于生源压力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在招生时执行“宽进”的政策,如此一来招进的大学生素质普遍较低,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不足,且有很多的学习缺点,例如:上课玩手机、课后不复习、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在校3年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因素难以学到过硬的专业技能,如此一来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自然会影响到就业的质量。王小军(2013)则认为:很多高职院校大学生也存在“眼高手低”的错误就业观念,这也影响到他们的就业质量。
  三、研究评述与总结
  通过对学者研究文献的查阅和总结可将目前影响我国高职生就业质量的因素归纳为社会因素、院校因素、用人单位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四个方面,首先,社会因素主要包含高职院校扩招的大环境社会因素、我国民众对高职生过于偏激的认知因素等;其次,院校因素主要包含课程设置不合理因素、教学方法不科学因素等;再次,用人单位因素则包含企业用人选择的多元化因素、用人选择的性别歧视因素;最后,学生个体因素则包含高职生在校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错误就业观念三方面的因素。总而言之,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各级高职院校应充分正视凸显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就业指导上的帮扶。
  参考文献:
  [1]Arnal Maria;Prieto Carlos:Caprile Maria.Quality of employment in Spain: analysis of the discourse of social ag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ety Systems,2012.
  [2]秦建国.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35-47.
  [3]贾东荣.论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0):57-62.
  [4]陆虎,张记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措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20):111-113.
  [5]董芝,李健,石光.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20):102-103.
  [6]赵志坚.高职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09):108-109.
  [7]周睿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02):7-9.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篮子也被披上许多神奇的色彩,但货币篮子究竟是怎么回事,教科书和很多经典文献都没有货币篮子的详细介绍.据说日本人对货币篮子很有研究,
引言在研究文学作品的意义之前,必须先读作品,了解意义是如何通过一定的文学技巧与程式的运用展开的,这就必然牵涉叙事视角,看到清晰的象征客体,遇到对故事事件持有自己的立
小学图书室作为小学硬件资源的一部分已经越发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如何办好小学图书室,如何使小学图书室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助手,如何发挥出小学图书室的最大价值成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性、高致残性且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溶栓治疗可尽快使血管再通,恢复供血,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
“课堂阅读教学法”的理解应当是这样的:在课上一课文为原材料,以阅读为龙头,带动学生积极去诵读、品读、通读,在读中体现听、说、写三种能力,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全面提高
本文讨论了在 Intranet中实现计费的两种方案 ,详细介绍了利用代理服务器实现计费系统的设计方法。在本方案中采用客户机 /服务器 (C/S)结构 ,通过对日志文件中的数据统计 ,
食品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又是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综合分析危险因素,及时预警通报
期刊
期刊
思政,即思想政治,从我们每个人记事以来就开始接触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家里,父母便开始给我们上思想教育课,教我们为人处事的标准,但是与学校里的思政课是有很大不同的。高校的
锰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不仅参与蛋白质和脂肪代谢所需酶的构建,还用于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及神经递质传递的调节,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功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