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与现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新兴专业,高职商务英语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高职培养的学生由于能力和知识方面的不足,毕业后往往从事其他专业的工作,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因此,为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和探索。如何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设计科学的培养方案,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商务英语 高职教育 专业特点
  商务英语专业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高职的商务英语首先要培养人才的语言能力,教师必须掌握宽泛的商贸专业知识[1],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原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应用英语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并不突出,出现沿袭普通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教学针对性不强,不能达到“够用”的要求。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备的语言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既不能与本科水平相比,又不能很好地满足特定岗位的需求。因此,如何通过借鉴本、专科教育模式,对自身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构建完善的具有高职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与现状,我认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定位必须综合考虑,必须考虑学生现行就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语言与商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实际、实践、实用的特点。下面我分别从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方面加以分析。
  一、专业定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可分解为: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及综合能力。通过三年教学设计,合理整合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综合实践教学,保证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适应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师资队伍建设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知识的复合性要求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具备复合性和实践性。商务英语专业的多数课程涉及商务和语言,必须融合英语、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以提高教学效率。要通过招聘引进、进修培训、企业见习、顶岗锻炼、自主培养,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在队伍建设方面,建设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双师型”队伍。一方面,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下企业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借助当地的社会资源,聘请外贸公司的老总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不仅为原本传授书本知识的课堂增添了生机,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感性知识。
  三、课程设置
  从目前我院开设的课程来看,商务英语专业是兼修商务的英语专业。由于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时间较短,课程设置中还有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我认为可以采取一年级新生入校后统一学习基础外语、国际贸易、基础会计等基础课程,使其具有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较为扎实的经济商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二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等实际情况选择具体专业方向,使其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具有牢固的英语功底;同时在这个时期,我们组织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方向,参加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方向,包括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实验室训等,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参与和推动。校企合作首先要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要求每个班学生在毕业时至少拿到12个除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之外的商务证书,以取得行业准入资格。专业教师应将知识点加以梳理,并贯穿于实训教学的整个过程,最终在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上着重体现。在实训建设中,坚持以企业为主导,确立“企业订单培养”在专业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并将其评价贯穿于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的全过程,以此作为改善教学质量的依据。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一种跨越学科、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的专业,教学介于非语言学科与通用语言学科之间,强调语言能力、实用商务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鲁亚.“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6):29.
  [2]郎可夫,王玲.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现代汉语,2001(3):78.
  [3]纪淑军.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3):112.
  [4]赵光慧.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2).
  [5]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营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乐于探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尽力挖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使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感悟数学 回归生活 应用实践  陶行
摘 要: 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对数的感悟,把实际问题与数字联系起来,它是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数感来自于数学实践,又指导数学实践。要学好、用好数学,就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感。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生数感 培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修改稿)明确地把数感放在十个核心词首位。可见,数感的培养在
摘 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底蕴上的,它的发展必定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每个民族的语言都继承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因此,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它在很多方面都和汉语有显著差异。这些文化差异给英语学习制造障碍。经过多年的单纯性课堂英语语言学习,很多学生仍不能在实际中用所学语
摘 要: 近年来,数学教学生活化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角度出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等方面探究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在数学课堂上如何通过生活化的数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化 数学问题 教学氛围 教学内容  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随着我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与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广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教学能力 教学策略  1.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全国各大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其成长、发展与改革都与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和广大学生息息相关。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在学生数量逐渐增多
1rn那是一曲年代久远的老歌,在小区的路上由远而近,正向着楼下慢慢走过来.我一下就听出这声音来自于一只播放机,而且它的外壳极有可能是亮红色的——大约是三四年前,我也给母
期刊
摘 要: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生的词汇量对于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目前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重视语音、利用字典、创设语境、记忆方法、鼓励阅读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英语词汇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方法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词汇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的词汇量直接影响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发展,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