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教作文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学起,我写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拿到讲台上念,参加工作以后,我更经常小练笔。我连续几届都参加同安区的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下水文”比赛,都有获奖。可能因为我爱写作文,我的学生也都不怕作文。经常有亲戚带小孩要让我帮忙辅导写作文,或者同事问如何教学生写作文。好吧,今天我一并谈谈,我是这样教作文的。
  一、体验生活,让作文源头有活水来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说的好!习作离不开生活体验,写作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感受。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我首先指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大脑思考周围的世界。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独特的感受。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需要我们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启迪学生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探究者和发现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呢?举个例子,我让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水果》时,我引导学生观察本地土特产龙眼,龙眼是什么颜色,果实的颜色刚刚开始时和成熟后发生变化了吗,果实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学生回去后通过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品味一下龙眼的滋味,全方位地把握龙眼的特点,把握它们在颜色、形状、味道、吃法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能以此类推逐渐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急于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写起文章便是手到擒来了,何难之有!
  二、平时积累,储备写作素材
  直接的亲身的生活体验作为作文材料毕竟有限,此时就需要间接渠道的材料积累了!所以,我喜欢在平时指导、鼓励学生多阅读书报,例如《视野》《海峡导报》,收听广播如厦广音乐台,交通频道,观看电影频道,今日说法栏目等等。这样学生可以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获得见识,拓宽视野,丰富自己的间接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到自己周边的生活,汇集成所需要的作文材料。这样平时积累吸收得越多,写作文的关键时刻运用就能得心应手。
  当然,我们有一个更加直接的通道。那就是课文内容。不用觉得奇怪,很多课文的课后思考练习,都会呈现“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你喜欢的好词、好句”这样的要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背诵时,可以很直接的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也乐意摘抄课文中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如果学生能坚持下来,这些摘抄的好词佳句能够让他们在日后的作文中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写熟悉的景点北辰山或者梵天寺,这样学生马上能够将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成语套进作文里,这样日后学生摘抄的劲头就更足了。
  写周记来积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写日记学生可能觉得累了点,天天写没有那么多新鲜素材。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周记的内容很广,可以写听到的事情,可以写看到的景物、也可写想到的道理。总之,学生的喜怒哀乐可以无拘无束地呈现于周记中。周记是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如果学生哪次周记不喜欢让别人看到,他可以在封面加个回形针,我绝对不会翻阅,当然更加不会让其他学生看到。这样学生就可以放心的在周记里写任何真实的事情了。
  三、表达交流,思维的互动与碰撞
  习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异彩纷呈。在题材、结构、思想、表达上每个学生不尽相同,那么,为何不让思维来个激情碰撞呢?所以,我认为课堂交流这一环节的安排非常重要,同伴的学习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学生将自己听到想到的,带到课堂上交流,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分析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听的同学,从材料的选择及安排上有所启发。何乐而不为呢?每次单元考卷的作文,甚至平常的一般作文,我都要找个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交流。在学生交流信息、口述作文时,老师不是简单的旁听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典型事例,遇到其他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不统一的意见,要把握教育的契机。让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小组进行学习、观察和研究,商讨双方不同意见,直到出现双方满意的答案。在交流时,老师还需要在旁边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做到围绕一个中心,把握事情的重点,有条理地讲述整个事件。学生说得多了,提笔写作得心应手,旁边听的同学有所启发有所模仿,写起作文来也就能借鉴到别人的思维光芒。
  四、开放及时,评语激励有功劳
  学生创作出一篇文章,激情未退,此时最迫切的是看到别人的反应,特别是老师的评价。学生往往把教师的评价看得非常重。评价得当,能带给学生豪情千丈,更加激情澎湃的作文。当然,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否则会伤害到学生自尊,认为老师敷衍了事。一般来说,每篇文章都能找到一个亮点。我一般对基础好的学生比较苛刻,对于基础差同学,哪怕他只是用了一个好词,或者一句话写通顺了,也大张旗鼓的表扬。这样做,能让优秀的学生得到鞭笞,更加奋力拼搏,让差生得到鼓励,看到了希望,也不再畏难作文。
  记得一次班上一位父母离异的女生,作文并不是非常拿手。一次写了一篇思念常年在福清打工的妈妈的作文。其中有一句写到,她非常想念妈妈以至于夜里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的睡裙边闻她的味道边轻轻的哭,这样感人的描写让我忍不住留下眼泪,同时我把那篇文章发在我的QQ空间日志里。我班上的学生经常进我的空间,可以看到。该女生也觉得发在我的日志里是对她莫大的奖赏,从此更是喜欢作文,并且乐意写真情实感的作文了。
  总之,改作文时我努力去发现每篇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儿微小的进步,我都要及时的表扬。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我却不急于批评,而是叫来学生耐心研讨交流,让学生懂得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修改可能会好一点。这样学生的写作文的热情也日益高涨。接着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修改自己的作文,或者同桌交换批改。
  当然,作文教学,我还只是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中,这些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启发,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只要我们有心,作文只是心情笔端的流露!
其他文献
考虑到深海起抛锚拖缆机进行拖带作业时,缆绳上静态张力因为波浪、潜流、风载等因素会实时变化,缆绳载荷超限会危及拖缆机甚至整船的安全,需要精确地测量缆绳上静态张力并在
针对钢桩大直径、超深入泥且方向变化,施工中会发生溜桩、拒锤等现象,利用GREWEAP软件进行钢桩可打入性分析,根据波动理论对开口桩进行打桩分析,对沉桩中贯入深度与锤击数进行理
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而“做秀”的数学课,却能适当地运用一些教具学具,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进行教学,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隐的数学规律,形成较稳定性和可迁移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