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例析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语篇研读的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前提。本文论述了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究维度和设计思路,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在初中英語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篇研读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语篇研读  阅读教学设计  案例分析
  引言
  新课标指出,在对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中,语篇不仅为学生发展语言技能和形成学习策略提供语言和文化素材,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供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和分析语篇,开展对语篇所承载的主题、内容、逻辑结构、文体形式、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等的探究。
  语篇是语言知识与信息的核心和载体,教师在备课时通过分析不同语篇的体裁、题材、内容的脉络和结构,不同的写作手法等,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选择阅读方式,对教材做出合理的取舍,使知识学习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纵观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很多课例,我们不难发现,有些阅读课只是走了阅读教学的“3P”流程,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基于文本的信息提取、内容概括、主旨大意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过分重视阅读文章的词汇、句型、语法,阅读教学局限于对文章的表层理解和吸收,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够,因为抓不住文章主线以及主题意义,所以课堂活动设计零散,课堂缺乏整体性、连贯性,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限制。
  本文以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10 Unit 2为例,探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研读语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一、单元语篇研读分析
  1.语篇的主题和内容
  本模块的单元教学主题是“旅行和交通”,作为上一单元内容的延续,以Betty写给奶奶的电子邮件入手,介绍了她在巴黎旅行的所见所闻。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罗浮宫等巴黎风景名胜,同时也有对巴黎的路边市场等场所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巴黎的一些历史和代表性文化。
  2.语篇的深层含义
  本模块的话题功能就是谈论旅行,因此本文的主题意义即通过体验和分享旅行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本文是一篇电子邮件,属于新媒体文体,也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常用的沟通交流手段,贴近实际,新颖实用。文章按照时间、旅行地点、交通方式、见闻感受等线索展开,全文层次清楚,结构清晰,语言简洁明了,内容详略得当。在教学中,应该紧紧围绕模块话题,以用英语交流有关假期旅行的信息为重点,开展听、说、读、写等有针对性的训练 。
  分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在巴黎几天的行程,包括目的地、交通方式、活动内容以及对所见所闻的个人观点和看法。
  全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和行程安排为线索,按照“总—分”的结构模式,采用邮件的格式,用非常亲切、随意、轻松的语气介绍了Betty的假期旅行,前四段采用过去时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最后一段用将来时表达明天的计划和安排。
  二、基于语篇研读的阅读教学步骤
  在深入分析内容结构、主题、文体以及语言特点之后,教师应基于对语篇的解读和对学情的把握,灵活而又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不是零散的、独立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碎片化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应具备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以下是以此文为例的教学设计方案及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过程实录及设计思路:
  1.Watch and predict.
  播放一段巴黎旅行视频,请学生分享所见所感,然后教师提问:Where do you think Betty will go? Why?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导入和视频播放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本文话题。
  2.Read and complete the forms.
  让学生浏览全文,引导学生关注正文部分的首句和最后的落款,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格式的探究,补充完整成这个句子:
  This is a/an      from      to      about     .
  (Answer:This is an email from Betty to her grandma about her holiday in Paris.)
  [设计意图]
  本活动有助于学生快速地整体把握主题,同时提高阅读概括和归纳能力。
  3.Read for details.
  教师抛出一串问题:When did Betty arrive in Paris?How many days did she mention in the passage?Where did she go and what did she do on different days?学生回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这个环节中,学生以两两问答的方式对文本的信息进行熟悉和巩固,教师关注文中一些语言点的处理,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问题。
  [设计意图]
  这一遍属于细读课文,学生通过找寻文章中的时间以及对应的活动,完成对文本的信息提取,实现与文本的互动。
  以上三个教学活动属于阅读的第一层次,即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通过活动设计,学生可以概括出结构化知识,这当中既包括语篇所包含的事实信息,也包括词汇、句型、语法与语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下一步讨论主题意义在语言、文化和认知上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4.Read, think and answer.
  教师提问:In what order did Betty write this email?小組讨论,借助于上面的表格整理出本文一主一辅两条线索,引发学生思考本文的写作顺序。教师再提问:Why did Betty write the email to her grandma?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作者的情感态度等,逐步引出分享旅行这个主题意义和写作目的。教师继续提问:How did Betty like her holiday?How do you know?启发学生通过更加细致的思考,感受文章的写作风格以及作者的语气、态度等。
  [设计意图]
  本环节分析文体特征以及这一类文章的写作特点,不仅仅关注了文本的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对文本进行了探究,对语篇所承载的作者观点、态度、写作意图进行了理解与分析,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
  5.Group work:Share your holiday.
  教师提问:Do you like holidays?How do you usually spend your holidays?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last holiday?学生四人一组,在组内轮流分享各自的旅行经历,合作完成本组假期活动海报,并把本组的海报张贴在教室里,学生课后互相学习欣赏。教师提问:Why do many people like going travelling on holiday?What do we need if we want to have a holiday?What can we do if we don’t have enough money? 启发学生思考旅行的意义,形成绿色出行的理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师还可以继续提问:Is travelling the only way that we know the world?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
  [设计意图]
  通过连珠炮式的提问,不断激发学生的个人情绪体验与观点看法,将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在对问题的深入提问与回答中,学生的思维从介绍自己的旅行到思考旅行的意义,再深入到考虑完成旅行必备的条件,形成绿色旅行的理念,最后到思考旅行是不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唯一方法等,这些教学活动一步一步走进学生思维的深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本环节的教学活动在语言知识的运用方面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方面都进行了迁移和创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对语篇的研读有助于对文章主题的挖掘,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语言基本知识,通过完成语篇知识结构图,学会了获取语篇中提供的信息。不仅如此,通过赏析语篇的文体特征与写作手法,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熊健.培养学生把握语篇结构的能力[J].校园英语,2019(4):166.
  责任编辑:黄大灿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大连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进行了春、夏、秋、冬四季有益菌分离筛选,从其水体和底泥中共分离得到66株细菌。以刺参"腐皮综
众所周知,地热水以其温度高、用途广、变化小、无污染、适宜直接利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养殖、旅游、医疗、取暖、发电等多个领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吐哈鄯善油田油井的结垢状况,优选出性能优良的基础防垢剂HG-1,然后添加适量的增效剂、填充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适用于鄯善油田油井的固体防垢剂SQ
摩尔是现代西方新实在论和英国分析哲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20 世纪西方伦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创立的直觉主义伦理学在20 世纪英国伦理学史上具有康德式的意义,因此被西方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
现今设计院校的学生,无论是道德观、价值观、还是艺术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设计中的个性品质的表现较以往任何时期的学生都有所不同,他们对事物
期刊
摘要: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和习惯的主要阵地,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其次,要通过故事、游戏、实践和多媒体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倾听;再次,要不吝表扬,及时肯定学生,树立自觉倾听的榜样;最后,与训练(听写、复述)结合,增强学生的倾听效果。  关键词:倾听技巧趣味性表扬强化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