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中国创意人在巴黎时装季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es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巴黎时装季,有媒体感叹,太多的中国人来看秀了,媒体、明星、达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站在巴黎时装T台上表演的中国人多了,夏姿·陈、MashaMa、梁子、詹文舒、陈伟雄。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闯荡巴黎时装江湖。本刊记者追随中国设计师的足迹来到巴黎,6个人,6篇日记讲述中国人在巴黎的故事。
   3月 1日 星期四 巴黎天气 阴
  在中国的老朋友都来巴黎聚会了
  张纳 他们很久以前就在这里等我
  因为时差,五点就醒了,从酒店的窗子往外看到了对面那栋房子的屋顶,线条笔直,落寞又有些骄傲的杵着。酒店楼下有一家面包店,昨天路过的时候看有很多人在排队,熬到天亮,也跟着排队买了两个牛角面包,脆又香,入口即化,站在街边就吃掉了。
  面包店对面是一家咖啡店,明亮的柜子里摆着刚做好的新鲜三明治、酸奶、果汁,要了一杯加奶的咖啡,坐在椅子上看报纸,报纸上头版头条报道了刚刚结束的Dior的秀,赞美居多。忽见一个童花头的妇女领着小孩走进来,头发黝黑,声音响亮——VOGUE中国版的主编张宇携夫婿幼女也来喝咖啡。预感会遇到更多的北京来的人,真是感谢时装周。咖啡店窗外正对着的就是巴黎最著名的买手店colette,背后是杜乐丽花园——巴黎时装周的主要场地,也因此很多打扮漂亮的潮人蹬着恨天高从窗前匆匆走过。巴黎的人都很好看,也都瘦,这是一个全民节食的国家。
  下午,走路去凯旋门,误打误撞走到了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官邸门前,房子高大挺阔,临近的一条街是一个名品街,在中国最有名的那些奢侈品品牌都坐落在这里,房子是老房子,橱窗美丽得像是一个创意的竞赛,LANVIN的橱窗最迷人,大门的左面是一个模特捧着一束鲜花,鲜花遮住了模特的头,右侧是一个女模,穿同色系的长裙矜持站着,呼应的很美妙,那是巴黎人的幽默。Louis Vuitton的店正在装修,围挡上面的金色圆点是工人用金箔贴上去的,红色圆点是美工用颜料画的——围挡,是在北京最常见的施工工地外遮挡的布。
  29日晚上的China in paris其实就不怎么像在巴黎,仍会见到很多中国的老朋友,在香榭丽舍大街边缘的一栋老房子里面,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品牌还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均匀摆在那里,China in paris能出现在法国巴黎时装周的日程上,也证明巴黎对中国设计师的包容。中国人呼啦呼啦的来了,真是铿锵有力啊,想到设计师梁子之前谈论的WHO’S NEXT头一次参加就签了意大利的合约,又想到之后几天夏姿·陈的秀,王陈彩霞女士很谦逊,也特别真诚,她说我们像他们那样做,迟早要做的和他们一样好。
  像她们那么好,那不是找一个地方,摆一些人台,再给人台穿上衣服那么简单;也不是找一个地方,找一些美人,咔咔走秀那么简单;工艺和理念的追寻对于中国设计师来说或许像天梯一样,就像卢浮宫里面那个静静微笑的蒙娜丽莎,是一个暗喻——我很久很久以前就在这里等你们了!
