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跃步技术在佩剑比赛中运用的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102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8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4-000-02
  摘 要 当前,跃步已经成为佩剑运动众多进攻体系和防守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它在某些技术与技术之间起到了良好的衔接作用,使两个技术动作的衔接更加顺畅;而且,随着击剑技术的不断发展,跃步还可以用来刺激对手,从而做出相应的抢攻或防守反击的动作;还可以用来重新调整节奏,从而来影响对手的节奏。因此,加强对佩剑跃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拟通过对跃步技术及跃步在佩剑比赛中的运用效果的分析,探讨跃步技术在提高运动员进攻、抢攻、防守还击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实践应用,力图通过此次研究为我国佩剑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准确的运用跃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佩剑 跃步技术 运用
  一、前言
  自1913年在法国巴黎成立了国际击剑联合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击剑运动在技术和战术上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击剑运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对体育的渗透,导致了击剑在训练方法、选材,以及器材设备等方面有了更大的革新。
  跃步,在佩剑运动的整个步法体系中已经不再是配角,而是众多进攻体系和防守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它在某些动作与动作间就好像汽车里的润滑剂一样,使两个动作的衔接起到更加顺畅,不容易使对手找到破绽的作用。
  利用万方数据库进行了搜索,没有发现对于佩剑运动跃步技术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佩剑教学和训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对跃步技术及跃步在佩剑比赛中的运用效果的分析,得出跃步是提高运动员进攻、抢攻、防守还击与跃步的各种配合能力的重要技术,通过此次研究为我国佩剑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准确的运用跃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国家队优秀佩剑运动员王敬之、刘晓、仲满和蒋科律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专业书籍。
  2.专家访谈法
  与国家体育总局击剑运动管理中心管理者王健主任,我校击剑教练杨伟军老师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就有关跃步的特点以及在比赛中的具体应用的一般问题进行了访谈,从中获取大量的有关跃步技术的第一手资料。
  3.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有关数据采用科学统计软件SPSS11进行处理。计算以及图表绘制均使用微软电子表格Microsoft Excel。
  4.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2011年击剑世界杯男子佩剑个人赛、半决赛、决赛,统计出跃步技术在比赛中的配合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一)跃步技术的两种形式
  就跃步技术而言,可以分为向前跃步和向后跃步两种形式:
  1.迅速近敌的向前跃步
  向前跃步是在对攻中得分的有效手段。向前跃步在向前移动中一般不单独运用,主要用来连接弓步或单腿冲刺等动作。它的作用是缩短步法间的连接时间,加快进攻的速度。
  2.化险为夷的向后跃步
  向后跃步的方向与向前跃步相反,可用来及时有效地躲避对方的攻击、脱离险境或有意识地进行距离防守,多与后退一步结合运用。
  (二)跃步技术在佩剑比赛中的作用
  1.跃步的观察作用
  随着佩剑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竞争也愈加激烈,对动作技术要求更高、更细。佩剑速度很快,用的时间往往也最短,在比赛中常常出现进攻直接得分的情况,形成了能破对方进攻即有取胜的可能。跃步的观察作用是调节进攻起动速度的关键,通过观察,使运动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利用的时间,以增加直接进攻得分的概率。
  2.跃步技术对掌握节奏的作用
  比赛节奏是指在比赛中,一个特定时间空间内运动员通过移动。节奏也是运动员基本功的表现,贯穿于动作的始终,而跃步技术具有较好的调节比赛节奏的作用,如“向前跃步进攻”、“跃步单腿冲刺”等动作的配合,都是按照各个动作不同的顺序和不同的速度、节拍来完成的,也就构成了佩剑动作的节奏。
  因此,在击剑训练与比赛中,合理利用跃步技术对节奏的形式处理,能够极大的发挥击剑运动“快、准、狠”的特点,使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促进击剑技、战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3.跃步的衔接作用
