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nlong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精心选择教学材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 问题情境; 问题意识;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10-001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从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阐述问题、组织问题和输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一、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为“问题情境”创设奠定基础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筛选材料,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
  问题情境可用于新授课,从一开始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的高潮。例如在学习网页制作时,因为学生都有上网的经历,所以在学习网页制作的开始,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事先准备好的许多优秀的网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上提供的资料。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资料,使学生进行一个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问题。而且经过几次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就逐渐养成了通过查找观察优秀网页——思考分析——发现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当然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中,还会遇到很多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再通过不断的观察——将问题分解细化——逐一解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这样交替循环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的起点是观察,发现问题是关键。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应注意选择的材料要具有针对性、新颖性和趣味性。
  二、巧妙安排教学结构,为问题情境创设选择良好的时机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整体,教学的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创设问题情境是课堂教学整体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又要创设问题情境,沟通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要巧妙安排课堂教学结构,不失时机地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课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对于计算机这门学科,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最真实、最直接、最好的问题情境。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计算机只有和现实生活结合才会更有意义。所以,巧妙安排教学结构,将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真正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Excel时,通过建立班级通讯录,学习建立和编辑Excel表格,由学生采集身边的数据,分小组来完成;在学习PowerPoint时,以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为题材制作演示文稿,学生就会积极搜集素材。
  三、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使问题情境创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问题情境创设,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要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收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必须科学、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生关系。
  首先,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往往能产生问题,但从问题的产生到提出,学生会受到各种因素,主要是心理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制约都禁锢着学生,让学生有问题也不敢问,久之学生就会无疑可问,再也不能提出问题。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民主的心理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其次,教师应改革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要善于运用各种现代化媒体,拓宽教学思路,丰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缺乏思考,形成思维惰性,往往与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机械,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路狭隘有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形象性。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五彩缤纷的教学环境,以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最后,教师应注意“存疑”,设置“空白”,培养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妙“存疑”,将“问号”蕴藏在情境中,让学生惊喜地发现问题,进而让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出来,教师不应独占课堂,也不必从头讲到尾,面面俱到,让学生不假思索,而应留下一段“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给我指个方向,不要把结果全部告诉我,留着让我思考吧。
  综上所述,要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既要积累、筛选大量的教学素材,又要按照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开拓思维,活跃思想,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我校小学部对科学课程进行了初步的课程改革实验。主要体现在科学课程中增设创造发明课程和课余开展了“少年科学院”研究活动。即在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学期增设2节创造发明课,课时从科学课学期课时中调配;在每周一下午4:50至5:30的课余时间,开展“少年科学院”研究性科学活动。关键词:科学课; 改革实验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087-00
摘 要: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是促使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力量。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形,就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基于就业能力提升下的教学改革,其中着重阐述了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内容。本文旨在强化大学生就业情形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资料。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提升;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
只要班主任不断注重理论上的提高,修养上的陶冶,人格上的完善,在发扬优点的同时克服不足,一定会把班主任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现今,很多高校都已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教育目标,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对现行考试制度的分析,提出高校考试制度转变的一些初步想法,力争使考试制度能真
介绍了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烟囱定向爆破实例及其保证烟囱定向倾倒、控制倒塌着地时反弹飞石的措施.
摘 要:教学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情感基础,也是学生“乐学”的根本。师之爱,如春风,能抚慰学生心灵的创伤;师之爱,如甘露,能滋润学生干枯的心田。协调师生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重视情感投入;二、做到“爱严”结合;三、在作业批改中,注意思想交流;四、评价中增强主体意识。关键字:情感投入; “爱严”结合; 思想交流; 主体意识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发与专业结合部分的语文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已经成为热点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语文选修课的意义,明确了职业学校
摘 要:一次偶然的观察作业,让我找到写作的另一蹊径——抓住“观察”这一法宝,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深入细致地实施观察计划,有效有法地指导学生观察,他们的习作定会出现一片崭新的天地。关键词:观察; 兴趣; 写作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01-001教高年级语文多年,最头痛的事莫过于教学生写作文。绞尽脑汁地琢磨: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详略得
一座65 m高的砖烟囱与砖窑连体,文章介绍了烟囱定向爆破拆除的爆破方案、爆破参数和施工方法,爆破效果良好.
用一次不成功的工程实例对水压爆破所引起的副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对在同类复杂环境下的水压爆破具有前车之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