  


   3月6日 星期二 巴黎天气 晴
  夏姿·陈第八次来到巴黎作秀,王陈彩霞领队给中国品牌树立榜样
  王陈彩霞 我们将来会和他们一样
  这是SHIATZY CHEN的第八次巴黎时装周发布。
  每一次都花很多的钱,但是我觉得这钱花的值得,因为我们每次都有很大的收获。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品牌的成长是需要经历一定的生理过程的,做品牌不是买彩票。去产业发展得最好的地方,那是做一个品牌应该走的一条路。去最严格的市场接受考验,才知道自己要怎样做,才能往更上一层走。
  巴黎能够看到我们的品牌特色,同时也能看到我们的优势和缺点:我们的身世不同,财力也不够,我自己很清楚我们做得不够好,透过别人的眼睛,我们意识到我们需要改进,但是我相信我们将来会和他们一样。
  所谓困难就是在巴黎所有的费用都要比国内贵很多,因为,作为一个外国品牌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当地的化妆师、造型师等等人才,所以花了很多冤枉钱,我们自己的品牌没有像大品牌那样出色,对模特来说也不是首选,选择的时间也不是最好的时间。但是我觉得困难是一定会被突破的,我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了解国际品牌作秀的要领在哪里,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这些年的秀做下来,我们的设计部门和公关部门都有提升。
  作为一个外来品牌,要想发展一定要在巴黎亮相,那是一个自我检视的过程,知道自己距离最好还有多远,在下一次要怎样努力,就像是黄埔军校的历练非常有必要。
  我们用中国特色做中国设计
  我们用的是贵州苗族的图腾,做了一系列印花,用绣花的形式去表现服装——绣花的美丽衣服是每一个女人的梦想,所以我们起名字叫“织梦”。我们希望把苗族的一些技法慢慢由我们开发和继承下来,不要断层,可能品牌以后的视角会向贵州伸展,把苗绣引申起来。
  中国有太多的时尚元素,各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多年来都形成自己固有的服饰风格,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图案和印花,可以说至少在我这一生是用不完的,一直有很多可以发掘的东西。我们要做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但是要发展地来做。我们原来做旗袍,做中式的盘扣和立领,但是流行趋势每一年都不一样,我们不能永远绕着旗袍做。要有新的表达,所以我们不断地在更新图案。
  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向前发展,要深入,必须从文化着手,把传统文化带到国际的T台上去,用国际化的方式去表达。那是我们的一个构想,到底能否开更大的花,需要时间来证明。希望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由我们来开头传播。
  精英都在巴黎
  巴黎这个城市一直以来都是花都,直到现在都是百看不厌,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它治理得那样好,艺术又井然有序,全世界的好东西都在这里。
  巴黎的时尚已经发展了很长很长时间,专业领域的人非常多,也非常成熟。打版、设计、化妆、造型的精英都在巴黎,中国品牌还在学习阶段,中国品牌一定要学习这种个性——有自己的文化品牌特色,学习他们怎样经营到经久不衰,怎样由典故和故事形成历史,那是个积累的过程。我们真的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很多东西是我们一直没有做到的。
  人才正是中国目前最缺少的,现在的中国有大的财团,有财力,但是没有软实力。
  或许很多年之后,在欧洲取经的中国青年,都会回到自己的故土。那时候我们的软实力也够了,中国服装精品业的发展要靠一代人的努力。我一直致力于把西方和东方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那会产生新的力量。其实我们中国有很多不同的文化,但是西方的cutting(剪裁)从上世纪10年代就开始演变发展,这方面的历史他们是比我们强的,所以在cutting方面我一直是用西方的手法。所以每一次的设计都是东西方融汇在一起的。这样才会更国际化,更时尚、现代一些。