  (1)跃步衔接进攻
  总起来说,向前跃步的衔接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多种形式的跃步进攻,使对手反应潜伏期加长。对防守队员来讲,多种形式的跃步进攻为复杂刺激,它要求区分判断对手的前置动作中的真正意图,选择相应动作来采取行动,使防守者做出真正反应的潜伏期增长。
  第二,跃步进攻使对手时间减少。由于跃步进攻速度快于别的进攻速度,留给对方运动员做出正确反应、选择合适运用的时间减少。
  第三,刺激强度的变化使对手反应降低。跃步进攻具有突然的加速度,给对方的刺激强度增大,这种刺激使对方来不及做出快速的反应。
  第四,各种部位的跃步进攻促使注意力分散。进攻部位的变化,给对方的防守造成了难度,同时也使对方在判断上犹豫不决,分散了注意力。击剑比赛时间是短暂而快速变化的,如不高度集中注意力,即使有高超的技术也不会取胜。
  (2)跃步衔接防守还击
  防守反击是由守转攻的瞬间转换过程。它替代了以往的“快攻”,十分鲜明地强调是由防守转为反击的,且它进一步强化了“防”的意识。比赛实践证明:根据于对方的距离,来剑的速度和深度,采用相应的步法合理后跃步配合武器防守,并采取跃步进攻发动快攻次数明显增多,跃步衔接后发动快攻威胁力最大,成功得分率最高。例如在佩剑比赛中,常利用假引的假象来刺激对方做真进攻的动作,然后再接后跃步配合武器防守,并且迅速跃步还击。
  (3)跃步衔接抢攻
  在动作变化中产生的抢攻时机,是利用抢、防动作的真假结合来实现的,主要是以防守动作的变化来迷惑或动摇对方做简单进攻的信念。合理运用跃步的步法衔接上抢攻,可以及时有效地躲避对方的攻击、脱离险境或有意识地进行距离防守。   (三)跃步技术在比赛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分析
  1.跃步技术配合简单快速进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
  跃步技术配合简单进攻在现在佩剑的实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佩剑跃步技术具有快速、隐蔽的特点。因为跃步配合简单进攻的整个过程,只是在瞬时内完成的,在伸臂、蹬腿、到跃步形成时摆动腿也开始作向前摆动的动作,平衡,可影响向前进攻的加速度,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跃步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进攻速度,也是佩剑比赛争取主动,先发制人,取得优势的强有力手段。从表1中得出,跃步技术配合简单进攻战术在几种主要战术中,运用频率最高,数次最多,在4场比赛67次总有效交锋中,跃步技术配合简单进攻战术运用了32次,运用率达到了47.76%,表明,跃步技术配合简单快速进攻,具有积极主动的抢先进攻特点。
  2.跃步技术配合反攻战术在比赛中运用情况
  跃步技术配合反攻是指在对手发动进攻时间内利用跃步技术所做出的攻击动作与防御性攻击动作。优秀的佩剑运动员应该具备跃步技术配合多种反攻技术基本功。表2显示,跃步技术配合反攻战术在比赛中运用了20次,仅次于跃步技术配合简单进攻战术,其运用率占总有效交锋的30%,成功率为55%,。此外,反攻在比赛中攻击对手部位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是值得探讨的问。表2显示:4场比赛,反攻头部运用了11次,反攻前臂运用了6次,反攻胸腹部运用了1次。从以上数据中得出:反攻头部在20项反攻战术运用中,其运用率高达55%,占反攻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佩剑比赛,双方交锋过程中,持剑的实战姿势不能直接保护头部,而防护头部的第5姿势武器防守,动作幅度较大,防守动作容易被察觉,造成对手及时转移剑尖的漏洞,而攻击头部的直劈,便于发力,出剑迅速,为及时反攻的成功提供了有利条件。
  3.跃步技术配合距离防守还击,武器防守还击战术运用情况
  佩剑攻击以劈为主,运动轨迹长,幅度大,依靠单纯的武器防守往往难于成功,本次比赛前4名运动员采用了以跃步技术配合距离与武器混合防守还击来提高防御的成功率。利用跃步技术配合距离的变化和多种假动作做掩护,从防御中转入进攻,从进攻中配合防守。跃步技术配合结合抢攻、反攻、击剑线、击打、对抗等“攻击性防守”是这次比赛防守还击战术运用的特点。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跃步技术在比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具有观察、衔接其他技术及控制节奏的作用。新形式下,佩剑技战术的主要特点一是对攻战术的改变;二是主动进攻成为主要的得分手段;三是交锋节奏更加明显;四是攻防转换速度更趋频繁。佩剑技战术的新特点对跃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灵活多变的步法是佩剑得分的前提和保证。从比赛中观察统计分析得出,跃步是快速、合理有效地衔接攻防技术的步法,它是佩剑运动的基本技术之一。跃步是提高运动员进攻、抢攻、防守还击与跃步的各种配合能力的重要技术。
  3.跃步技术在比赛中配合、衔接其他技术的运用,必须在熟练正确的掌握之后,才能运用自如,必须在时间、距离、机会、方法、手段等有机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取得成功。
  (二)建议
  1.建议在今后的佩剑训练中,对跃步技术予以认真的研究。培养运动员在不同距离的情况下运用跃步技术的能力。
  2.针对于佩剑这种突出“远距离多点进攻,快速攻防转换,有效控制中场”的特点,更应训练运动员灵活运用跃步,使运动员敏捷、迅速,并且更加完美地结合到整个攻防体系中去。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第2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376.12.
