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余杭区“四举措”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杭州市余杭区以“名校集团化办学”为重要抓手,加快教育融入主城区步伐,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一是强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结对互助工作,加速城镇优质教育向农村辐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全区有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77个,参与学校164所, 参与市级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的学校16所(其中核心学校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城乡互助共同体的比例为100%,优质教育资源普及水平显著提高。二是深化跨区教育战略合作。深化与上城区、下城区教育战略合作,大力引进先进地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全区有18所学校(乔司中学等)与主城区名校(建兰中学等)结成互助共同体,实施跨区域合作办学。引进省市优质教育资源,成立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托管五常小学和五常中学;创建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杭州天长教育集团余杭区世纪小学、杭州青蓝教育集团崇贤小学。三是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四是打造特色发展名校。努力探索具有余杭特色的“教育发展联盟体”创建模式,结合“一校一品”“一园一品”特色发展的思路,使“名校集团化”向“集团化名校”迈进。 (浙江省教育厅网站)
其他文献
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总裁论坛(简称ET-CEO论坛)在2000年6月召开的以“数字化学习的力量:整合数字化内容”为主题的第3次年会中,提出了数字化学习的观念,并着重阐述了为达到将数字技术整合于课程中,建立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资源和方法,是21世纪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必须采取的行动。我国教育“十二五”规划关于信息化的核心目标提出了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其中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优质
利用ISSR标记,对原产于贵州的10份苹果砧木种质及5份外来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筛选出的10条引物,共扩增出75条重复性好的谱带,其中67条(占89.3%)具有多态性;应用引物82
本文分析计算粤西西部各流域最大损失量值Im,探索Im的分布规律。
福建省漳州至永安联络线施工土建工程A3标段空心薄壁墩采用外挂托架式翻模施工,本文分析该标段的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难点,重点介绍空心薄壁墩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传统的教研活动,特别是一些区域性的教研活动,由于缺乏必要的研修载体,从形式到内容都让广大参与者有着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研修的效率、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帮助等等,均面临着“信任危机”,让组织者与区域教研主管机构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也对教研方式的创新提出了挑战。  调查显示:更多的教师反感“纯理论讲解”“作秀式观摩课”和“走过场的点评”,而更希望专家们通过案例呈现,分析其理论背景,提出可操作的问题解决
主题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一般形式。主题的选择关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发展。“主题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设计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核心问题。”[1]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在农村学校的开设已经步入正轨,但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学生及家长对课程的不熟悉、不理解,活动主题的选择与课程理念并不十分吻合:或简单“嫁接”学校常规工作开展一些应景式主题活动,或“照搬
电力系统的安全及稳定受到变电器运行情况影响着,变电器的运行情况更是关系到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变电器运行的安全问题因此格外重要,提高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水品能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