   TIPS
   2012年3月6日下午五点三十分, 巴黎塞纳河畔的法国高等美术学院,夏姿·陈SHIATZY CHEN 2012/2013秋冬系列发布。本季夏姿·陈将中国珍贵的文化工艺——苗绣艺术,搬上了巴黎时装周的T台,通过还原濒临消失的苗绣文化,带领观众跨越地域,夏姿·陈2012/2013年秋冬的主题是“织梦”系列,编织着一个让历史记忆还原,也让苗族文化之美重现的锦绣梦想:传统苗绣被形容是苗族人绣给祖先与神灵的献礼,纹饰里没有时空、逻辑概念,没有比例、透视,一切物象及时间都被聚集在一起,图案的正中央是绣品的图腾,而图案周边,是苗族人的宇宙观,人文景象,也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图画。
  


   3月6日 星期二 巴黎天气 晴
   MashaMa 作为独立设计师品牌进入法国时装周日程,第一次在巴黎亮相
   MashaMa 原来大家都一样
  今天,和巴黎惟一中国设计师执掌的品牌CACHAREL的孙大为在一起,听了太多太多心酸与成功的故事,伴着巴黎午夜街边的Cafe,从Galliano聊到MCQueen,从开学第一天被人看不起到囊获所有奖项,从凭小聪明过目不忘的实习生到默默无闻的制版专家,从一只眼睛的教授到“长方形”老师……大家都一样啊。
  那种交流是很复杂的,伴着丝丝酸味的开心,不寂寞了,在巴黎……今天从大为那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说不管他摔倒多少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都要站起来。所以我也决定从现在开始,不会再害怕摔倒。
  刚刚到国外学习的时候,作为外国人,自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满意的作品。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到现在能够完成一个个越来越成熟的系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现在有许多在国际上很成功的华裔设计师,所以国际时装界对中国年轻设计师的友好性是有所提高的。但是要获得认可,对一个设计师能否接受,最后还是要看作品的完成程度。
  “Maybe in China it will be one day recognized as a real couturier”外媒如此评价我们的秀。这是MashaMa在巴黎的首秀。
  我觉得巴黎时装周的体系比较完善,可以提供更好的平台让设计成熟的设计师发展自己的品牌,进而获得更多来自媒体、制造业和商业合作等方面的支持。
  夜莺与玫瑰
  很高兴这一季系列通过巴黎时装工会的认证,作为一个独立设计师进入了巴黎时装周日程表。
  从伦敦转战巴黎,由于是首秀,秀展的所有准备都要从零开始,找新的场地提供商,联系巴黎的模特经纪公司,由于所有关系都要重新建立,所以准备的时候比较困难。这次巴黎秀展是在官方的日程上,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更多的时尚媒体和买手有所交流。
  秀后我休息调整了几天,同时见了一些在巴黎的设计师和媒体,和他们探讨交流一些关于品牌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问题。然后就开始在巴黎为下一季的系列找灵感和面料了。因为坚持参加每年的时装周,基本上每一季系列的准备都很紧凑。
  欧洲的服装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每一个阶段都能承上启下地衔接。中国的服装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无论是面料、加工,还是设计师都在同步发展。中国的产业链仍需要不断完善和磨合各个环节,建立行业规则,为设计师和品牌提供良性的发展环境。
  不同地域的时尚产业,或者说设计产业发展的程度肯定会对设计师有影响。国内设计资源匮乏且形式单一,对设计师的灵感肯定是一个限制。另外中国断层的产业环境对设计师品牌的发展也是硬伤。现在的中国特色更多的是通过一些中国的符号来表现。我觉得中国元素并不应该过分夸张和戏剧化地出现,反而应该运用中国传统的美学、哲学来设计时装。摆脱符号化的中国风。
  新一季的灵感搜寻日
  巴黎除了是艺术之都和文化之都,也是时尚之都。在巴黎有许多时装店、首饰店和香水店令人驻足,巴黎的时尚体现于她的优雅和品位。或许是由于大氛围的熏陶,可以感受到巴黎人随性自然的时尚感。
