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趋势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关键词: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产业转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研究的经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澄清研究方法的误区与混乱。
  二、我国区域产业集聚趋势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区域产业集聚既可以用静态指标测度,也可以用动态指标考察,两者包含的信息不同。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现有生产能力在全国的地位,是衡量行业当前生产分布的指标。动态指标加入时间因素,反映的是某行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集聚速度,体现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及速度。
  (一)静态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是衡量行业当前空间分布的指标,又分为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
  相对产业集聚指数表示i地区j行业产值占i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全国视角,反映j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和集聚状况,i地区j产业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j行业在全国绝对优势越明显。相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地区视角,表示的是j行业在i地区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本文利用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6个行业历年的绝对产业集聚指数Sij、相对产业集聚指数Qij。
  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的相对产业集聚指数;(2)用*标注的行业无1990年的数据,用1993年的数据代替。
  结合两个指数观察,东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不仅绝对优势非常明显,相对优势也很可观。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92%,1.39)、化学纤维制造业(88%,1.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5%,1.29)1。东部地区创造了我国上述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值,同时这些产业也是东部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虽然缺乏绝对优势产业,但一些行业的相对优势非常可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5%,2.68)、烟草制品业(33%,2.52)等。
  (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产业集聚现状的考察,还应采用动态指标研究产业集聚的速度。本文构造的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如下:
  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间,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1990-1995年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8个,中部地区有10个,西部地区仅有4个;1995-2000年、2000-2005年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增加至22个、21个,远多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3个,而中西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产业明显增加,分别为20个、23个,绝大多数的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这些行业的绝对优势在1990-2005年间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绝对优势在不断下降;2005年后,这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集聚,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优势逐步上升。
  四、结论
  静态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的实证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在绝大多数产业具有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缺少绝对优势产业;但静态相对产业集聚指数的分析表明我中西部地区仍然具有较多的相对优势产业。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分析显示,1990-2005年的15年间产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而2005-2010年的5年间绝大多数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构建了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
其他文献
摘 要: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民生建设和社会公平。虽然,近年来的改革实践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仍然存在如城乡医疗保险不统一、公立医院公益性不强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成为我们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公立医院  一、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近年来我市卫生资源总量大幅度增加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问题一直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仍仅仅究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性探讨,很少深入内在,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真正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的因素。为此,本文基于消费者社会化理论的主要观点,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以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发现了家庭、网络接触时间、同伴等因素对大学生实用发展型文化消费有着重要
期刊
摘 要:研究以1190个来自东部地区98家医院的职工为样本,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方差分析技术对医院不同岗位的绩效工资满意结构和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医院不同岗位人员的工资满意结构存在差异,管理人员的工资满意结构相对简单,而其他岗位(医技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工资满意呈现多维结构;同时同一岗位性别、教育水平、年龄和雇佣关系对工资满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此,医院在设计制定绩效工资制度时要突出绩效与报
期刊
摘 要:本人将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数字电路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网孔板上制作声控灯,并且利用鼓掌和跺脚等方式来控制灯的开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增加了。  关键词:声控灯;测量;制作;调试  引言:在以往《电子工艺实习》的实践教学中,电工电子类的实习教材滞后于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内容比较陈旧和单一,知识更新不够灵活,理论偏难偏繁,与学院现有的实习设备
期刊
摘 要: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重新定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必要性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期刊
摘 要:湖南是中西部农业大省,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三农"金融服务。但在竞争激烈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中,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都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分析了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以湖南村镇银行为例提出了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一、湖南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期刊
摘 要:随着离退休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人员结构、年龄状况、思想诉求、居住情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合石化企业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和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和创新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离退休党员管理、发挥离退休党支部在离退休人员管理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而提出强化离退休党组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石化企业;离退休党组织;建设;思路  一、以居民小区为单位组建基层党支部是关键  目前大多石油石化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弱,负面反应较多等等现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实际了解和探索,对引起挫折心理的主要类型、产生原因以及挫折心理的调节等进行分析,试图为当代高职生挫折心理研究和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生;挫折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 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使其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赣州市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实际,从新型城镇化发展角度分析如何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配置医疗资源;赣州市  一、城乡均衡配置资源  公共卫生资源均衡配置是指在政府财政制度下,公共卫生资源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分配为和转移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均衡是公共财政“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财政均衡的继续延伸和最终目的。城乡之间资源的均衡配置不仅是对一种客观的
期刊
摘 要:本文借助于“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主要从这一事件背后的社会环境,出现的原因及这一事件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方面做出简要分析。希望本文能成为一个比较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对提高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  一、“跌倒老人扶不扶”事件背景分析  (一)市场经济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社会文化、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快速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