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职高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美的心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l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作为对学生实施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它对职高生的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有着重要作用。重视职高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美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创造,是目前职高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职高音乐教育 美的心灵 作用
  在职高音乐教育中,部分教师存在对音乐教育的错误理解,简单地将音乐教学理解为教学生唱歌,正是由于这种狭隘的理解,使得职高音乐教育总是滞留在一个较低水平徘徊不前。音乐与职高其他学科相比,其教育功能之强大是无可比拟的,它有别于其他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将理性说教以艺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比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能够更加容易、更加深刻地将学生带到某种精神状态或者某种情绪上。因此,重视职高音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观,用音乐激起学生对美的热爱,用音乐唤醒他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是目前职高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1]。本文从职高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入手,对如何运用职高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美好心灵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职高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解析
  职业高中注重技术性和职业性的相互融合,因此,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相较,职高音乐更注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践行能力。然而,在当前职高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上课不够重视,片面认为音乐课程只是学习几首新歌,学会一门乐器,这一观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甚至降低了教学质量。那么,职高音乐课程的教育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呢?笔者剖析如下。
  1.音乐是人类世界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如果将人类的心灵世界比喻为一面镜子,那么音乐就是一幅富含多种形态的天然图画。无论是挺拔秀丽的高山,还是缓缓流淌的泉溪,全部都通过这面镜子反映出来。因此,音乐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与热爱,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2.在中国,音乐修养自古以来就是评价人格健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周礼·保氏》中写道:“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由此可见,音乐关乎学生的人格发展,强化职高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音乐用旋律净化人的心灵,使其能够以敏锐的触觉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细微,人与音乐融合得越多,越能够感知生命的意义。因此,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性思维,使他们的人格更高尚,灵魂更纯净。
  二、重视职高音乐教育,培育学生美的心灵
  1.用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陶冶学生情操。音乐可以使人更加高尚,使人的心灵更加纯洁,这是因为音乐本身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特征,而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技能、音乐知识的传授,改造学生的审美取向,使他们的情感、思想、心灵受到洗涤的。爱美是人之常情,而懂美则是一种理性认知,通过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让学生爱美、懂美,学会将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纳入日常行为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是利用音乐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的关键所在。如在欣赏“西厢记”之“长亭送别”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声、电、光组合的审美意境,让他们通过视听冲击感受元曲对他们心灵的震撼。还可以鼓励学生大声朗诵诗词,并设计若干问题:曲中都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不同特征?它所表达出来的艺术效果怎样?“夕阳古道无人人语”描绘的是怎样的动人画卷?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聆听,用心感悟,在一字一句、一词一曲中感受到“长亭送别”那深沉醇厚的美感,那真挚的情感流露,如一幅淡雅的中国山水,如一支拨乱心弦的动人离歌……音乐之美就这样无声地在学生心里缓缓流淌。
  2.用音乐经典的旋律塑造学生高尚心灵。音乐中那些经典的旋律无疑对学生心灵有极大影响,音乐本身具备的强大的德育功能无法让人忽视。一首好歌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如同一首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就能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意识,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一样,塑造学生高尚心灵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音乐经典旋律的影响。如讲到爵士乐时,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蓝色狂想曲”,学生对这首曲子的旋律很熟悉,但对音乐蕴含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并不了解,这时可以通过经典旋律的回放,让学生在欣赏洛杉矶奥运会百台钢琴共同演奏“蓝色狂想曲”盛大场面的同时思考:为什么要选这首曲子作为奥运会开场曲?它的价值与意义表现在哪里?然后介绍爵士乐引入中国的历史,并播放“和平饭店”影片中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舞厅中用爵士音乐为背景的片段,让学生谈谈看法;还可以通过播放中国好声音中“爵士女孩”王韵壹的现场表演,让学生感受现代中国对爵士乐的热爱和吸纳。通过爵士乐在美国、在中国不同场合不同背景出现的经典旋律,学生学会了如何理性地对待音乐,如何用审视的眼光认识音乐。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他们学会了面对多元文化应该如何包容与接纳。
  音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和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发现美和认识美,学会如何于平凡之中创造美[2]。它使学生的情感更加和谐完美,使他们在音乐的感染与熏陶下更加自信、积极。音乐教育赋予了职高学生美的心灵,并让他们在心灵的指引下不断走向快乐,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范巧珍.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之美育探索[J].歌海,2009(5):104-105.
  [2]裴红胜.论高职高专的音乐审美教育[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72-73.
其他文献
学位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炭材料凭借各自独特结构带来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具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同时研究发现这两类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后能够极大提升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将其应用于负极材料后显示了极高的可逆储锂容量,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本论文设计了将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的MoS_2和SnS_2、炭材料中的石墨烯和碳球进行复合,并对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对其作为锂离子电池
人类世世代代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这个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一步一步地走向现代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因此而不断地在创新中发展进步,同时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信息快速传递、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达到空前的强度。有人估计到2050年时,在人们所运用的
摘 要: 文章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即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文章主要围绕新课标下音乐课的实践与创造展开论述。  关键词: 新课标 音乐课堂教学 创造 实践  传统音乐课程以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每课教学的具体目标。因此,按照要求,
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证明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在实验上具有抗癌效应,但它在干预癌细胞机制尤其是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有待阐明.曾有报道茶多酚能诱导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LMP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多媒体的发布与传播越来越容易。人们能够轻易的对数字多媒体进行拷贝和各种处理,因此,如何保障数字多媒体作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字水印
上世纪90年代初,量子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逐步发展起来,主要包括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两方面。其中量子通信是以量子手段传递和处理信息,主要包括密集编码、隐形传态、量子克
本文研究了海洋中的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坛紫菜酶法育苗过程中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以及它们对坛紫菜叶状体中捕光色素和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铁离子、钙离子和锰离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