  巴黎的时尚产业,或者说是整个欧洲的时尚产业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从学校到一些赞助资金的链条是非常完整的,之后产业的嫁接与合作也没有断层,如果设计和产品能走得更远,再之后的品牌的生成和整个工会的系统都比较完善。惟一比较弱的是商业生产,因为它们本身也不属于生产国。
  寻找每一季灵感的时候,会看不同的书籍,或是在一个城市随便逛逛。巴黎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除了大家熟知的历史建筑,如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连寻常的建筑和设施都会通过花纹、雕塑带给你艺术感。得益于巴黎政府保护老建筑的怀旧情结,走在巴黎街头,可能不经意地一瞥就会带来灵感,比如SS12系列的灵感就来源于凡尔赛宫修葺中的白色大门。
   TIPS
   MashaMa这一季灵感来源是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讲述了为了成全青年的爱情,夜莺通过牺牲自己来获取玫瑰的故事。有灵感来源于玫瑰的一些细节,比如分层的花饰,配合毛草衣领的运用,体现一种夜莺与玫瑰的合体。也有灵感来源于玫瑰花下的石子路,比如风衣上镶嵌的珠饰。设计上的风格更女性,内容更优雅。继续了以前的、原始的一些对女性的现代女性主义剪裁。
  


   1月23日 星期四 巴黎天气 晴
  梁子受到WHO’S NEXT的官方邀请,进入法国最好的时尚展会
  梁子 他们看我像发现了新大陆
  今天是中国的除夕,我们来巴黎三天了,今天展位上来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士,她一眼就能看出我的设计要表现的内涵,她说梁子是展馆里面最好的品牌。
  我来巴黎之前很多人跟我们传授经验:不要强调自己中国品牌的身份,那样会有外国品牌提防我们的。
  事实不是这样,我倒觉得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中国”,才得到了尊重。在WHO’S NEXT我们完全是新面孔,又是一个中国品牌。我骨子里面不喜欢买流行的东西,特别流行我会逆反。我们的东西其实是有一些反潮流的,基本上跟国际的潮流没有什么关系,材料是中国的莨绸,设计上也和别人不同。
  我觉得中国设计师品牌近几年发展得很快,中国老百姓们也都渐渐认可了。其实大家都很清醒,东西做的好不好别人都知道。但是业界和更高层面的机构,商场对中国自己品牌的定位不见得很客观,所以导致大部分消费者还是停留在追风阶段。
  很多中国品牌的风格跟国际潮流很接近,我自己觉得潮流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表达手法去展示的,我还是觉得一味地追求潮流就不存在自己的品牌价值了。
  就像当年我刚开始做莨绸的时候,很多人觉得我很傻,但那就是我最喜欢的面料,我就要做下去。
  巴黎也给了我同样的启示:坚持自己的品牌个性才会被更多的人知道。
   WHO’S NEXT,我们到了
  这是特别意外的经历,2011年11月份我收到邮件,邀请我们去参加WHO’S NEXT展览,它是2012年法国最大的高级成衣展。
  今年WHO’S NEXT给我们的评价是:了解到我们是一个很特别的品牌,所以甄选我们加入。都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很想去,但是没有那么坚定,因为那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并不知道怎样和法国市场交流,我们做了很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去法国,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私心,顺便可以看在巴黎读书的女儿。
  我们的服装有7套进入现场时装秀,1套进入静态展,组委会把梁子品牌列为绿色品牌。我开始的计划是每天过去点卯,安排下工作,就上街去玩了。结果完全不是这样,来的人太多了,很多人特别喜欢和设计师交流。所以,后来我变得不忍心离开那个展位了,来的人大部分是法国人,也有俄罗斯、以色列等等,他们都不吝赞美,说我们的品牌是整个展位上最棒的。
  来的中国人看到我们又惊讶又兴奋——终于在WHO’S NEXT看到中国品牌了!
