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做没做过的工作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D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莱雅参展上海世博会,是公司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它也是上海世博会唯一一个双赞助商。“第一次”和“唯一”让兰珍珍的工作变成一种探索——总部也没有世博经验,只能给兰珍珍的团队一个中心指导意见,一反以往总部管理的方式,世博具体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均由中国团队来操办。自由决策让兰珍珍面对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可是她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却是在生活中从儿子身上悟到的化繁为简。
  
  2001年至2009年,欧莱雅(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近14倍,与一路向上的销售业绩相反的是欧莱雅环境污染的下降。2003年至20D8年,欧莱雅生产每件成品的能耗量减少17%,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3%,用水量减少25%,废品排放减少26%。在公司的环保目标中,这一数字至2015年,还将每年递减。这一正一反的两组数据体现出的正是欧莱雅所追求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兰珍珍的工作,就是把这个理念带到世博会,并与世博理念有机地融合。
  但“环保”是个很抽象的名词,要怎么才能让消费者认同,并把环保和欧莱雅联系起来呢?在生活中,兰珍珍就很关注对儿子的“环保教育”,巧妙地通过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小事,让孩子能够理解什么叫做环保,比如说,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前面的车辆扔下垃圾,兰珍珍会带着孩子猛追,然后隔着车窗大声喊:“像你这么扔,公路就成大垃圾场啦!”虽然迎接他们的是从对面车窗射来的道道白眼,但环保却渐渐成为儿子天天都要关注的大事件:早起刷牙,只要水杯里有水,他就不允许开水龙头去冲牙刷;出门时家里的灯要一盏不落地关上;垃圾放在袋子里,找到垃圾筒时再扔……
  儿子的行动,让兰珍珍顿有所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世博中推行环保理念无须复杂,要让每件事简单,让人明白环保是怎么回事儿,并且乐于身体力行。
  
