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要抓住特征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韵
  教室门前的那棵大树的叶子渐渐稀疏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渐渐弥漫开来。朵朵游离在蓝天的云朵也慵懒了些许,稀稀拉拉的几只麻雀在萧索的树叶间闹着,笑着。啊,秋天已经来了。
  夏日的酷暑不再,来往的行人都不再只穿一件单薄的衬衣。一场秋雨来临,猝不及防,却又在意料之中。它没有夏日炎炎里那种阵雨前的闷热,也没有寒风凛冽中风雪交加的刺骨。初秋的雨,绵长而不浓烈,凉凉地落在手心,勾勒出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来,似那水雾朦胧的江南,于秋的肃穆里,描一幅山水人家,宁静却令人怅惘。
  秋意渐浓,而我总会于不经意间眺望,那水天相接的地平线不那么分明,却真实的存在,它消融于天的空远和海的壮阔,成为一种枢纽,似为夹杂于水火中的金秋而生。我看见,一片叶由翠绿至枯黄而后凋零,旋转着翻飞,细碎的阳光透过叶脉,映出黄昏斜阳的落影,不知是叶的耳语,抑或秋的呢喃。不知什么时候,一抬头便望见校园里的雏菊冒出了一个个调皮的骨朵,公路边叫不上名字的白色花朵也绽开了,不香,与幽静的鹅卵石小路搭配着,是却那么应景和谐,似乎秋天本应该就是这样,这才是秋该有的真实与韵味。
  迎面而来的飒爽秋风竟让我萌生丝丝情愫,不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喜悦,也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情,只是莫名的,会在秋日午后的阳光里滋生出一种甜蜜与迷茫。或许是被这用金属文明层层包裹的都市给模糊了双眼,看不清自然原来的样貌,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悲哀。
  虽说秋有一股悲凉的意味,但毕竟最开始它是象征着丰收的喜悦。秋日在城市看不到的忙碌与幸福,在宁静的乡村里依然存留着。田野里的炊烟袅袅,让整片天空都洋溢出丰收的喜悦,农民闻到这种味道,内心该是多么的恬静与满足。稻田,炊烟,稻草人,白云,蓝天,诗情画意的生活,虽不浓墨重彩,却足让人心安。
  我恋上秋这个季节,当所有的一切成为一个秋时,却并不突兀,而是另有一份纯粹与自然。
  秋有一种韵,还需用心品。
  【考场得分】47分
  内容:本文通过描写秋天景物变化,以及农人和“我”心中的秋,表现了秋天的气质和情趣,内容基本上扣住了“秋韵”这一文题。但作者想抓取秋天特定的景来表现其独有的神韵,在这点上还有所欠缺。内容考虑赋20分。
  表达:通篇以描写为主,在描写中融入自己对秋的喜爱之情。但景物描写的层次、顺序还不够清晰,情与景的融合还不够通透自然。表达考虑赋18分。
  发展:文章内容丰富,语言流畅,遣词用句生动。此项可赋9分。
  【场外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从触觉、视觉、心理的角度抓住秋雨、秋叶、秋花、眼里的秋等景物特点写出了秋天的干爽、绚丽与丰满,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但内容和方法上有几点值得商榷:一是季节变换带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仅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秋,显得有点单薄;二是景物描写的顺序有些凌乱,所有描写的景应该遵循一种内在的逻辑顺序,从全文来看,应该是从实到虚,从正面描写到侧面烘托;三是景物的描写过于简单,缺乏能带给人想象的独特画面,而个人的感触谈得较多,情感的载体不够踏实,就显有些得舍本逐末了。
  【跳级升格】
  秋 韵
  教室门前的那一颗大树的叶子渐渐稀疏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也弥散开来。原本喧嚣的世界慢慢归于寂静,天空中偶尔送来几声雁鸣,我才猛然惊觉,原来已经入秋了。
  悄无声息的,一场秋雨降临, 既没有夏日炎炎里阵雨前的闷热,也没有寒风凛冽中风雪交加的刺骨。它如一场旷日持久的爱恋,脉脉地斜织着,以它独特的清爽与绵长洗涤着这个世界,宁静而美好。雨渐渐地歇了,一切又恢复了干爽而静谧的样子,天空更明净、旷远,沉寂的生灵似又有了蓬勃的生机,远远看去,校园里的枫叶像是一团浮在半空中的焰火,似萧索秋日里的艳阳。
  秋意渐浓,而我总会于清晨不经意间眺望,那水天相接的地平线并不那么分明,像一个人,走过血气方刚的青春年少,人到中年见惯了繁华、坎坷,一切都渐趋于平和与睿智。我看见,一片片枯叶旋转翻飞,细碎的阳光透过叶脉,映照出秋天的寂寞,落叶沙沙,不知是叶的耳语,抑或秋的呢喃。夜幕下的校园,走在隐隐绰绰的林荫小道上,看着从稀疏的树叶间洒下的清辉,如水般荡漾,我突然想起了千年前的东坡,一样的月色,只是此时月下的我,内心满溢的,是一天学习过后的宁静与充实。树下时有阵阵桂香扑面,浓郁但不霸道,悄然飘来似又随风而去,仿佛远处高楼上的渺茫歌声,歌声里带着一种丰润、豁达的甜味。似乎秋天本就生于寂寞,却不甘于落寞。这才是秋该有的真实与韵味。