  参展的企业一般是来WHO’S NEXT很多次才能接到订单,而我们第一次参加WHO’S NEXT就拿到意大利的订单,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梁子在巴黎肯定会有市场的
  巴黎的时尚产业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如前几年好了。但是特别有名的奢侈品品牌还是不错的,全世界的有钱人都涌到巴黎春天、老佛爷买奢侈品。市场也还是有的——尤其是高档的艺术领域的市场。要想跻身于巴黎的时尚产业,就要进很特别的区域,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巴黎还是那么迷人,它的美是全方位的艺术的,从建筑到日常的穿着无不透露出巴黎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里永远不会让人觉得视觉疲劳和乏味。巴黎有世界上最好的手工制作作坊,从爷爷到孙子,一代一代传下来,人们一直埋头在做自己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坚持,不像中国人,觉得什么东西生意好就全国人都做。
  在巴黎赚钱不容易,甚至没有中国好赚钱,大部分巴黎设计师都看好中国市场,很多巴黎当地设计师向我们打听有没有来中国的机会。
  巴黎人识货,很多人能一眼看出我们的东西要表达的内涵。WHO’S NEXT对我们来说是第一次,我自己觉得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来到巴黎,完全是秉持着积累经验的心态。我看到很多品牌的问题,比如我们后期的跟进和推广都离国际水平很远。
  不过我们也不着急,这是需要一步一步推进的,梁子不是一般的大众消费品,需要时间,像酿酒一样一点一点酝酿。
   TIPS
  著名时装设计师梁子受邀参加了2012年1月21日至24日在巴黎举行的WHO’S NEXT时尚成衣展。由梁子担任设计总监的TANGY collection作为国内惟一受邀的女装品牌,赢得了展会主办方的青睐,将其列入了PRIVATE展区中的CREATIVE(创意)单元。为期四天的展会反响热烈,不仅接到国际买手的订单,来自法、英、美、意、俄等高级时装店及顶级百货商场(如巴黎老佛爷百货、巴黎春天百货等)纷纷传达了合作意向,巴黎最有名且最有权威的时装学院IFM的教授及EMBA学生对该品牌更是喜爱有加。
  


   3月 4日 星期日 巴黎天气 晴
  应China in Paris邀请陈伟雄携带品牌柏堡龙来到巴黎,并和优秀设计师签约
  陈伟雄 换一个时间维度
  我刚下飞机的时候有点懵,因为这是第一次来到巴黎,我觉得巴黎很美,只是我的中国胃有些受不了,我是潮州人,我想念潮汕美食。好在在酒店旁边我发现了一家中餐厅,我要靠牛肉面来大快朵颐了。
  这次来巴黎我没有带我自己的品牌柏堡龙的产品来,而是代表柏堡龙签约了一个新锐设计师。
  品牌建立的初级阶段,其实是一个招贤纳士的阶段,我愿意和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才合作,我相信软实力创造的价值。柏堡龙是中国本土的品牌,我们却做全世界最时髦的东西,这要归功于这么多年我们不断的学习。服装文化方面我们是有断层,这些要远远落后于巴黎或者其他时装产业发达的国家,但是在工艺上的追赶是很快的。
  巴黎对我来说是一个汲取养分的地方,换个国家,换个时间维度,换一种生活态度也别有风味。
  我理解的那个旧巴黎
  我一直在调侃巴黎的地铁,说一百多年前的巴黎,拥有了全世界首条地铁,由于法国人头脑太过发达,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时尚之都巴黎拥有了全世界最烂的地铁——坐地铁和坐拖拉机一样,声音又开始复古了。
  后来有人跟我说,巴黎地铁是一个古旧的巴黎风水图,纵横交错的,其实在诉说很多历史的源远流长。
  我住在巴黎春天附近,每天跟我太太去老佛爷、巴黎春天逛,商场建在这么漂亮的老房子里面,这让我非常惊讶。我喜欢老佛爷的穹顶,它和那些好看的衣服一起相得益彰。
  歌剧院就在老佛爷的旁边,歌剧院顶上的金色天使,我总觉着它们要马上飞走似的,在阳光下它们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那些都是巧夺天工的设计。
  逛累了,我常常会和太太在歌剧院旁边的餐厅吃饭,在那里我们吃到了最好吃的海鲜拼盘,喝到了最醇厚的白葡萄酒,那是我们随便走进去的一家餐厅,里面摆着巨大的花束,美丽的吊灯,能看到街景的漂亮窗户,还有独自一人吃生蚝喝白葡萄酒的法国老妪,他们生活太慢了,太会享受了。
  我这样理解法国设计和中国设计
  我觉得巴黎设计师从细节文化和品位、设计等等各个方面都做的很好,从意识上的高度到人性化的程度都恰到好处,我欣赏他们对分寸的把握,不多不少,适度!
