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昆虫宴”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创新实践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受不良思潮影响,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存在专业意识模糊、学习动力不足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农科类专业和学生的特点,以植保专业为例,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昆虫宴”, 借助活动的影响力,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从而对专业产生依恋感和认同感,发挥了“昆虫宴”在专业思想教育上的实践功能、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
  关键词 昆虫宴 专业思想教育 大学生
  作者简介:谭亮魁,长江大学农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27-02
  农科类专业思想教育是指通过一定教育途径来深化学生对农科类专业的认知度,提高对农科专业的认同度,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以及强化学生将来从事农科类职业的倾向等。如何利用专业思想教育来引导农科类大学生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如何利用特色平台“昆虫宴”来开展专业思想教育进行探讨。
  一、用“昆虫宴”推动专业思想教育的背景
  (一)农科类大学生的生源面临挑战
  从2006年开始,长江大学成立了一年级教学工作部,在全校实施了“1 3”人才培养模式。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施因材施教,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学校规定,本科一年级学习结束后,成绩排名居前20%的学生,允许重新选择专业,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从2011年开始,学校对规定作了进一步补充,强调二本专业的学生不能“跨本”转入一本专业,规定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规定十分人性化,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化需求,但对农科类等冷门专业极为不利。7年来,成绩排名居专业前20%的农科类专业学生,每年转走的学生都在80-90%之间,导致涉农院系的优质生源大量流失,对培养高水平的农业人才产生了影响。
  (二)农科类大学生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
  为了学科的长远发展,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对农科类院系来讲,很多接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不来学校报到;入学后专业意识模糊,心神不定,认为学农很丢人、没面子,经常想着转专业;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纪律差,上课迟到、说话、打磕睡、看课外书,甚至故意旷课,厌学情绪大,把学习当作负担,抄袭作业应付老师,业余时间喜欢玩游戏、谈恋爱、看电视,导致学生挂科严重,欠学分多,进而出现作弊、补考、跟班试读、留级、退学等现象;有些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发展方向不明确,认为农科类专业的就业就是下田耕地,没有出路。为了解决学生专业思想上的难题,学院从2000年起开始与国内高水平的研究院所和高校联合,着力构建了课程教学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见习等三个不同层次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三)农科类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有望改变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学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学农爱农”的氛围,学院连续5年成功举办“昆虫宴”,让学生在学习昆虫知识、享受昆虫美味时接受专业思想教育,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添加了催化剂;同时,“昆虫宴”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学生立志开发新型食品、绿色食品、健康食品,展示了昆虫资源的可开发性、环保性,让学生从中看到了希望,效果十分明显。
  二、 “昆虫宴”的主要做法
  (一)精心选拔活动成员
  昆虫宴由“昆虫兴趣协会”全程主导,该协会于2010年正式成立,是由学生自主管理、由专家直接指导的特色社团。协会成员分布于各个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经过初步筛选,由昆虫学教授、协会会长及老会员组织面试选拔,对新成员进行专业培训,提供活动平台,为打造“昆虫宴”奠定了基础。
  (二)聘请专家亲自指导
  在学生活动中,大家公认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和开发者,更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昆虫兴趣协会”聘请了多年从事昆虫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专家指导“昆虫宴”,并对可食用昆虫的实用前景及市场价值进行讲解和推广,提升了昆虫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全力注入文化内涵
  历届“昆虫宴”都会推出特色菜系,每年都在创新,如由蝗虫制作的“飞蝗腾达”、“万绿丛中一点蝗”,由金蝉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的“金蝉脱壳”、“遍地金黄”,由豆虫烹制的“豆蔻年华”、“豆娘盘舞”等。每一道菜都配有其独特的成语故事,如:襟若寒蝉、作茧自缚、金蝉脱壳、螳臂挡车、薄如蝉翼、蜂目豺声等,让每一位学生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学到蕴含其中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丰富创新活动内容
  校园各类文化活动日益增多,为避免与其他活动大同小异或缺乏个性而显得枯燥无味,学院采用独特的方式吸引参与者,让昆虫文化感染校园。
  1.挖掘“吃蟹精神”。为激发学生的胆识,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在每年的昆虫宴现场,都会安排“吃虫”比赛,比胆量、比数量、比速度,获胜者将当场得到礼品。
  2.推出“知识竞答”。针对昆虫专业和非昆虫专业的学生,推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抢答题,考验昆虫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考验非昆虫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可以激发广大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生态文明做贡献。
