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课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fei666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实际教师走课的《树之歌》一课为例,阐述走课在实际教学中包含的组建走课共同体小组,确定学习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以及开展持续评价活动等过程,通过教师在走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探索走课制在教师以及学生中产生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走课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其他文献
【摘要】考场作文中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使用最多的就是举例论证。正因为如此,绝大多数考生在举例论证时仅仅是罗列例子,导致写出的议论文是有例无析。举例不分析有人称为“不讲理”,那么如何才能以理服人呢?掌握好分析的方法,让事实论据为我所用。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议论文;说理能力;论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占了近“半壁江山”,作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发现生活之美”观察习作单元,也是本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本文展现运用归纳教学策略,实施本单元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体现习作教学的趣味性、过程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单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遵循口语交际教学的“四有”原则,即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用爱心、慧心、耐心、恒心,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够做到有信心、有内涵、有逻辑、有技巧,以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口语交际;“四有”原则;信心;内涵;逻辑;技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听说读写”能力的
【摘要】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儿童在小学阶段还没有足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空间,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既是儿童的品德课又是儿童的训练课,如何使广大儿童大胆发言、活跃思维、减轻学习负担并提升整体语文素养是国内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活动重点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现状和意义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不仅缔造了满门才俊,而且还悉心培养出了三个院士。梁启超对子女的成功教育,可为当今领导者们教育子女提供借鉴。     家学深厚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他们中有7人曾到国外求学或工
【摘要】语文课堂预设是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前有目的有步骤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空间和留白艺术。以主问题为支撑统领亦是课堂教学路径之一。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在积累和整合、感受和鉴赏、思考和领悟等方面获得发展。而将主问题设计和提升学生的“思考和领悟”能力统一结合,正是对课标精神的贯彻认识。基于此,本文将“思考和领悟”的语文课堂预设确立为论文命题。  【关键词】思考和领悟;主问题预设;课例分
【摘要】部编教材的亮点之一是增设了活动探究单元,这个单元怎么教,如何落实好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任务,需要语文老师多方研究。本文试图研究教材内容和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部编教材;活动探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053-02  【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中职语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方法,并结合实践的具体方法,对开展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希望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培养发展,更好地巩固语文教学成果。  【关键词】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07-0101
【摘要】语文是初中的重点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独具特色,非常值得品读鉴赏。学习语文不仅需要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还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赏析。学会从多个角度解读文章,方能明白作者的创作心境,真正领略文章之美。本文以初中《背影》一文为例,从多个角度解读了背影下蕴藏的善因,以期有所贡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背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孙思邈《备要千金方·大医精诚》    “只要拿得动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直到我倒下的那一天。”这是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这位已84岁高龄的老人,仍奋战在手术台上,保持着每年200台以上手术量的惊人记录。  吴孟超说:“我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