  我觉得做设计的时候,分寸是非常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才能做到不偏不倚的。在设计的合理性上我们中国的设计师容易走极端,做东西过分追求设计性和艺术性,有时候是强加的概念,所以设计往往是生硬的。没有自然流露的感觉,不会顺势。
  其实我们的工艺不会比外国人差,工艺上可以比外国做的更精致更好,但是尺度的把握是最困难的,这要取决于对文化的理解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度。
  在china in paris上我看到了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品牌,也很欣喜能有这么多人来到巴黎,走出来开阔眼界是一件好事情。柏堡龙虽然是做最西洋化的POLO衫设计,但是我们都有中国心,也真心希望中国文化更多输出到国外,那代表着中国设计行业的风貌。
  我觉得时装周期间的巴黎简直是风声水起,全世界服装行业的精英都聚集到这里了,我很羡慕这样先进的服装行业,真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这样,作为服装企业我还是会继续支持中国本土设计师和中国本土设计力量。
   TIPS
  柏堡龙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服装创意设计为依托,并为客户提供“面料研发、打样、组织生产、质量控制”一站式服务的纵向一体化设计类公司。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设计团队近二百人,拥有自己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联合中央美术学院、香港设计院、上海服装设计院、纽约帕森斯设计院等国内外知名学府,挖掘行业潜质新锐。
  


   3月 2日 星期五 巴黎天气 晴
  詹文舒作品在China in Paris亮相,第一次进入巴黎时装周日程
  詹文舒 设计师不努力会和这个世界脱节
  今天去朝拜了Colette,它在巴黎的卢浮宫大街附近,邻近杜乐丽花园。店的Logo是两个蓝色的圆点。
  前一天,店里的工人给店换了装潢,我从街上走过的时候,看着他们在玻璃上粘贴彩色的图案,这是一个好兆头,或许又有新品要上市了。
  这家三层楼商店的特点是折中派的、有选择性的。一楼——摆满了各种电子产品、新奇玩意和金属饰品,这些商品当然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宝贝,它们并不形成任何一种风格,也没有暗示任何个人偏好,反而更像是店主每次心血来潮时搜来的东西。很多设计师都以进入到这家商店为荣,因为那是好品位的证明,在这里人们看到的只有进步和超前。
  巴黎真是一个好地方,Colette距离卢浮宫那么近,一个朝向未来,一个回望过去。我在卢浮宫拍摄了很多我爱的作品的照片,把耳闻目睹的一切都看成以后创作的素材。
  和中国本土设计师作比较,巴黎是很让人汗颜的,他们的设计师品牌普遍工艺好,价格低。
  不过差距更让我振奋——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China in paris
  来巴黎的头两天的行程安排比较轻松,第一天下午在China in Paris(法新)的会场布置了我的最新作品,晚上出席该酒会活动,并有幸同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进行交流。
  第二天早上去Avenue President Wilson的街市买了些法国食材,然后去Alain Ducasse 的 Le Jules Verne 享用午餐,并拍了些巴黎铁塔及周围街区的黑白摄影。
  随后五天就是走访各服饰展示会,还有法新安排的Showroom, 获益良多。我参观了大部分的时装商业展会和几家陈列室,这里集合了许多设计师和品牌,他们正在接受2012/13秋冬的订单。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去了一个展会给朋友帮忙,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下订单的买家都来自日本和中东,欧洲的订单量比往年大为减少。
