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l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在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图书馆界热议“图书馆服务”,虽是老问题但也是常谈不旧的新问题。高校图书馆已进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期,信息爆炸式增长和用户日趋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使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由理论设想成为现实可能。
  
  一、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
  顾名思义,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相对群体服务而言的。简单地讲,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主动提供给用户。它既是一种个性服务,又是一种信息服务。首先,它是能满足用户的个体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或通过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主动地组织信息资源,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其次,个性化信息服务又是一种培养个性,引导需求的服务。它的根本就是尊重用户,研究用户的行为、习惯,为用户选择更贴切的信息资源,提供有特色的服务。再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是展现信息服务业个性的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只有充分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才能吸引用户,并有效地为用户服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个性化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障碍已从距离上的障碍转变为选择上的障碍。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找准自己所需的信息往往是困难的。用户如何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这种日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决定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向。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大多针对群体用户,“我提供什么,用户接受什么”,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则变为“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作为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面对信息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用户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只有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观念,尊重用户,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才有近一步发展的空间。
  2.科研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日益个性化
  高校中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呈以下特点,一是专业性较强,二是学科相关专业交叉性较强,三是多样性、前沿性。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他们往往既要进行文献资源的调查,收集相关的科研信息,又要了解研究课题的发展状况,随时掌握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学术动态。在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希望图书馆能方便快捷地提供相关文献信息。这种日益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传统图书馆的服务难以实现。高校图书馆就必须适应这种客观存在的需求,在传统图书馆定题服务、重点读者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为科研人员及时主动地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相关文献信息,实现一站式个性化服务。
  3.个性化信息服务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体。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多样、阅读兴趣广泛,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展示自我才华、实现自我价值是他们的理想和追求目标。图书馆对于他们来说,如同知识的海洋,他们渴望从图书馆获得及时准确的专业知识,以充实自己。但由于他们的阅历和社会经验有限,在索取信息的过程中有的表现为盲目、随机,有的表现为专一。对于前者,图书馆应正确引导他们的阅读方向,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对后者,则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创新他们的思维。图书馆还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及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营造符合学生需求的良好的信息环境,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拓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已成为可能
  首先,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覆盖面广,仅中国互联网就有多个中文期刊、图书数据库、众多索引数据库,且有加速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在网上落户。其次网络功能强大,任何人所需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并通过网络传递。再次,高校图书馆具有很强的服务优势。多年来,图书馆培养了一支具有敬业精神的信息服务专业队伍,而且又有自己稳定服务群体,人们的创新活动需要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个性化服务。上述优势为图书馆拓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三、实现个性化服务的途径和措施
  1.建立个性服务机制
  传统图书馆信息资源单一有限,服务手段和技术相对落后,信息开发多为学科专题方面,用户的信息需求大多数是解决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问题。而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服务是深层次服务,是在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基础上的信息服务。用户不只是需要图书馆提供某一方面的资料信息,而是用户个性需求的具体资料信息,信息来源也不只限于图书馆自己拥有,往往要在各种交互出现的信息网中搜集。如果让用户从日益增多的海量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有用的信息已越来越困难。这就需要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根据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加工后提供给用户,这也要求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包括服务意识、信息意识、学科知识、网络技术、外语水平以及信息研究和归纳分析等素质和能力。而传统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无论在服务的深度、广度和信息传递交互功能方面都无法相比的,因此,建立个性化服务机制已成必然。
  2.个性化资源建设
  个性化资源建设是个性化服务的基础,它是基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服务系统。它可以根据读者访问资料的历史记录进行自动分析,以识别、确定读者的信念(belief)、目标(goal)和计划(plan)。它还可以自动地定义数据以满足系统需求,识别当前读者,加载当前读者的用户模型,以及在读者与系统交互的基础上更新其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提取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根据每个读者的信息需求建立一个信息筛,通过筛选将符合需求的信息推荐给有关用户。
  3. 网络环境下的定题检索服务
