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人文课堂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bb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首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接受古诗词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涵养。所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手段不够科学,教学成果不显著。本文就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人文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教育;人文课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是一门重视人文关怀的语言学科,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古诗词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教学重点,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古诗词这一宝贵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 人文课堂初探
  语文学科除了具备工具性这一特点外还有人文性这一特点,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沉重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这是语文学科教学成果不够显著的一大原因。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是在最近的大讨论中提出来的。很多人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提出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重要性,认为人文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真正属性,工具性是从属于人文性这一特点的。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水平,发扬中华文化。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感受到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种非常新颖的观点,它的提出为加深了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理解。但是目前有的教师过于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过程中孤立工具性和人文性,甚至形成了人文至上的错误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工具性作为教学基础,人文性作为教学提升。
  二、 古诗词人文课堂初探
  1、 注重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古诗词是注重意境的艺术,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描绘的优美情景以及蕴含在诗词语句中的深厚情感,它对学生素养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所以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讲解字、词、句等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理解诗词的美感。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为例。这首诗朗朗上口,是一首表达作者思念家乡的诗作,大部分学生之前都接触过这首诗甚至可以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这首诗提高审美水平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改进了课堂教学手法。首先我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朗读的要求相应提高,不仅要熟练朗读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朗读的过程中加进自己的情感。其次我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根据这首诗改编的动画作品,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具象思维处理各种问题,动画欣赏能够帮助学生在脑海建立诗词的具体形象,一轮皎洁的月牙挂在天空,清冷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独立在房內,如此皎洁的月光本来应该温馨怎奈诗人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动画欣赏完毕后再进行体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课下画一幅阐释诗句内容的简单作品。这样以来学生对诗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不自不觉中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水准。
  2、 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必要因素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小学阶段采用的古诗词大多都比较简短,语言简洁充满丰富的意韵,包含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小儿垂钓》为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诗人胡令能的的作品,诗句主要描绘了小儿垂钓的情景。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河边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小小的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路人问路忙想路人招手示意路人小点声,生怕鱼儿被惊走,不敢回应路人。诗句中的"蓬头"一词写明了诗句中主人公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幼儿;"侧坐"形象地说明幼儿的可爱姿态;"草映身"看出了小孩的顽皮,而且这一词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小儿的姿态;"莓苔"点名了小儿垂钓的位置是阳光稀少人迹罕至并且鱼儿不易受惊的地方,这里可以看出小儿的聪明,也为下句"怕得鱼惊不应人"做铺垫。在讲解这首诗时,我先带领学生熟练朗读诗句并且向学生简要介绍了诗句的内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演绎诗句的具体内容。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作出合理的点评,最后向学生展示根据这首诗改编的动画丰富学生的想象内容。
  3、 提高学生感受诗人情感的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诗词感情的理解,就要结合诗作的具体背景以及诗人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举例来说,在讲解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石灰吟》这首诗时就一定要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作中对坚强不拔的意志和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的歌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诗句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虽然种种磨难但依然保持自身清白的石灰的喜爱,作者借物咏志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无论遭受多大的变故都要保持对祖国的一腔热情。在讲解这一首诗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诗人在这首诗里倾注了多少感情是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的。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毕竟比较少,所以一定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诗词的讲解。于谦是明代末期将领,在明代保卫京师之战中担任军事统帅,率军击败了瓦刺军,虽然有显赫的战功但是在英宗夺帝之变中受到陷害。这首诗就是写于作者遭受陷害时期。通过这些历史知识的讲解,学生不仅了解了的一定的历史知识还加深了对作者以及诗句的理解。再次理解诗句时,学生就会体会到诗人的深切情感。这样以来学生感受诗人情感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非常大的意义。古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加强古诗词课堂的人文性是发挥语文学科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在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古诗词课堂渗入更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长熔.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12)
  [2]孙芳芳,安晶.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3]李慧.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
其他文献
摘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要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本质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改革中学数学教学方法,首先应更新思想,进行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的互动;而后针对具体情况,适宜地选择教学方法:并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本质;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
目的: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早期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MCI是老年痴呆的高危人群。研究显示,每年近1/3的MCI患者转化为痴呆,并且随着
摘要:初中语文可以培养学生完备的人文知识,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高远的思想境界。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学生的作业压力也比较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因此,教师要设法设计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多个角度和层次来探索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课堂的工具性与情感性
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的患龋率是上升趋势,且充填率较低.随着玻璃离子材料的开发应用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发展简单的龋病充填治疗技术成为可
目的:良性骨肿瘤所致的肱骨病理骨折,在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肿瘤类型为:单纯性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非骨化性纤维瘤等。单纯性骨囊肿是儿童最常见的骨组织良性瘤样病变,好发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