  3.开展“厨艺比拼”。要普及昆虫食品,味道的好坏至关重要。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训练推广昆虫饮食文化的基本功,在活动前期,对昆虫菜谱进行研究,对色香味的具体搭配进行试验,对烹饪技术进行讨论,确保做出的昆虫菜肴美味可口。活动现场,对做出的菜进行编号,要求嘉宾在品尝后进行点评,并要求大众评委进行打分评比。   4.融入“昆虫文化”。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声乐、舞蹈、器乐、魔术、评书、动画配音、口技表演等才艺展示昆虫文化,展现大自然的美妙,传递积极向上、不断追寻梦想的青春正能量,让学生在专业上更加勇敢、更加自强、更加荣耀。
  三、“昆虫宴”对专业思想教育的主要成效
  (一) 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前些年,农科类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畏惧情绪,不愿到基层去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如果专业思想教育仅仅是说教,会显得空洞无力,所以推出了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昆虫宴”,让学生在活动中被学校认同、被社会认同,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进而安心学农。“昆虫宴”发挥了明显的激励功能,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欲望、情感、意志、信念,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自 “昆虫宴”举办以来,每年都会引爆校园吃虫热,加深了“昆虫”学科在师生心中的存在感,向更多的师生普及了昆虫知识,如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其种类多、数量大、易饲养,由于昆虫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蛋白纤维少、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繁殖世代短、繁殖指数高、适于工厂化生产、资源丰富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的亟待开发的食物资源。目前蝗虫、蝉、蜂蛹及幼虫、蚕蛹、蚂蚁、草猛、蝎子等已上到中国人的餐桌。每到昆虫旺盛的季节,全校师生就会期待“昆虫宴”的举办。
  (三)强化了学生的自我荣耀
  “昆虫宴”引起人民日报、新华日报、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几十家知名媒体的竞相报道和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农科类大学生因为自己所在学校和专业引起社会关注,得到社会认可,感到满意、光荣,会产生愉快、喜悦的情绪,进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这种感觉会影响他们往后的学习生活,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拓宽了学生的展示舞台
  在“昆虫宴”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后,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栏目组邀请“昆虫宴”参与节目录制,学校十分珍惜这个对外展示的机会,精心策划、认真筹备,选派“昆虫宴组合”前往《智勇大冲关》栏目组录制了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很多学生及家长在电视上看到了展示“昆虫宴”的过程,提高了学院昆虫学科的知名度,拓宽了学生的展示舞台,使学生享受到了荣誉感。
  (五)提升了昆协的存在价值
  “昆虫宴”由昆虫兴趣协会全程主导,学生会各部门积极配合,给会员和全院学生干部提供了学习平台、实践机会,使他们的活动组织能力、品牌推广能力、综合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在协会的整体实力提升后,为打造全院的品牌活动、打造特色活动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院的学生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昆虫宴”对专业思想教育的经验启示
  (一)专业思想教育活动应少而精
  大学校园的专业思想教育活动,不能盲目追求声势大、场面大,应该注重实效,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目前,很多高校出现了学生课外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矛盾,很多专家教授在公共场合抱怨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班级层面的学生活动偏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有教授直接动员学生不参与,仔细思考,这是很有价值的建议和博弈。
  (二)专业思想教育活动必须用品牌吸引人
  活动是一个育人平台,大学校园的活动,应该注重品牌的打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时刻引导学生对活动的正确认识。对农科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加强学生对农学的认识,减少学生对农学的片面理解,增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关键时刻,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农科类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专业素养,使“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三农文化精神深入人心。
  (二)专业思想教育活动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专业思想稳定是学生顺利成才的源动力,只有为学生广筑平台,树立“人才兴院”的理念,注重思想引领,切实把学生的创新想法应用到实践中,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增强学生的向心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专业思想教育活动应从差异化素质入手
  校园文化的举办,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满足学生的差异化素质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要想减少学生在寝室“蜗居”的时间,让学生展现青春活力、生机盎然的一面,就要从学生热爱的文化活动着手,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理解文化的内涵,进而提升综合素养。
  五、结语
  昆虫食品日益受重视,主要是兼有营养与药用双重价值,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世界各地正盛行开发昆虫食品。专家们指出,适时饲养开发昆虫资源前景无限光明。昆虫是再生资源,繁殖力强,饲养简单易管理,饲养成本低,转换率高,人工饲养投资少。长江大学“昆虫宴”的成功举办,形成了更大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农业创富者和在校大学生认识到农业致富的前景;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人能够掌握以盈利为目标、以经营为手段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发现农业的新商机和国家惠农扶持政策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吴剑琳、周明旺.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兴趣与学习绩效的中介作用研究.校园心理.2010,8(2).