  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承担着较重的科研任务,学校每年的科研立项都以不同形式反馈到图书馆,从科研立项到成果评审,图书馆始终担任跟踪服务角色,发挥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对一般课题研究者来说,他们虽然具有专业优势,而对科研过程中所需信息的检索往往不如图书馆专业人员得心应手,需要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帮助。图书馆应主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对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形成特定的专题信息产品,利用网络传输给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及时的定题信息服务。
  4.信息检索帮助服务
  在网络环境下,用户无论是查找馆藏文献还是网上远程的文献数据库都有一定难度。究其原因,一是信息资源庞杂无序,二是用户大多不太了解信息的检索技术,不懂检索方法,网上信息如何查找,哪些网站有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戶知之甚少。据此,图书馆要针对用户的检索课题和用户使用网络的特点,给予帮助和指导,告诉用户如何使用网上信息,如何查找网上信息,在检索过程中如何使用网上资源,如何查找网上信息,在检索过程中如何运用检索策略,修改检索提问等,让用户比较容易地进入并搜索数据库中自己需要的资料,为用户提供一个容易查找的起始点。
  5.信息推送服务
  信息推送服务是在定题服务的基础上运用推送技术(push Technology)开展的一项新型服务方式,是一种按用户指定时间或要求把用户需要的信息通过Internet主动传递给用户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按照当前信息推送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它包括由智能软件完成的全自动信息推送服务和由人工借助E-mail进行的信息推送服务两大类。一般先由用户向系统输入自己的信息需求,然后由系统或人工在网上进行针对性搜索,最后通过邮件、“频道”报道、预留网页等多种途径定期将有关信息送到用户的电脑中。
  6.加强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
  随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拓展和服务环境的改善,图书馆的用户明显增多,面对千差万别的用户如何有效实现用户的个性化服务,第一位的工作是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和研究不同用户的研究方向和信息需求。而后,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加大信息工作力度,进行高效率的集成化信息的搜集、过滤,根据用户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明确服务方式,采用多种信息传递手段和传递方法,为用户提供充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网络环境下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用户获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信息服务的被动局面。(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
  
  [1] 温万虎,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模式和创新策略[j],图书馆论坛, 2005,(4)。
  [2] 王富民,新时期图书馆信息个性化服务初探 [j],图书馆论坛,2003, [5]。
  [3] 陈海英, 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j] ,图书馆建设, 2002 ,[4]。
其他文献
任何药物都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更不是“舍他其谁”的最佳健康保障。真正能够忠诚而又可靠地帮助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免疫系统。    药物不是万能的  药物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任何疾病来说,药物都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发生后的一个治疗手段。在大多数情况下,“药到病除”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疾病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致病源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一个不
俗话说,吃在广州。粤菜在民国初年达到一个鼎盛期。当时最负盛名的有两个代表性的家族,一个是谭家菜,一个是太史菜。这两个家族都诞生于广东南海。谭家菜北迁之后,已经融合各菜系而成为顶级官府菜,只有太史菜恪守粤菜特点并发扬光大,成为羊城食坛第一家,太史菜由南海绅士江太史公创出,他是民国初年羊城食坛的首席美食家。  一百年前,江太史公曾倾力打造一个美食王国,把食事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在他身上,我发现了广州
美国的天赋教育主张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孩子的才能自然流露,自长自成,而不是中国那种加压负重式的开发智力的教育。它的宗旨是:每一个孩子都应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能力的教育,就像为伤残儿童提供特殊教育一样,那些具有天赋才能的孩子也应该得到适合于他们能力的特殊教育,以便满足他们的智力发展需要。  在美国学校里,IQ崇拜还是颇有些市场的。美国的公立中小学大多都设有独立于其他课程的天赋教育体系。  所谓的天赋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职场如何立志、处事、拼搏的图书成了出版的热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压力的普遍加大,关于职场励志的图书不但没有降温,反倒有升温之势,《杜拉拉升职记》等职场小说受到读者青睐,连续数月位列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就很说明问题。
我国出版行业经过了多年的规范与发展,总体形势良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繁荣和兴旺的同时,有一些现象不容乐观,引起了行业内外的一致关注。其中图书出版的高库存现象是出版业能否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图书出版的高库存现象主要指随着每年出版品种和数量的增多,出版社的退货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退货的增加使库存量急剧上升,库存量剧增的压力使出版社对大量滞销、积压图书进行打折销售,利润空间进一
《企业家赵本山》  张震阳 宋守山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9.10  定价:28.00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一个“CEO文化”,通俗来讲就是“老板文化”。一个企业,老板的习性是什么样的,员工们的习性就会是什么样的,老板的风格是什么样的,这家公司的形象就是什么样的,当然也有不合流的,那结果自然是迟早打包走人。这种“企业文化”不独是中国的特点,也是几乎整个亚洲企业共
读书能顶饭吃吗?  能。用草根类语言说,读书,是人们的另一碗饭。有道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这碗饭如果吃好了,是什么滋味?走在绍兴老街的摊肆前,处处皆售一尺折扇,上写:“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不管这是否是正解或曲解了“三味书屋”的本意,轻摇此扇,就着满街炸臭干子和绍兴黄酒的味道,便“扇”出了这座会稽古城独有的市井风情。  作为耕读国度里的子民,读书就是生活
蔡明给到我这本《蔡明:7姿16式》时,我说:你终于写书了啊!  这个光头男人,一口京腔,浑身大牌,PARTY秀场红人,全球各种艺术展、设计周、狂欢节常客。永远处在时尚浪尖,却自有一套理论,声言最惧怕时尚,视之如战争、革命一般的破坏机器。如此一个好玩儿的男人,不把自己的见闻与胡闹写出以飨众人,实在算种浪费。  身为家居业龙头,科宝博洛尼老板的蔡明,第一本书没讲发家史,也不说赚钱经,兴致盎然地聊的,是
每当踏进书店,或者徜徉书市时,总会油然想到一个比喻:书海。书海,这是思想的海,知识的海,感情的海。这里,波翻浪叠,浩瀚无涯,天水一色,气象万千,充满着力度和美感。“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该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景象。本书便是从书海采撷来的一束浪花。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一句话:书,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读者的精神需求、审美取向、阅读习惯,引导着作者的写作。而在读者中,理所当然包含
百余年前梁启超就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承载着祖国与家庭的希望与梦想,而在其成长道路中少儿类图书更是被赋予了“成长导师”的角色。我国超过三亿的少年儿童这一庞大的人口基础、小读者对知识的渴求、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和引导都为少儿类图书市场的长期良好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读者刚性需求和出版机构深耕细作的共同促进下,少儿类图书市场增长态势明显,成为拉动整体市场上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