  [2]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教研室.2002.54.68.
  [3] 中国击剑协会.击剑全国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讲义[Z].2003.11.1.
  [4] 国家体委击剑教练员岗培指导小组.击剑理论与方法[M].1994.5-2.
  [5] 余继英等.奥林匹克击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6] 吴军.谈击剑训练计划的制订和步骤[J].辽宁体育科技.1997.2:14-15.
  [7] 陈筑明.击剑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J].贵州体育科技.1997.2:5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我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发明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体育活动,这些民间活动从不同角度反映着我国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现方式,它的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社交和竞技等多项功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中国古典舞与太极拳均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文化形式,二者之间有着关系密切的历史渊源,但二者之间又有着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概念、形式、动作特点等多个方面。为了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采用比较法、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就中国古典舞与太极拳进行了深入的比对分析,旨在为推动二者的发展提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文章通过女大学生练习瑜伽,发现女大学生在瑜伽的练习中对休息术不重视,不能很好的练习。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解决的方法,旨在更好的为瑜伽课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 休息术 大学生 瑜伽课教学  “瑜伽”一词,来自于印度古代梵文,是梵文“yoga”的音译。此词最早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3  摘 要 进入21世纪,在建设社会主义大文化的背景下,借着武侠小说这股余温未散的浪潮,积极发扬武侠文化,构建人们的精神归宿是十分必要的。武侠文化作为一种平民化的文化,是几千年来经过传承而遗留下的大众文化,其作用犹如一剂猛药,必将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重塑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养士 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摘 要 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为此,国家体育总局在2010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23号,为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提供了政策环境。在各级各类体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还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一、摘要  竞技体育礼仪是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它是以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规范为依据的,体现观众、运动员、裁判员等的体育精神风貌。近年来,竞技体育中的不文明行为频频发生,屡见不鲜,竞技体育礼仪缺失现象严重,普及竞技体育礼仪教育迫在眉睫。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现代信息技术在羽毛球技术训练中应用可以帮助改善和提高技术动作;在学习羽毛球新技术中的应用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清晰、精确的动作概念,以助更好地学习技术动作;在羽毛球竞赛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进行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摘 要 对黄石市老年人体育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促进城市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结果表明主要有以下因素:1.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2.充分的闲暇时间;3.一定的经济保障;4.追求健康的欲望;5.情感需求;6.家人的鼓励支持。  关键词 促进 城市老年人 参与 休闲体育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2  摘 要 以社会体育健身的视角,论述了经济条件、传统社会性别文化、武术健身认知等七个方面对妇女参与武术健身所造成的影响,旨在能够为武术健身在广大妇女群体中得到较好的开展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妇女 武术健身 因素  怎么样由金牌强国转变为真正全民健身意义上的体育大国成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6-000-01  摘 要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开展,为中国体育更快的走向世界前列水平带来契机,2012年,中国代表团在英国伦敦奥运会上取得的佳绩,再一次证明了我国正向体育强国迈进,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人们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健身活动设施得到了较大发展,“绿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