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x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
  [关键词]和谐民主;激发;自我评价;分层
  
  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应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要想方设法地使求知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1 创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对教师只有服从,教师所传授的一切,学生必须接受。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听讲状态,被动地在教师事先没定的教学模式中转圈,而教师则处于主宰的地位。在这种缺乏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的教学也缺乏主动性,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接受“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知识的传授者”的观点,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落到实处。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由于初中学生既有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好奇的特点,也有渴望走向成熟的特征,因此要善于抓住积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喜悦、学习的需要得以实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一旦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服。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感受到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不断提高,主体意识会不断增强。
  
  2 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进行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只有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有了学习数学的意识和愿望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最近所掌握的知识和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情景,使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差距,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在设置问题情景时,要注意“度”的问题。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形成认知上的冲突,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大大,就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因此,要恰到好处地设置问题情景,设置的问题应既是学生可接受的,也应具有一定的障碍性、探究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排除障碍。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的情景可以这样设计:有一个小朋友欲把三根小木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可怎么也搭不成,他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由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可先让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根小棒(长度分别为13cm、9cm、6cm),启发学生:“能做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把最短的边剪去2cm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教师再继续提出三个问题:①你做成的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各是多少?②最短边剪去一小段后,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若能连结是否组成了三角形?③最短边再剪去一小段,是否能“首尾顺次连结”?学生通过实验后均能正确回答。教师再次设问:是否具有任何长度的三条线段都能“首尾顺次连结”构成三角形?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集中到新课的探索上。当学生掌握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后,再让学生回答小朋友为什么搭不成的原因,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3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受评价和进行评价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创设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问题,利用错误辨析等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作业进行反思、评价,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每堂课的作业批改通常是:学生做——教师批改——第二次课上教师对错误进行评析,并给出正确方法。可是我们会发现,解答过的题型,还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产生这种情况,固然与遗忘规律有关,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过多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数学并不是把老师所讲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认为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可采用这样方式进行:学生做——教师批改(在错误地方划线)——学生自我评价(找出错误原因,并修正错误)——教师再批改——典型错误评析。实践表明,这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方式,不仅促进了知识的掌握,而且也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 实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实现目标
  
  每一個学科的课堂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是有一定困难的,数学也不例外。因为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数学能力、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动机等各不相同。如果面对学习较差的学主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发展;反之,则不利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既注意到开发优等生的潜能,使其能“吃饱吃好”,又兼顾到差生,避免总给他们以失败的体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我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学有所向,学有所成。
其他文献
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智育的意义,更具有生活的意义所以教师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应努力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握好六个“度”而
学习目标:  ①生动有趣的情景中,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③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画垂线,进一步丰富操作活动经验。  ④通过操作活动,探索有关垂直的一些性质。  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内容是垂线的定义、画法及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垂线再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垂线定义和性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应该让学生掌握。垂线有两个性
[摘要]通过分析因材施教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常规方法和一般模式,并指出,分层教学模式是适应素质教育、使学生学有所获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层教学法;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1 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忽视了学生的特点和差别。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层。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对少数智力超常、
[摘要]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多样化的情景方式,让学生去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文旨从数学典故、数学史;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现实背景;数学悬念;数学活动和数学实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方面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去喜欢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情境;数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
[摘要]近几年高考,在数学试题中的立体几何部分经常考查了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结合平时教学后的反思,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内容进行总结,本文通过几种方法探究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解法,便于更好地进行今后的教学。  [關键词]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射影;直接法;体积法;向量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摘要]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整体发展。老师应在教学中设计探究性与开放型的教学活动和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探究;活动;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涉及探究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活动和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1 教法灵活多样    在这
本文阐释了反证法的应用.反证法的基本原则是当命题的结论直接证明有一定困难时,可考虑尝试用反证法,印所谓的“正难则反”.
[摘要]简述了数学建模及其重要性,并从数学建模的作用、教学建模的必要性和数学建模可行性三个方面为论点,论述了推进高校数学教学改革要以数学建模为突破口,最后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教学,高等数学    1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虽然发展得迅速,但是参赛者毕竟还是很少一部分学生,要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必须与日常的教学活动
[摘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學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关键词]目标;突破;强化;反馈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增效益,提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情境,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