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创设有利的实验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需要做好探究过程的调控和管理以确保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实验探究的课外拓展以延续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我市教师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教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不甚满意。本文主要从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过程的管控、结果的汇报与交流以及探究的课外拓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生物教師的实验探究教学提供借鉴。
  1创设有利的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热情
  1.1充分发掘或创造探究活动的课前“潜境”
  所谓课前“潜境”是指学生在课前尚未接触探究问题之前,在教师有目的地策划或发掘的探究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来说,可以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教师需要精心地去发掘和创造。例如:在探究活动材料准备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材料的准备,包括实验准备、动植物的养殖、自制的教具或器材、标本的制作、各种资料的收集等等;还可根据不同探究活动的需要,利用身边和周边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简单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还未探究之前就已经致身于探究情境之中。
  1.2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
  教师或学生在课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和信息是很多的、杂乱的,需要整理和筛选出对相关探究内容有丰富内在联系的材料,即有结构的材料。例如选择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生熟悉的或易接受的、在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材料,通过这些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的结构性材料,采取实验演示、多媒体技术、趣味实例、知识复习等手段以及采用猜想、类比、矛盾、故事、游戏等方法,唤起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情。教师除了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技巧,并对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重视及激励,促使学生“可问—敢问—会问—善问—常问”,逐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做好探究过程的调控和管理,确保实验探究的顺利进
  2.1把握好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做好教学目标的控制
  一节课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要始终围绕着探究活动的目标来进行,无关的枝节不做无谓的纠缠,注意把握好探究的广度和深度。例如:“观察植物细胞”一课中,在学生做好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我看到细胞了”的兴奋状态下,不作深入的观察;二是学生在刚观察到细胞后,又匆忙换了另一种观察材料如黄瓜、西红柿等。在这些情况下,教师就要让学生冷静下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观察——“观察到的细胞是什么形状的?细胞有什么结构?细胞各结构的颜色深浅相同吗?”,以达成“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教学目标。
  2.2灵活合理地组建合作小组,促进有效合作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之前,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但是教师还应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采取灵活的小组组建方式。
  2.3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协助教师控制好探究活动的课堂纪律
  教师可以运用学生骨干,发挥学生管理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保护好学生探究热情的基础上,对于某些学生可能干扰到探究活动正常进行的不良行为要给予及时地纠正,使探究活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例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实验中,酒精灯、石棉网、酒精、碘液等都是学生觉得新奇而又喜欢玩弄的物品,既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又会影响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小组的情况,这时候,各小组的学生骨干如能及时控制,对探究实验顺利进行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做好实验探究的课外拓展,延续学生的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1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内资源,促进探究活动的课外延伸和拓展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室、生物园等现有的校内硬件资源,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自主而有序地进行各项实验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开发探究活动的校内软件资源,如生物科技小论文评选与展览、生物科技制作比赛评选与展览、生物摄影比赛、生物科学幻想征文比赛、生物小报设计、科普剧表演、广播站开设科技频道、科普剧表演、开展与生物有关的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充分展示课内外探究的成果,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华得到施展。
  3.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所在地区的森林、养殖场、花圃、农田、河流、工厂、菜市场等,让学生对当地的生物类群分布、城市绿化、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可以通过学校协助,邀请卫生、环保、园艺、医院等单位或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到学校开设有关生物科学方面的讲座,对学生进行一些技能培训;还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拓宽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普琼达瓦.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2]徐玲珠.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3]黄芳.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成才之路,2010(07).
  [4]晏会民.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J].学苑教育,2015,09.
其他文献
“渍害”是大麦生产的一大障碍。通过土壤开深沟能较明显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强大麦根系活力,达到增产。 “Stain damage” is a big obstacle to the production
摘 要:新时代企业产业链的升级引发的中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育人观;精品观;师徒观;再教育观  党的十九大以来,企业的产业链在不断升级,创造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成了产品的基本要求!中职教育怎样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呢?笔者就此问题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四项机制!  一、在思想认识上坚持一个学生也不能掉队的育人观  生源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中等职业教育传统的生源地是初三后学生,经过
泛素(ubiquitin)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蛋白。它通过对靶标蛋白进行泛素化修饰,在26S蛋白酶体的作用下将靶标蛋白降解,或通过与包含各种泛素结合结构域(ubiquitin binding domain)的蛋白的互作调节蛋白的细胞定位、活性以及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参与各种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泛素延伸蛋白(ubiquitin extension protein,UEP
摘 要:高中语文是应试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同时它也是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任务最为繁重的一环。它肩负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的重任。课后作业是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针对学生这一个体提出的相关任务安排。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后作业;高中教育  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最终目的无非二者,其一是为了应对应试教育的最终检测;其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实际语言能力。但是在高中如此紧凑的学习安排中,语文课程的安排也只
摘 要:在新课改的学习中,高中语文的作文仍是语文学科的重点考试试题之一。因为,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可以大致看到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所以高考语文作文的分数也一直以来都是只增不减。本文就针对提高高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应对策略做简单的分析,在分析之后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教学建议  对于处在学习压力下的高中学生来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考试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减轻
航道水位直接影响通航安全和航道利用率,采用潮汐遥测方法获得实时水位对超长航道意义重大.长航道水位监测需解决远距离、长时间、多站点的同步测量问题.传统VHF数据链的信道
1.问题的提出随着种子包衣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种衣剂的研究和生产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当前,从种衣剂的生产应用形势看,大多数种衣剂型对旱作物种子包衣比较适用,而对
目的:调查研究在本院就医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和压力现状,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就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30例.采用DASS 42量
在我县海拔600~800米的中山带。经1991~1994年四年试研,逐步完善了魔芋间作玉米双丰收技术模式栽培,亩产达到商品魔芋3574公斤、玉米476.3公斤。(一)选用良种,合理种植魔芋选用本地种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两大重点考查模块,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模块,在教学方面,关于这两大模块,我们应该进行教学策略的探讨,促進学生这两大知识技能。  关键词:阅读;写作;模块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反映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直接体现,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都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教师的教学如果仅仅只是按照传统的知识灌输的方法来进行,就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