  秋日在恬静的乡村依然生动。大片大片的稻香在空气中流动,沾着露水的稻穗饱满莹润,稻浪中时起时伏的农人,像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身后是一片宁寂如镜的金色海洋。留有汗渍的脸挂着几根稻叶,略显狼狈,但却压抑不住丰收的喜悦。稻田,炊烟,稻草人,蓝天……繁杂的秋日生活,虽不如冬天般闲适,却足以让人心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迎面而来的飒爽秋风让我萌生出丝丝情愫,不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那种喜悦,也不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那段愁情,只是莫名的,会在秋日午后的阳光里滋生出的一种怅惘与迷茫,说不清,亦道不明,文人墨客的种种愁情总会在秋这个季节里喷薄而出,总会让人将秋景与萧瑟交织在一起。殊不知秋也多情,在这样变幻而又美好的韵味里,岂一个“愁”字了得?
  我恋上这样一个季节,当所有情感相互交融汇集成一个秋时,并不显得突兀,而是一份纯粹与自然。
  秋有一种韵,还须用心品。
  【跳级要点】
  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和原作相比,有几点提升:一是在抓取景物特征上加入了听觉、嗅觉、味觉的描写,这让秋天的形象更丰满,韵味更足;二是在写景的顺序上进行了调整,将诗人心中秋放在了农民眼里秋的后面,使整篇文章从实写到虚写,从外在的感触到内心的物化,从而更符合逻辑;三是对特定的景进行了细节描写,相比于原文,更具有画面感,如第二段对桂花的的描写中,通感的运用娴熟且恰到好处;四是剔除了与整体情感不谐的一些细节,以自己对秋天及秋意的喜爱贯穿全文,使情与景的融合自然顺畅。
  【应考攻略】
  1.有明确的目标。明确描写对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还是两两组合;是以人物为主还是以景物为主;情感基调是积极乐观还是忧郁低沉;等等,描写时即能抓住景物特征。
  2.有清晰的顺序。对方位(上下、左右、表里、点面)有明确的定向,对情感(借景生情,情景交融)有明确的预设。
  3.有细腻的过程。观察全面,想象丰富,语言润色,情感升华。
  4.有具体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要思考景物声、色、气、味、形的内涵,要写出“活”景,使之具有美感,就要善用动静对比、虚实结合、正侧相衬、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
其他文献
不言辛苦创业人──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济宁推土机密封环厂厂长张勇赵敬伟8年前,身在教学第一线的张勇同志来到了济宁推土机密封环厂的前身──一个年利税只有1.7万元的济宁
证券税收不仅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国家调节证券市场的经济杠杆和重要手段。合理完善的税收法律制度对推动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
经过对相关国家财政分权实践的考察,可以概括出财政分权的制度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复杂化的现实背景下,两种制度模式存在融合趋势。基于特定的政治文化和国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应该选择非对称型作为未来财政分权的制度模式。
在我国由于教育整体水平的不均衡,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必然存在的。虽有部分学校这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但由于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指导纲要这个教学平台尚
一位哲人说过:强者在困难和障碍面前会振作,会感到乐趣无穷。采访完胡墨洁,笔者的感受正是这样。胡墨洁,静安区业余大学培训部教师。当年,他只是学校的一名勤杂工。从勤杂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开始将新型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入到课堂教育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任务不断进行创新。情景教学法能够极大的刺激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实施情景教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教学;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51
你永远和我们同在──怀念黄贻传局长木子噩耗,终于给了我们无情的回答,贻传局长,你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又去得那样遥远了吗?我们知道,已不能再把你叫醒。你让我们怎么能不悲痛,怎么能
1967年元月,在南京化工学校化工机械专业毕业的陈龙升,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分配,辞别居住在南京市的父母,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疆广西的柳州化肥厂,在广西一干就是30年。先后
乌斯特,G.AO.(GeorgAdolfOtoWtist,1890615~197711.8)德国海洋学家。生于1890年6月15日,卒于1977年11月8日。1919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基尔大学教授、基尔海洋研究所所长。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