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燕兒与一群燕儿结伴而行,飞行在横溪小镇上空。它们在老街飞飞停停,东张西望,似乎在寻觅筑巢的地方。
  青石条路已被冰冷的水泥路覆盖。喧闹的街市也被枯黄的落叶替代。儿时的老虎灶、小人书摊早就没了踪影。老街到底有多老——
  转角处的古石桥会告诉你。曲曲幽幽的小巷会告诉你。三角楼下,晒着太阳,也晒着陈年往事的老人,也会告诉你。老了的老街已没有了酸甜苦辣,白墙黑瓦也不想再有时光的步伐。
  当然,燕儿们也不知老街有多老。它们只是期望着——期望有一处遮风挡雨的地方。
其他文献
摘 要:周作人《故乡的野菜》是其闲适派小品文的代表作。周作人以三种野菜勾勒故乡风俗画,寄托怀乡之情。《故乡的野菜》不仅秉承了周作人冲淡平和的闲适派笔法,更体现了周作人身上儒道融合的精神内核。在表达故乡情思、江南况味之外,也流露了周作人身上的物哀情结。  关键词:冲淡平和;儒道精神;物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 
摘 要: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的文学作品中,对巴黎这座城市的描写,各有不同。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经过多方面的分析,对彼此对应的文学描写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巴尔扎克对巴黎的反映具有无可比拟的深度和广度,而波德莱尔的反映则更多是基于个人的层面,二者对城市的风貌及变化都进行了暗示性的表现。  关键词:巴尔扎克;波德莱尔;巴黎;文学风格;城市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随着网络流行语的盛行,相关翻译研究也在日益增多。翻译过程就是语码转换和语言选择的过程,也是语言的顺应过程。本文主要探究顺应论的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在当下网络流行语进行英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顺应论;网络流行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3  一、引言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同时网
摘 要:《梅雨之夕》,是一部典型的心理分析小说。作者运用内心独白、梦境、幻想,甚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性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知识,淋漓尽致地向读者们展示了主人公细腻微妙而又复杂曲折、回环往复的性爱心理过程。主人公的性爱心理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见倾心,怦然心动阶段;跃跃欲试,如愿以偿阶段;想入非非,坠入梦境阶段;回归现实,怅然若失阶段。  关键词;施蛰存;《梅雨之夕》;心理分析;性爱心理  作者简
《杀死一只知更鸟》,我觉得直到我看到最后都想不通为什么会叫这样的一个名字,可能是我不知道关于知更鸟更深厚的文化的内涵。这部小说里,更让人想要看到的是关于白人和黑人,想让人看到的是南方的白人对黑人是没有偏见的,关于种族歧视得问题。  就像每个人对于一本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从自身经历出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我看到的是里面的几个小孩,大人的世界里,没有非黑即白,很多时候都处于灰色地带,这就导致更多的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  《百鸟朝凤》,讲的是一个民间艺术走向没落的故事,当导演的叙事镜头缓缓推向浓郁的西北风光的那一瞬间,一股子历史的味道就扑面而来,我们也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光,成为了一个无声的见证者,去见证这民间艺术的一点一点地消亡。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所谓的故意刻画和临摹,有的只是像一杯清茶一样的娓娓道来,就像是
遇见,是人世间最美的一件事。我多么的幸运,可以在最美的青葱岁月里与我的挚友“吉大”相遇。去年八月,我们初见与北国春城。今天是我和你相遇、相识、相知的第365天,在这365天里,简单而又充实,我们有过爱,也有过怨,如今终于岁月静好,浅笑安然。  初见  带着忧伤、忐忑和憧憬,伴着一路的细雨纷纷,奔腾的列车终把我带到你的身边。看着你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湖,我沦陷与你的清新脱俗、水木清华。只见东门口校名石
摘 要:《圣经·出埃及记》述说以色列人在耶和华(上帝)美妙的引领他所选之民以色列人下离开在埃及为奴的记载。也讲述了犹太人和古代阿拉伯人之间矛盾的起源。  关键词:《出埃及记》;宗教;自由;摩西;耶和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一、主要内容  《出埃及记》主要讲述了在耶和华 神的“帮助”下,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埃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从前的文学作品译文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读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市场上需要新的文学译本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致使翻译理论现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会被不断重整翻译的。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艺术,作为文学作品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注重结构要求,要一面在欣赏原著作,一面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重译创作。译者要传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原文
摘 要:唐·德里罗(Don DeLillo, 1936─)名列当代美国四大文豪,备受文学批评界的关注。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拟通过《欧米伽点》中伊拉克战争的历史化叙事、媒体报道过滤性的批判及田园放逐的破灭来揭示作品的现实主义主题。  关键词:德里罗;历史化叙事;媒体;放逐  作者简介:杨华,文学硕士,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当代美国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