  [2]黄解军、袁艳斌.大学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路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7(8).
  [3]雷起宏、王曦阳、徐鹏,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结合的有效途径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09(20).
  [4]高必达、余映波、李红玫.植保专业动态应变教学体系的探索.高等农业教育.20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西部地区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发源地和主要流经之地,西部生态环境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退耕还林作为较早实施的生态补偿制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宁夏地区退耕还林制度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制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 参与主体 法律化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
摘 要 工业化转型阶段,石化资源广泛使用、粗放的发展模式、对GDP的过度追求,导致中国大气污染严重,同时大气污染也带来了经济损失,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部分地区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质量。在本文看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与协调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敏感的环境意识,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及执行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大气污
摘 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客观现象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尤其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稳定的影响较大。稳定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民族地区 社会稳定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法、习惯法和宗教法的关系及国
摘 要 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大的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决定,现行诉讼法修改的重大改变之一是实现了行政复议机关维持具体行政行为能够成为共同被告的制度转变。这一转变是基于复议司法实践中,行政复议机关存在大量为不当被告而维持原行政行为的怠政行为,致使行政复议制度形同虚设。将行政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制度能够促使复议机关积极履行职能,提升复议机关的公信力。本文以温岭法院行政诉
摘 要 电动车由于其本身的安全性能较低、驾驶人群安全意识不高、发生事故逃逸难追责等问题自其普及以来交通事故频发。近年来对超标电动车的管理问题也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由于电动车的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城市布局特点因地制宜,因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指出目前电动车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剖析目前电动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电动车 交通安全 管理 江苏省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
摘 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启动普法活动至今,已有接近三十年。普法活动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普法活动也存在显著的缺陷,即逐渐走向形式化,普法效果不理想。本文认为导致我国普法活动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无疑“以吏为师”的单向灌输式宣传策略是罪魁祸首之一,要改变这一点,需要我国的普法思维向法律营销思维转变,并从法律条文、法律成本、法律实施、法律宣传等方
摘 要 本文从《禁止酷刑公约》中存在的一部分无效保留出发,提出国际条约实践中“无效保留”问题的困境,通过考察国际条约实践且结合2011年国际法委员会通过的《对条约的保留实践指南》,论述条约实践中无效保留问题的新发展。  关键词 《禁止酷刑公约》 无效保留 法律后果  作者简介:黄立芳,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D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0-274-
摘 要 本文以民族地区为视角,以和谐法治建设为目标,分析公安机关在民族地区和谐执法的治安调解工作。民族地区长期存在着民间习惯法和独特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治安调解在民族地区法治化推进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而发挥这一优势,取决于我们对民族纠纷解决及治安调解的客观而辩证的认识,取决于从立法到具体的调解方式的重视,最终找到与其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和谐法治建设。  关键词 治安调解 民族地区 执法  作者简介:王
摘 要 教唆、帮助自杀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我国刑法没有对此行为是否构罪处罚加以明确规定。通说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量刑上,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但这样处理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本文认为,应参照国外的立法、实践经验,设置教唆、帮助他人自杀罪。  关键词 教唆 帮助 自杀  作者简介:张红,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公司法》第16条第2款是管理性强制性规范。担保权人的审查义务应包括审查提供担保的公司的章程中担保事项的规定。股东会担保决议的瑕疵中,必须经过查询公司工商登记、谙熟公司法相关规范才能知晓的瑕疵属于担保权人的审查范围,而必须经过鉴定机关的鉴定方能识别的瑕疵不属于担保权人的审查范围。  关键词 管理性强制性规范 公司担保 公司法  作者简介:李竞丝,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