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人到立国的尝试隐喻及其破灭——解读《伤逝》的一种视角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one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逝》作为鲁迅现实主义小说中相对难懂的一篇,显然有着相对繁复的主题指向,从鲁迅毕生思想贯穿的"立人"角度进行解读,这篇小说其实相当精彩的彰显了鲁迅先生的多重思考:他以爱情作为切入点,反衬出现实压迫的强大,既批判了抱残守缺的惯习,又指出新人们谋生乏力。同样,若从精神资源角度思考,其中亦不乏个体提升的悖论,子君和涓生又分别呈现出自动停滞和被动停滞的风格。当然,如果从新人立人的空间转换角度思考,也可以探勘其间大小社会的张力以及新人内部相当明显的隔膜,而这一切却未必和空间的优化成正比。
其他文献
<正>北京大栅栏片区杨梅竹斜街环境更新是一个多层级(Multilayers)协作项目,需要由政府,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通过与每一户原住民和商户的沟通来制定改造方案,共同为这个
农村精英的资源动员能力及其人生经历促使其成为环境抗争的领导者,而环境抗争走向依赖于他们的"造势"与"控势"能力。农村精英通过问题化、促进问题进入政策议程和借助时势等"造势"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这不仅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损失和人们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而且极大地危害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和自然资源。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均资源匮乏的历史阶段,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我国广大农村
班主任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对当下的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一些学生的交流实践,采用传统而又创新的书信交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来抓。旨在把大学
<正>今年ABC婴童用品展(ABC Kids Expo),许多参展商都抱有同一个目标,就是要以旗下产品取代深受5岁以下小孩子喜爱的独角兽造型用品。究竟无处不在的独角兽能否延续奇迹,独领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精神方面的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是人们对精神疾病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并且目前的诊断方式是单纯
<正> 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成绩未必见佳。这除了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教材数量不够外,教学方法有问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翻译,这作为学习文言文的一种辅助手段,当然
对杂交稻组合Ⅱ优907产量及其产量构成要素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之间都呈正相关,对产量都有影响,其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