  詹文舒设计
  我出生于香港,年幼去了美国,大学修读了土木工程系学士及建筑系硕士学位,之后不顾家里反对毅然选择了童年理想,成为了一名时装设计师。2004年因一次旅游行程深深体会了中国未来的无限潜质而决定移居上海,并于2005年成立自己的服装品牌。
  从建筑转行服装设计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欧美许多成功的服装设计师也曾接受过建筑设计教育,如已过世的Gianfranco Ferre。在国外,建筑专业是一个比较苛刻和全面的技术行业,需兼顾设计、美术、历史、制图、材料、施工、规范、法律、管理和商务等等范畴。正因我未受过服装设计教育,我的设计或思维方式和正统学习服装的设计师有些不同,为弥补这方面的欠缺,我在Bunka和东华大学分别学习了立体剪裁和基本平面制版。
  我因兴趣和理想而投入服装设计领域,经过好几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裁剪构造及外形轮廓。
  我们在沙龙上展示的2012/13 秋冬系列的启发来自上海传统裁缝工艺及三十年代洋服造型。其朴素的色彩和面料质感则借鉴于解放前的西方建筑物。位于腰围下方的突出轮廓为本系列的标志性特征,造型虽有稍许怪异,但却拥有难以言喻的迷人之处。腰部轻微的隆起部位巧妙地衬托出纤细修长的身段,营造了幻觉般的完美女性身材。
  每个设计师的经历、作品,或巿场定位目标都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如果没有具备完好的设计、经营、生产和推广企划,设计师的路会很艰辛。因为一般的中国零售业市场和消费者对本土设计师品牌不理解,较偏向于购买国际名牌服饰。
  作品实力固然重要,但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和不同的市场运作规则可能会造成困难,减少了合作的渠道和机会。中国特色和元素不容易把握,如果时尚和中国元素取不到一个平衡,设计就很可能变成民族服装,缺乏时尚感和商业价值。
  巴黎我爱你
  第一次去巴黎是15年前。15年过去了,整个城市的外观、气氛,没感觉有多大的改变。城市里到处都是品牌商店和设计师集成店,来自世界各地的七千多个服饰品牌在这里寻求一席之地。和伦敦相比,巴黎民众的衣着打扮相对比较保守,但又不至于像米兰那么传统。
  近半年来我已经去了三趟巴黎,最深的感受是法国人比十几年前亲切了很多,也更愿意用英语沟通交流。当然,我也很喜爱法国美食!
  老实说,我不理解什么为灵感。对我而言“启发”这个词汇可能更为贴切。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微妙变化及细节,会产生一些观点和想法,有时候我会用摄影把感觉记录下来。所以去旅行对我的创作很重要,因为新的环境、事物和经验常常带给我不同的启发,这对我的设计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TIPS
  设计师詹文舒此行去巴黎是受China in paris的邀请,在沙龙中展示了她最新设计的作品。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为了工作来巴黎,之前的几年,她纯粹以“观察市场”为由,周游了巴黎、米兰、伦敦,调查当地设计师品牌的定位价格和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近日,珠江江畔璀璨迷人,广州大剧院阵阵乐韵传来,犹如珠江口岸上的一颗明珠,格外夺目。大剧院内光彩熠熠,夺人眼球,中国高端男装品牌金利来盛大发布金利来金标2012秋冬系列。  发布会力邀了影视红星孙楠、古巨基、郑伊健、海鸣威倾情助阵,与在场400多位中外名流嘉宾,以及来自全国的60多位大型商业集团、商场、购物中心的董事长及总经理,共同见证了金利来金标发布会的优雅风采。朦胧而梦幻的雾墙映衬着金沙质感的
期刊
作为Clarks全球的创意设计总监,Paolo Gabrielli先生亲临现场,近距离为大家阐释“缔造英伦典范”的内涵。从上世纪50年代顺应战后心理创作出世界上第一双真正意义上的休闲鞋——沙漠靴(Desert Boot),60年代成为摇滚朋克风的前卫代表,到70年代再次引领中性时尚,朋克主义席卷全球……在过去60年时尚轮回之间,Clarks不断引领英伦潮流。作为Clarks设计团队的新掌门人,Pa
