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文言文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从词句的理解上升到对文本内容、主旨情感的体会、表达,这促使语文教师对文言文教学产生新思考。
  一、关注课堂教学载体——教学文本
  文言文具有强烈个性,它是前人语言习惯的表达,与今天的语言表达差异较大,我们也没有使用它的合适语境,学习它无异于学习一门外语。
  中国悠久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使用文言文,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承载其中,先贤大家圣思明理蕴蓄其间。学好文言文,才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承继传统文化。
  我们更不能忽视文言文的突出优点——言简意赅。它的信息密度非常高,一个单音节便能表达一个意思。同样的内容,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简洁;同样的字数,古代汉语表达的内容会比现代汉语丰富。虽然古代汉语不再是我们的通用语言,但言简意丰的优点仍值得我们学习。
  高中学生通过优秀的古代汉语作品可以学习语言的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先贤的思想精华。比如《庖丁解牛》,这篇文章虽然短小,但行文生动,思想深刻。寥寥三百余字道破 “做人做事掌握规律,顺其自然” 的道理,让人豁然了悟;更让我们看到道家处世的通透,看到先秦君臣“察纳雅言,咨诹善道”的风气;还学习了用诙谐语言讲道理的技巧。
  再如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通篇不过六百余字,同样短小精悍。借骈韵描绘盘谷环境之胜,又假李愿之口刻画声威赫赫的显贵、高洁不污的隐士和卑污谄媚的官迷三类人,委婉地倾吐作者求官未遂的不平之鸣。语言上,它灵活多变,恣肆挥洒;行文上,它构思精妙,表达婉曲;情感上,它一唱三叹,回味无穷。通过此文,我们了解了封建士大夫身上普遍存在的“进退出处”的矛盾,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探究儒家的用世思想,以及影响中国士子的其他思想。
  古代文学作品异彩纷呈,值得好好学习。江苏省高中语文课本特地编制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史记》等,也是希望优秀的古代汉语作品受到重视,这是有利于传统文化继承的。
  二、关注课堂教学——方法
  下面以《送李愿归盘谷序》《庖丁解年》为例谈谈文言文的课堂教学。
  1.注重古文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可以减少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表达方面的隔阂,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提高感受力和鉴赏力,从而理解文本蕴蓄的情感。在分析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停留于表层,诵读可以让学生更熟悉文本,加深理解。
  诵读,既让学生更熟悉文本,也让学生的思考更有针对性。比如《李愿》第一节交待“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在诵读了第三节“穷居而野处……惟适之安”一段后,相信学生对盘谷清幽的环境之美会有更深的体会。上课伊始可以先请学生诵读课文的第一节和第三节,然后提问:“从中大家可以看出韩愈对李愿归盘谷持何种态度?”在读出盘谷之美后,学生想要理解韩愈对李愿回到盘谷的羡慕之情就顺理成章了。
  在文本解讀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穿插诵读。描写处读,读出盘谷环境之美,读出三类人表现之异;骈韵处读,读出音律之美、节奏之感。诵读形式不拘一格,时而齐读,时而领读,时而默读……
  《庖丁解牛》首段“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句式整齐,四字一顿,读来很有节奏感;“砉然向然,奏刀騞然”同样四字句,又以相同的韵脚结句,节奏鲜明。通过反复诵读,确如文中所述“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我们会发现不仅节奏鲜明,而且手、肩、足、膝的动作描写处语速会越来越快,从读中感受到庖丁解牛动作的娴熟、流畅,技艺高超。
  2.注重内容理解——文以载道,意在言外
  文言文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被字词羁绊住,仅停留于字词理解,一些文言课堂也成了解决字词的阵地。
  文言文,不仅有言,也应有文;不仅要解决字词,也要解决内容。从高考试卷命题设置的改变——在文言文部分最后命置一道有关文意理解的主观题,我们也能感受到越来越注重对“文”部分的考查。毕竟,《庖丁解牛》目的不在介绍“解牛”之技,韩愈志不在送别李愿,庄子借“解牛”传养生之道,韩愈托“送别”表憎恨官场丑恶之情。
  学习《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读顺文章后,可以试着缩写课文,最后凝练为一段文字:“友人李愿欲归盘谷,吾送之,愿之言曰:‘得意之人,其势可谓( )矣;归隐之人,其居可谓( )矣;奔走伺候之人,其行可谓( )矣。’吾闻其言,为之言,冀希从之。”这段文字即全文概要,而括号空处请学生补出适当的词,并从文中找出选用此字的依据。看似简单的填空,学生既要熟悉并挖掘文本,又要调动自己的储备,寻找到合适的词来填充,如此还能不理解文章?
