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作业的个性化布置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要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作业的布置要个性化。
  【关键词】:作业;个性化
  初中数学学科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的特点。所以,只在课堂上学习了数学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做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作业是初中生巩固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训练思维能力的重要学习环节。可以有效的内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学生做完的作业教师还要批改、评价。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布置和评价初中数学作业呢?
  根据进一步的调查,当前,初中数学作业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业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多元性、题量大、动手能力欠缺、没有可操作性......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丧失了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关注人的发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建模、解释、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对初中生数学作业进行个性化的设计,抛掉旧观念,对作业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寻找快乐,学以致用,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初中数学作业要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定,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遵循这样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想象,并把这些能力用于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上述原则我们把作业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想”的类型,“能”的类型,“敢”的类型,“用”的类型:
  一、培养学生“想”的能力作业类型:《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安排作业时就不能照本宣科,留一些“死”知识,而是要提炼一些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内容唤醒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截一个几何体》一节,课堂上老师给截了正方体,最多截出六边形。那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截一个八面体、九面体、十面体......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最终得出规律和结论,图形是几个面,最多就能截出几边形。再如:《有理数比较大小》一课,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比较-1与5的大小,但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如-3与-5的大小,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利用数轴的特点,数字有左边至右边依次变大,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课堂上的内容能记住而且还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能”的能力作业类型:现在很多学生能考高分,能攻克难题,但是动手能力很差。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多种能力、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多动手实践能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更能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如:《勾股定理》一节,引导学生制作数学模型,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制作三个等高的正方形容器,容器里装满水,观察三个容器中水的量有什么等量关系,探索表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容器里水的量等于另外两个容器中水的量,从而得到。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得来的结论要比老师“填鸭式”的教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记忆的更加深刻。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与“学”融会贯通。
  三、培养学生“敢”的能力作业类型: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教师不要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住,要培养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尝试的能力。学生放下一切思想包袱,敢于做课本上的一些实验性的内容,不但巩固了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学生在学习了《成比例线段定理》后,敢于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去测量电线杆、国旗杆、楼房等建筑物得高度,并且把测量的手段、方法等记录下来。这样就鼓舞了学生敢于尝试的胆量,敢于放下书本,走到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四、培样学生“用”的能力作业类型:我们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真正运用到生活中,而不是使課本和生活分离。所以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应该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利用数学知识探究生活的实际问题。如:《打折销售问题》一节学完以后,几个学生一起去商场,看看哪种优惠活动更便宜,几个学生运算完以后比较,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能运用得到,自然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再如:《二次函数》一节,学生可以利用二次函数抛物线原理投掷铅球,他们会发现,铅球投掷的越高落点就越远。更好的使学生灵活、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作业的布置是进行数学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做到“敢”、“想”、“能”、“用”。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苏】斯涅普坎,《数学教育心理学》,时勘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
  [3]《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第一、二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其他文献
【摘要】:从协同学的视角,对高师钢琴教学中涉及到的课程之间协同及感官系统协同两方面内容进行教学改革研究,有益于增强音乐学科间的支撑构建、融会贯通,提升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钢琴演奏水平,是对高师音乐专业学科协同与钢琴课程改革实践给予的开创性研究。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师基础钢琴;教学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基础课历来都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肩负着音乐教育人才必备专业素
期刊
【Abstract】 :Writing a thesis is an academic requirement that almost every student does during their academic career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e ways of academic writing and provides a platform of thin
期刊
近几年来,浙江卷高考语文作文采用论述类文体要求,一篇好的论述类作文,首先进入读者视线的部分,是标题部分。拟标题过程中,需要适当注意感情色彩、态度方向、修辞手法和新颖角度。一旦拟定好的标题就能够激发写作者的奇思妙想,产生巧妙的关联,让人思绪联翩,灵感迭现。比如2016年浙江高考卷中《当“虚拟”照进现实》,就会让考生拥有奇特的联想,并且也激发评卷者的想象。也使阅读评卷者跳处寻常视角去阅读,比如《纸质书
期刊
在《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里有这样描述: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概括要点是高中学生理解作者思想观点的前提,因此概括能力,是作为学生读懂文章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第一能力。提取信息,不仅要能够区分辨别文章的观点内容,而且要学会概括。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平时的阅读训练,而且还在高考等重要检测手段的考试中出现。那么目前高中学生的概括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随着现代文阅读
期刊
传统音乐文化是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人借以确定音乐文化身份的重要基础,而学校音乐教育是现代社会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渠道。自1913年我国颁布第一个《中学校课程标准》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在百余年中进行了多次改革,传统音乐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  上世纪初以来,我国课程相关政策文件名称在“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之间转换。1913年颁布了“课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对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旨在为社会输出更多专业性的人才。特别是对音乐专业的教育工作,教师是否具备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强专业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尤其重要。  【关键词】:专业化背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引言: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培训以及专业
期刊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宅”现象与“宅”文化普遍程度越来越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对大学生“宅”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即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社会环境飞速变化以及大学管理相对宽松等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对策,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宅”现象;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班主任的复合角色性质决定了班主任的双重使命。教书、塑造德行这两个双重使命要求班主任必须要有爱还要有严。  【关键词】:班主任;双重使命  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一个角色是温柔的教书者,一个角色是严厉的德行塑造者。一方面有传道授业的责任,另一方面有育人德行,培养习惯的重担。这就使班主任身上被赋予了双重的使命。  传道授业是作为老师的班主任教书育人的职责体现。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关心自己学
期刊
【摘要】:要培养出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班主任备必具备“三心”,即爱心、耐心、童心,只要做到“三心”合一,工作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耐心;童心  班主任是教师队伍里的排头兵,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的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其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深刻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团结友爱、
期刊
【摘要】:随着“儿童本位”的儿童观的诞生,现代意识下的儿童文学伴随着时代的特征和反思,逐渐影响着文学和小学语文教育。文学性、学业成绩、思想倾向等给小学语文教育带来荆棘重重教师对教材中的儿童文学的轻重难捏,儿童文学很难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清楚地认识发展中的儿童文学,充分利用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将“教育我们的孩子成人”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精神贯彻始终,发展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的语文教育,是成功的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