期刊
四月是春夏交替的时节,退去冬日的炎寒与暖气房里的干燥,春凉和空气的干燥又向皮肤袭来,外部环境的变化让皮肤在换季的凉风中干燥起来,也或者忽然变得外油内干。这些都是换季时皮肤遇到的正常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质疑,人是生活在自然界里的生灵之一,必然要接受自然界的影响,我们只需要在保养品的搭配上做些适当调整就可以了。通常一般人都会觉得夏日才需要控油,其实不是这样,关于控油,春夏交替的季节
期刊
随着近期电影《晚秋》海报的曝光,海报上汤唯身着的那件驼色经典双排扣风衣似乎抢先电影一步抢占了众美女的眼球。风衣作为女人衣橱里最重要的单品之一,绝对是春季和秋季的必备之物。它不仅是《晚秋》中拥有百分之百出镜率的热门单品,更是这个暖春你不可不占有的迷人佳物!  说到风衣,在风衣世家中独占鳌头的Burberry经典款战壕风衣当然是你一生中一定要必备的一件单品!而除此之外呢,军绿色的中性款风衣、黑色的休闲
期刊
美联储3月13日宣布了银行压力测试的结果:美国19家参加测试的银行,有15家银行合格通过。银行股闻讯上扬:摩根大通的股价上涨7%,美国银行和高盛银行的股票分别上涨6%。就在华尔街的众多银行家们喜上眉梢之时,一枚威力不小的臭弹从高盛内部炸开了——高盛的董事总经理兼欧洲、中东和非洲区衍生品业务经理格雷格·史密斯因为高盛游戏客户而愤然辞职,并且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大爆内幕,公开谴责高盛,称今日的高盛
期刊
广告的植入有时候会让观众感觉良好,能看到一个品牌的文化,或者是搞笑、让人难忘的台词;而有时却让观众觉得自己花钱上电影院看的是拙劣的广告。其实广告植入也不是一件彻彻底底的坏事,关键在于广告植入的方式新不新颖,能否被观众们接受。  《嫁个一百分男人》讲述了一个白领级别的“剩女” (梁咏琪饰演),最终邂逅“白马王子” (郑中基饰演),收获真爱的故事。一个小白领,朝九晚五,上班下班坐公交,什么最宝贵?当然
期刊
公交车上、地铁上、火车上都能看到人们焦急地用手机查看电子邮件和短信;即使是在周末的晚上,时不时查看手机的冲动也无法抑制;还有不少人要把手机放在枕边入睡。智能手机似乎成了人们最亲密的伴侣。不过研究人员发现,推行手机“禁令”,一周有一个晚上不查看你的黑莓、iPhone或者其他智能手机,就能改善人们的情绪,让人们更加快乐,并且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现。这项长达3年的研究由哈佛商学院发起,大约1400名来自波
期刊
《The Woman Dress》是第三个 Miu Miu 系列短片,这些短片均由独具创意的女性导演Giada Colagrande执导,旨在探索女性对 Miu Miu 的钟爱情结。  此短片由意大利女演员 Maya Sansa 担纲主演,缠绵悱恻的背景音乐则由流行电子舞曲三人乐团——Au Revoir Simone专为本片创作。继由 Zoe Cassavetes 执导的充满华丽魅惑氛围的梦幻故事
期刊
如同之前MINI COUNTRYMAN所宣扬的“开溜”一样,“冒险”成为MINI跑车的精神所在。对于MINI来说,冒险是一种创新,创出了一种经典,创出了一片市场。  “有一种生存叫冒险!”这是MINI跑车打出的响亮口号。上市会上幽幽火把照亮的通道、“MINI全球大冒险”照片墙上记录的MINI COUPE探寻传说中的51区和外星人的惊心动魄,或是来自神秘而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区域的一个个被烟火晕黑的牛头
期刊
悠久卓越的历程  沛纳海悠久的传统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1860年,商人、工艺师兼发明家乔凡尼·沛纳海(Giovanni Panerai)在佛罗伦萨城中开设了首家制表工坊,这家钟表店最初位于感恩桥(Ponte alle Grazie),名为“Orologeria Svizzera”(瑞士钟表店),其后搬迁至圣乔凡尼广场(Piazza San Giovanni)的圣芝奥凡尼(Palaz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