  分析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同样通过挖空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三类人物的基本理解:“得意之人,吾( )求而不( )也;归隐之人,吾( )行而不( )也;奔走伺候之人,吾( )为而不( )也。”学生想要填好这六空,就必须深入地理解文本,而且变枯燥的学习为生动的益智填字游戏,学生对此文的印象必定深刻。
  3.挖掘思想情感——言为心声,语为人镜
  我们也可以在学生预习完文本后解决一个问题:韩愈如此羡慕李愿归隐盘谷,为什么仕途不顺的他不随李愿一同归隐,徜徉山水呢?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过程。
  “言者,心声也;书者,心画也。”作者因有所感,方有所出,要理解韩愈创作《送李愿归盘谷序》表达的情感,必须知人论世,了解韩愈的经历。调动之前已学过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进学解》,唤起学生对韩愈的记忆。看到《左迁》中“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还不明白韩愈一心只为君主、为朝廷?他诗学杜甫,思同老杜“致君尧舜上”。《进学解》虽则借向学生训话发了一通牢骚,却看到他“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一番作为,直叹“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可见,韩愈是一个坚定的、忠实的儒家思想的拥护者,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决定了韩愈不会走向归隐一途。其实,从他名字上也能看出韩愈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愈,进也。
  作为儒家思想的忠实拥趸,韩愈到京城求仕,不是为了“衣食足”,而是为了实现救世的志愿。到京城后虽求官未遂,心情郁闷,但他只会抒不遇之叹,表达对官场黑暗的憎恨、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不会真正离开。
  言为心声,语为人镜,此篇韩夫子情深而言曲。他对朝廷一片深情挚意,我们要真正理解他歆羡李愿归盘谷,却又最终留在京师的矛盾,就要深微其情。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学生会沉下心来将矛盾理清,将文章读透,再不会错误地理解成韩夫子的牢骚之语、羡慕之情,而是看到了一个即使“穷”亦“兼济天下”的伟岸身姿。
  教学方法虽不同,但殊途同归,旨在请中学生重视文言文“文”部分内容的学习。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其他文献
选用不同栽培条件同年种植和同一栽培环境下不同年份种植的甘草根茎切片处理,对横截面观察,发现所有根截面均有以维管束为中心的同心环,同心环数目与甘草栽培年龄一致;生长环境对
作为永恒经典的古诗文,它积淀了太多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怀、审美意趣。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将古诗文的背诵积累作为一大要求明确提出来,详细列出70首古诗文篇目菜单,并规定小学阶段要能背诵60篇(段)。因此,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路径让学生浸润在古诗文的海洋,积淀文化底蕴,充盈人文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成了所有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  凝练隽永的诗行,因其距离学生认知久远,往往不能深刻解读,
以板料成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eta/DYNAFORM为平台,对汽车后保险杠支架冲压成形进行了数值仿真。该模拟分析的计算结果表明,该零件的冲压工艺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对该产品的结构
乡镇领导干部是国家最基层的党政领导,他们的工作面对广大农民,与群众联系最经常、最直接。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和困难性,乡镇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党政机关、部门相比范围
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谈到金融危机时指出,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1]。在温总理的政府
文化知识水平高的群体理财水平是否就高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对沈阳某高校教师的理财行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普遍对自身理财能力的评价不高;多数家庭没
应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对大花蕙兰开展了茎尖培养、试管苗微繁和成苗培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2%~3%蔗糖;有利于原球茎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0.4mg/l+NAA0.2mg/l+2%~3%蔗糖。四年生以上试
本文研究了乌饭树叶色素的提取工艺以及乌饭树叶色素的特性。确立以50%的乙醇溶液作溶剂;提取时间2小时,总提取时间以不超过6小时为宜;提取温度以50℃为最佳提取条件。本文还对乌饭树叶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体裁。说明文是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对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促进学生语文全面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极大提升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但同时也对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是初中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和升学都至关重要,其中说明文又是语文学习的重要
土地专项资金在保护耕地,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实现土地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取得、管好、用好这些资金,审计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