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wei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也是重点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需要每一位声乐教师深入探寻的重要问题。笔者根据近些年声乐课教学的科学理论和声乐课的教学特点,对高校声乐课教学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声乐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自身的能力、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声乐教师,首先应该在发声技术、音乐理解、音乐修养和表演等各方面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脚踏实地,虚心学习,更新知识。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扩展思路,开阔眼界,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更丰富的“知识”。如果只停留在落后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中,满足现状,不求上进,不进一步完善充实自己,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就无法保证创造美的主体的质量,也就更谈不上帮助学生、要求学生去创造美了。
  
  二、应该让学生确立一种认识,即声乐表演不仅仅涉及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声乐演唱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形式
  
  正如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独创性一样,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同样可以带给人审美的愉悦与性情的熏陶。音乐与其他艺术种类在表情上的不同在于往往更直接、更强烈,虽然不像绘画那样摹绘出形态逼真的人与物、情与景,直接再现生活,但其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更善于表现人的各种感情,表现人的起伏不定的情绪变化,表现人内心微妙的感受与精神境界。例如,轻松欢快的情绪、低沉悲怆的心情、平静舒缓的格调、雄伟崇高的境界,都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以及和声、音色、速度、力度的丰富变化细腻地表达出来,甚至还可以表现出难
  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
  
  三、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增强艺术感染力
  
  教师要以优美的范唱、演奏和生动的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体验,耐心地像面对知心朋友一样地对学生讲解,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还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成了知音和朋友。总之,课堂上教师不应太严肃、太拘谨,要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唱。
  
  四、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表现力:首先要把歌词转化成音乐的歌唱语言。运用“紧吐缓
  发”、“缓发晚收”、“延长字头”、“延长字尾”等咬字吐字的特殊艺术手段提高对歌词的表现力。其次要解决好歌唱的动力问题。呼吸是声乐艺术的动力源,根据声乐艺术的表现,情绪变化的需要,进气在时间上有快慢之分,在容量上有多少之别,对进气的方法与用气的控制,教师要多加指导。再次要从音色、力度、表情和动作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歌曲的表现力。
  
  五、利用艺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利用艺境,主要是利用歌曲本身所提供的艺术表现的张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与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图片乃至运用一些现代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和体验作品所抒发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特点,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情感移到作品中,设身处地体验与作品类似的情感,从而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达到情感的共鸣。利用艺境,激发想象,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力,可以达到“思接千载、视通
  万里”的效果。通过想象,可以对音乐形象进行新的开掘,增添新的意境,可以提高学生演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六、加强美感教育
  
  作为指导艺术创作的方法论,美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不是指导学生如何呼吸、发声、咬字,而是从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方面对学生施以启迪和影响。意在告诉学生如何用真挚的感情、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去认识歌唱、参与歌唱、融入歌唱。它强调的是心理而非生理,是理念而非技巧。由于歌唱是文字的、艺术的、历史的、审美的多种文化的积淀与交融,是词曲作者、歌者思想感情的外延和表达。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仅有发声技法,并不是声乐艺术的全部,歌唱只有将技巧与感情表现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时,才能成为真正的歌唱之美。
  
  七、美的舞台形象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声乐作品不仅要求歌手要以美的声音歌唱它,而且还要能够以好的台风展现它的思想内涵。而不好的舞台习惯,如歪嘴仰脖、佝胸弯背、多余的摇头摆手、扯衣角等,这些都是歌唱姿态方面的毛病,声乐教师应帮助其及时改正,使之能较快地以好的状态发展,收到理想的歌唱效果。
  以上,是笔者根据声乐教学规律和实际教学经验并吸取他人的一些教学经验点滴,总结的几点体会。实践证明,在声乐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提高了声乐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音乐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在此,希望这些点滴体会能给从事音乐教学的相关人员一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青.关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2]李强.浅谈高职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3]段继敏.声乐教学改革的体会[J].音乐天地,2004(12).
  (作者简介:周薇(1967.9—)女,汉族,湖南省冷水江市人,学士,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声乐教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随着几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生产力得到狂飙式发展;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拓宽了人们参与政治以及利益表达的渠道;人类对民主、自由、平等的追求,促进了各种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在现代社会,利益集团人数不断增加,涉及范围逐渐扩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公开运动、和平示威、影响选举等各种方式影响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实现自己的利益,这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考虑到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然而,利益
本文利用Banach压缩映像原理证明了在Lipschitz条件和线性增长条件下,一类具有依赖时间和状态延迟的随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
战后初期,从1945年一直到1961年,韩国经济由于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和受到战争的破坏,不得不依赖于支持它的美国。美国出于冷战地缘战略的考虑,大力支持和援助濒于破产的韩国,在战后韩国的经济恢复、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从而使得韩国在经济上逐渐形成了对美国的依附。    一    美国军政府在统治韩国时期(1945—1948年)扶助韩国确立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首先,军政府于
一场爆发在美国次级房贷市场的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其影响之深远、后果之严重,恐怕是任何国家、个人都不敢轻视的.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各国各类经济统计结果都呈现出一个共
一茶一坐以台湾美食当作餐品主轴。台湾美食的生成与发展,可以说是台湾近代史的缩影,融合了闽南、客家、中国八大菜系的美食精华,也因历史变迁更融进了日本、欧美食物的元素。台
心理契约是联系组织与员工的纽带,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之中,除了提供一份好的经济契约之外,更需要重视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本文从心理契约的概念、性质入手,探讨了组织当中心理契约的构建以及构建心理契约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心理契约的提出    “心理契约”的概念,首先出自社会心理学,后来被组织行为学家所借用,用来描述组织内雇佣双方之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目前来看,心理契约分为广义和狭义
地理学是一门旨在解释区域特征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分支,因此地理这门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高中地理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当前在部分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种重视自然地理,轻视人文地理的倾向。下面笔者将对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做具体的剖析。    一
让我们看看第一夫人们曾经捧红了哪些时尚品牌,哪些大牌又深受政坛女性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