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医改获得感评价研究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在医改中的获得感,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方法

以中部地区某省份为例,于2018年8—9月对12家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现场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00份,其中有效问卷886份。根据问卷指标构建医改获得感分析评价框架,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与χ2检验比较不同机构、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医改获得感的差异,运用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卫生技术人员对医改认可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县级市较地级市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负担更重,对工作满意度、所在单位薪酬制度满意度、管理层满意度评价较低(P<0.05);临床医生工作负担相较其他两类人员更重、其收入受政策的影响更大,护理人员在工作满意度、医改认可度方面高于其他两类人员;对管理层的满意度是影响医改认可度的最重要因素。

结论

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医改获得感整体有所提升,县级市公立医院医改获得感较地级市低。建议以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抓手、以薪酬制度改革为关键、以医疗服务环境改善为保障,进一步推动改革进程。

其他文献
期刊
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是全世界医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伦理学原则,医学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以患者为对象的临床研究。在此过程中,如何才能不损害患者的利益,不伤及患者的身心健康,是极为重要的问题。这篇宣言内,明确指出只有在临床研究的意义超过患者所承担的风险时才能进行,并详细规定了对患者利益的保护、研究计划的设计、伦理委员会的建立、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安慰剂的使用,以及研究后论文的发表等诸项。我国医生在
期刊
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要依据。作者通过检索EI、Elsevier SD、CNKI等数据库,从概念理论模型、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3个维度梳理归纳了近年来患者满意度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当前国内外患者满意度测评主要通过量表打分形式实现,评价方法较为单一且多涉及定性指标。基于此文章提出患者满意度指标选择要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方法要多种方法组合评价、评价方式要第三方评价与智
当代高新科技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颠覆性更新的特征,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和挑战,而现有的科技伦理难以有效应对。因此有必要发展和建立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学,文章重点结合医疗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际,对高新科技视域下的科技伦理构建进行研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我国对于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的医师如何进行专科医师培训尚缺乏相应制度,美国的Fellow制医师培训体系可作为有益借鉴。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4年开始探索Fellow制专科医师培养,明确培养目标、制定详细培养计划、导师一对一指导、严进严出、细化考核方式。对已完成培训的13名医师进行调查,从完成手术量和论文发表量上看,Fellow的临床和科研培训均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自评结果显示临床思
目的对比分析2009年新医改以来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情况。方法基于2009年至2018年的官方统计数据和定性资料,计算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设施设备、收入支出和服务提供数量的年均增长率等指标,并以医院作为对照,分析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变化情况。结果2009年至2018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年均增速(7.49%)高于基层医疗机构(4.32%),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差值逐年增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