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协同政策实施后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调查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udemire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从学员角度了解医教协同政策实施3年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与成效。

方法

于2018年4月,采用电子问卷对北京市2018年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两种身份培训对象进行调查,并与2014年培训计划、培训开展、培训完成、培训支撑条件等情况进行纵向对比。采用统计描述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2018年北京市共有3 293人完成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54.75%为住院医师,45.25%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2014年相比,培训计划要求的病种和数量、临床操作种类和数量完成情况显著提高,完成比例分别为93.77%、92.80%;内科等7个科室出科考核开展率大于90%,较2014年显著提高;培训支撑条件明显改善。

结论

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医教协同培养模式实施成效初显,多措并举将稳步提升"双轨制"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期刊
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依据。作者通过检索EI、Elsevier SD、CNKI等数据库,从概念理论模型、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3个维度梳理归纳了近年来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患者满意度测评主要通过量表打分形式实现,评价方法较为单一且多涉及定性指标。基于此文章提出患者满意度指标选择要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方法要多种方法组合评价、评价方式要第三方评价与智
当代高新科技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颠覆性更新的特征,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和挑战,而现有的科技伦理难以有效应对。因此有必要发展和建立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学,文章重点结合医疗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对高新科技视域下的科技伦理构建进行研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我国对于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的医师如何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尚缺乏相应制度,美国的Fellow制医师培训体系可作为有益借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4年开始探索Fellow制专科医师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导师一对一指导、严进严出、细化考核方式。对已完成培训的13名医师进行调查,从完成手术量和论文发表量上看,Fellow的临床和科研培训均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自评结果显示临床思
目的对比分析2009年新医改以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方法基于2009年至2018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和定性资料,计算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设施设备、收入支出和服务提供数量的年均增长率等指标,并以医院作为对照,分析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2009年至2018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年均增速(7.49%)高于基层医疗机构(4.32%),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差值逐年增大。医院
目的评价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在医改中的获得感,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以中部地区某省份为例,于2018年8—9月对12家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86份。根据问卷指标构建医改获得感分析评价框架,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χ2检验比较不同机构、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医改获得感的差异,运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卫生技术人员对医改认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住院诊治费用及影响因素,探讨按病种分组打包付费的方法及支付标准,为制定诊治费用合理补偿机制和补偿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北京市16家三级甲等医院共31 792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费用的影响因素,利用决策树模型对乳腺癌进行分组及费用测算。结果决策树模型根据患者是否手术、手术方式、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是否
病历质量是医院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实时监控反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病历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作者探索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和机器学习对电子病历进行实时质控。质控内容包括病历撰写的时效性、完整性,内容的一致性、逻辑性,错别字甄别与病历内涵质量控制等。实践后显示病历缺陷率显著下降、质控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目的分析跨区域专科联盟文化整合要点,以促进紧密型医联体的文化融合,探讨促进该模式高效运转的策略。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年2月18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院192名职工的基本情况和医院文化自评情况;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于2019年2月21日通过对联盟医院院长进行深入访谈,并分别对核心医院到基层医院医疗支援半年以上的7名医生、基层医院5名医生和2名护士长开展焦点小组访谈,了解
临床剩余生物样本具有丰富的医学研究价值,应将其再利用于医学研究。作者分析了临床剩余生物样本科研再利用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应用范围;从加强伦理审查管理、制定严格的患者隐私保护和信息保密制度、合理留样以保证临床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行,确保科研再利用后生物样本的合规处理方面对其规范管理提出建议。以期推进临床剩余生物样本更加合理有效地再利用于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