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世世代代都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在这个认识和改造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一步一步地走向现代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因此而不断地在创新中发展进步,同时人类本身也通过创新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在信息快速传递、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社会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达到空前的强度。有人估计到2050年时,在人们所运用的科技知识中,20世纪末的知识可能占l%,即99%的科技知识是新总结出来的,由此我们认识到,新世纪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国民创新能力的竞争。时代在呼唤创新人才,因此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就是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创造能力的责任。
  在强调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中,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这些伟大的科学创新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物质运动的内在规律,而且推动了技术、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因此,创新无论是对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对高中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科技,适应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这无疑是件至关重要的事。
  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创造。创造一是指人的活动,即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力,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我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二是指活动的产物具有创造性,同先前的作品比,有实质性的进步。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从个人的活动考察的,是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只要相对自己的过去来说是新颖独特、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造性活动,即使相对于全社会来说并非具有创造性。从这一点讲,创造性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也是可以培养的。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是让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个知识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二是如何改造世界,创造新事物的知识;三是怎样组织安排把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的知识。学生知识的增长与教师密切相关,中学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教师要珍惜并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知识积累,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让学生增长知识,但也不能完全采用传统的方法。这些方式对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但这样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对学习失去主动性,产生枯燥感、单调感,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有限的时空中,发散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使思维的多向性和流通性弱化,这对培养创新意识有压抑作用,因而我们要采取有效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继承下来的传统知识,还举一反三地利用这些知识,从而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自由,即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我看来,就是某种程度上的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对于学生的异想天开,就是增强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一位商界奇才提出一个问题:“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你怎么办?”有人说绕道去,有人说游过去,他却含笑不语,很久说:“为什么非得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条船开始营运?”这似乎有些投机,然而事情就这么简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便迎刃而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为学生创造民主的环境。我们把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解放出来,还学生一个民主环境,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开发。在这个环境中,师生关系是民主式的、朋友式的,教师改变了居高临下的地位,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形成和谐的教育与被教育的氛围,从而改变教师主宰一切的局面,使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打碎有色眼镜,解放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要解放他们的手和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搞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允许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多维思维的存在,鼓励其中的异想天开,宽容他们的错误和荒诞,从原先的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统一中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综合的思维得到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恒心和克服困难的素质,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为了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有了创新意识不等于有了创新,从创新意识——创新,这一过程要想得出结果,必须是有恒心和克服困难的素质。如在新闻中有位女强人,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承受被丈夫抛弃的痛苦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终于苦尽甘来,研制出废旧塑料回收处理工艺。我们培养学生恒心和克服困难的素质,就是让学生明白,这是每个要生活有意义的人都应具备的品格,是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获得成功的要素,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有了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听其自然就可以得到发展的,也不是专门开课、专门训练就能培养的。只要每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积极设置一些有意义的课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今天的中国飞速发展,国家日益强大。但是发展的同时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学生物教育基本教材中涉及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下面我就苏教版生物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  学校环境教育又称正式环境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环境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各级在校学生,可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学前幼儿园学生。学校环境教育以服务于未来教育为目的,培养具有环境科学知识
该工作主要对IVM中培养前后的卵子及胚胎进行评分,并评估所采用的评分标准;通过对卵子周围的卵丘细胞凋亡状况进行检测,探讨卵丘细胞的凋亡程度与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关系,以
摘 要: 会计学原理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成果性比较明显,学生的成果包括各种凭证、账簿、汇总表及报表等,这些成果可以以任务的形式在学期初予以下发,并且赋予权重,学生量力而行,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多任务教学法主要的优势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刀切的评定,本文主要讲述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多任务教学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 会计学原理 多任务驱动法 教学方案  会计学原理课程是我院
作者通过对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的研究,以实际学生测试成绩为依据,运用实验法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分析,找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摘 要: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当代大学生学习并掌握分析形势的方法,了解形势与政策知识是大学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现状作分析,对于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归纳,并对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作探索。  关键词:
宽带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国际新的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的焦点,针对我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对宽带无线移动信道和复杂环境传播特性的模式化研究与应用需求,建立适用于我
摘 要: 教育理论认为“单一的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缺陷的教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内容广泛,没有固定的程序。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系列措施,拓宽了德育教育渠道,形成了创建适应传统美德教育良好环境的主体构想,概括为“四化”,即传统美德教育管理科学化、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系列化、传统美德教育多
学位
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炭材料凭借各自独特结构带来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具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同时研究发现这两类材料合成复合材料后能够极大提升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将其应用于负极材料后显示了极高的可逆储锂容量,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本论文设计了将过渡金属二硫化物中的MoS_2和SnS_2、炭材料中的石墨烯和碳球进行复合,并对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对其作为锂离子电池
目的:1.建立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应激适应细胞模型,为应激适应研究提供平行可比的实验对象.2.建立HSP90稳定高表达细胞系,探讨HSP90在应激适应中作用及机制.3.建立双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