  用完美的细节保证简单的结果
  
  虽然得出了应该让事情简单化的基本“战略方针”,但在具体实施上兰珍珍却把细节看得无比重要,“世博无小事。每一个方案的出台都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一个细节不当,小则未能达成预期目标,大则有损公司形象。”大考在即,临危受命的严峻感不断考验着兰珍珍。
  在兰珍珍的手下有十几位精兵,按她的说法,是“全能型”的。由这些精兵组成的世博项目组,分环保、校园和媒体三大板块,项目组成员有分有合。同时项目组成员还要兼顾发动欧莱雅中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几千上万名员工做世博志愿者。但是具体哪些创意能真正体现世博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却让兰珍珍常常辗转难眠。兰珍珍已经记不得打回多少个员工提案了。一方面她要不断地激励员工的自信心不受挫,愈打愈勇,另一方面她要不断地捕捉创意亮点,集思广益形成系统的作业方案。欧莱雅的世博活动方案陆续出台,其中有一个有趣的唤醒人们环保意识的举措是:欧莱雅将在世博期间与绿色组织以及一些企业发起绿色出行活动。欧莱雅率先购买缴纳了碳排放费的交通卡,并且免费在网络上通过宣传的形式送给代表性人物,让公众知道出行对环境的影响。在此期间,欧莱雅也会推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林林总总的世博活动,意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出发点是人对社会的责任、对内在美的追求。和玩具机关一样,做事也要用巧劲
  “当你来到世博,你会发现受过欧莱雅羽西品牌世博礼仪培训的女孩子们的与众不同。羽西品牌的世博礼仪培训能把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咔嚓’一下转变。”兰珍珍说。
  “来我们公司实习过的学生回去之后,家长会问,我的孩子你们究竟对她做了什么呀?以前我们一直怕孩子出不了水面,可是去你们那里实习两个月,人完全变了,思维方法变了,做事的方法变了,眼界变了,好像连水平都变了。我说我们什么都没做。就是通过让她做事儿,鼓励她、矫正她,在真实的场景中做一个职业女性。”兰珍珍接着说,“我们不是直接告诉她们,‘你要如何做’,而是让老师在她们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点拨,这样姑娘们常常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其实,很多时候,理论和应用之间会隔着一道门,羽西的培训就是‘咔嚓’一下打开门的过程,不仅让礼仪人员知道作为现代女性需要哪些礼仪,更知道应该如何做。”
  兰珍珍对“咔嚓”的领悟也是来自于儿子。她发现孩子在成长中刚刚接触新玩具时,有时会为打不开玩具机关而着急。她会指导孩子说,“这里有一个机关,拧一下,‘咔嚓’一下不是很容易吗?”就这么一下,看似很难,只要找对开关就可以不使傻劲了,“小孩子都需要这‘咔嚓’一下的巧劲,更不用说第一次踏入社会的年轻女性了。”在世博前期,兰珍珍积极推动旗下羽西品牌携手专业礼仪老师在各高校组织“欧莱雅世博礼仪讲堂”。同时,羽西品牌还将为层层选拔出的世博礼仪人员量身定制礼仪、妆容等,为最后上岗前做特殊培训。她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让世博馆里的女性工作人员在形象上“美”得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她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女孩子找到一个机关,点一下,“咔嚓”一下,迅速发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其内涵和公益心。
  现在,兰珍珍高兴的是,欧莱雅一直以来所倡导的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仅限于在孩子中、公司内部传播,通过世博会,欧莱雅可以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宣传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其他文献
xc  世博会的性质和项目制类似,可以加速知识、经验、资源的积累。未来项目制式的弹性组织会越来越多,从锻炼和资源角度来讲,为世博会工作都是有利的尝试。    1 明确目的,切忌盲目玩票    有的人是从国有企业或机关抽调去的,把这次经历当做很好的试验机会,如果合适,就离开原来的单位、选择别的地方,不合适也可以再回去。这样的调派形式是没有风险的。  有的岗位专业相关性比较强,需要专业人士去做,而进行
期刊
对于这一群人而言,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的机会,更是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可即便如此,同样的世博会,他们的视角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因此看到的机会点不同;借力机会的方式不同;把机会变成目标的过程也不同……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能看到要如何找到并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作为一个28岁的创业公司老板,朱子梓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公司业务的冲击和自己35岁挣够足够钱退休的梦想,选择了提前在上海开出分公司,在离目标客
期刊
对于世博会的成功、精彩和难忘三个词,可口可乐企业馆总监李一川是这么解释的:所谓“成功”,即安全的营运,顺利的营运。只有保证了营运的万无一失,才能保障后面的“精彩”和“难烹”。    世博会中,在大家都在谈论环保和高科技概念时,唯有可口可乐馆是以“快乐”为主题的。在别的场馆斥巨资打造之时,可口可乐另辟蹊径,不靠投资取胜。而是走设计思路上的创新。李一川说:“可口可乐馆比较小,只能因地制宜靠创新给观众提
期刊
23岁时,这个上海女孩毅然离开上海,独自北上创立公关公司。四年后,她重返上海,在多家竞标公司中胜出,接下世博零碳馆5—8月的公关活动,从开幕式到场馆内外的大型宣传,整整123天,她将经历着创业生涯中最熬人、最艰难又是最精彩的一段历程。    世博会开幕在即,朱子梓的睡眠时间随着倒计时同步减少:每天临晨三点睡觉,早上八点准时赶到合作伙伴处或世博园旁的办公室,从2009年8月接下世博零碳馆的公关项目以
期刊
当“Relationship”不足以表达中国人特有的处事哲学时,就诞生了“Guan Xi”这个新单词。其实,Guan Xi不等于“走后门”,而是一种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做事逻辑的沟通哲学。    皇甫璁每说一句话,尾音就会随着她的笑靥,顽皮地往空中一翘。三分钟之内,她向你敞开心扉,三分钟之后,她用俏皮和欢快撕开你的戒心。丰富的阅历使得她能够准确地搭到你的脉,尔后你成为她的朋友,接着彼此之间都成为关系
期刊
在世博会这个大项目中,江松阳负责的不是最惹人关注的国家馆,做的也不是最无可取代的建筑或运营环节,而是锦上添花的公关。世博会项目并不让人觉得累,“是工作都累,”江松阳说,对于参与过奥运项目的他来说,世博会的特点是“长”,像个“散文”,熬人。    江松阳一直都是幸运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灵思有机会竞争奥组委宣传项目,江松阳被任命为负责人,成功拿到了项目,等奥运结束后,由于项目完成出色,他升任
期刊
他们是高高在上的老板,看上去是所有参与世博会的人中最“清闲”的一个群体:麻烦琐碎的事情都有下属去做了,他们只要等着验收就好。可事实上他们却是最“劳心”的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的世博会,让他们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面对如此大的项目、如此多的团队成员,他们的一个决定将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成败。看他们的故事,你学到的将是面对从未经历过的工作时如何决策。  兰珍珍是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对外交流
期刊
蒋啸钧说自己“长得不喜欢冒险,但平庸的长相下有颗骚动的心”,他喜欢挑战,喜欢复杂。男人需要一个战场来证明自己。    2007年6月。蒋啸钧还在纠结到底是创业还是继续打工。偶然间一则招聘广告落入了他的视线——特许经营人才招聘。从2004年起就在关注世博商机,并且与世博局就特许经营业务早有接触的蒋啸钧一个激灵,会不会与世博有关?其要求注册资本“2.5亿”,这个数字吓了蒋啸钧一跳,按常理,一家贸易型企
期刊
同样的碳原子,换了结构就从石墨变成了钻石。作为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公关项目的负责人,丁典的工作就像是一个组装师,要把海量的碎片“碳原子”整合成发光的钻石。    从去年8月灵思传播机构竞标成为2010上海世博会上汽通用汽车馆的公关战略合作伙伴时起,丁典的工作就被各种会议填满了——每周去客户公司开例会,至少用上半天时间,还有突发的客户召集的各种不定期会议;每月组织媒体做一次信息沟通会;团队内部
期刊
老板是棋手,负责和“未发生”博弈,因此涉及到世博会的具体业务,大龙从不插手,而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教练”的位置上。    在易为公关公司北京办公室,瑞典人Comelia刚刚摁了下回车,发出了她ThinkPad中第48810封邮件。这个邮箱保留了她10年来的工作“凭证”,自两年前Cornelia加入上海世博会瑞典馆筹备团队那刻起,关于世博会的邮件就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装进这个大空间里。  Cornel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