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很高程度的普及,各式各样的应用APP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兴方式,这样的新媒体形式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时代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做出探究,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医学院校  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69-01
  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新型的转变为人们生活带来无数便利的同时,也为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挑战。对于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来说,新媒体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新媒体形式下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能够享受更快捷的信息交互并拥有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逐步缩减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差距。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新媒体的制约,医学院校教师的权威性会受到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增加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难度。因此,怎样在新媒体时代开展良好的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各大医学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
  一、新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1.教学形式以及内容缺乏完善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授课、课内实验、考试等教学内容已经很难满足于现代社会全方面高素质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及教学目标,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约[1]。虽然部分医学院校已经将新媒体技术及时的应用在思政教育中,但是各大医学院校的教学理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思政教育中也不能将新媒体进行灵活充分的应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没有被发挥出来。并且教学形式也相当陈旧,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医学院校的思政教育的新媒体技术在形式以及内容上都没有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
  2.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高校思政教育受到了新媒体技术提供的诸多便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医学院校中的大部分教师还是没有意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并且以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来定义新媒體技术,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中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进行思政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被严重的制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受到了严重的侵犯,甚至丧失。
  二、新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策略
  1.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平台
  医学院校教师在新媒体时代都被赋予了更高的教学责任,先进的新媒体技术是需要医学院校思政教师及时掌握了解的,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将新媒体技术灵活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医学院校应当加强新媒体环境的建设,构建起属于本学院的校园新媒体平台,将新媒体信息采集以及传输的机制进行完善,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及时发挥,填充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
  2.新媒体监管机制的规范
  监管制度的建设以及监管队伍的建设是新媒体监管机制的两个主要部分。首先,新媒体相关的监管规章条例是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网络监管制度建立的基础条件,以医学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参照,将负面信息甄别监管机制相关规范进行明确。其次,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良好的医学院校思政教育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根本,对思政教师队伍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教师队伍的道德品质建设以及思想政治修养建设不断的强化。
  3.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新媒体以其便捷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利用新媒体构建出实时交流、双向沟通的教学渠道,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将学生的政治诉求以及思想动态进行及时掌握,以便于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4.提高重视程度
  作为领导层,应当对新媒体发展的必然性做出正确的认知和重视,能够明确新媒体技术能够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好新媒体手段来强化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质量,并且让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充足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相应的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经费投入,保证新媒体时代环境下的医学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有顺利开展的基础。最后还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强化,提升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
  结语:
  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做出探究,分析了当下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以望得到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晗,方慧.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力提升探析[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13-17.
  作者简介:
  邢晨(1986-),女,本科,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发挥它的立德树人作用,本文主要是以“服务社会”一课教学为例,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目的在于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普及,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家庭和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包含着教学的多个方面,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认识。本文在明确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给实际教学活动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好的彰显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特点,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相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主要是通过在通识教育课程群内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来实现。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就要开设具有清晰理论体系的系列传统文化课程。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X-201710)(JX 2018-35)。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教师要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浓厚氛围。本文以《工程材料》课程为例,浅谈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 德育 工程材料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专题教改项目“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2018267);内蒙古工业大学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兴趣教学法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下诞生的新型教育方式,兴趣教学法在各个学科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工作中的基础学科,不仅作为学生初升高之路的考试科目,更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形成健康的心理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兴趣教学法  【中图分
期刊
【摘要】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德育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其中,德育位居第一。一位大学教授曾经这样说“德”与“才”的关系:“有德有才是成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德无才是废品。”因此,教师在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力争把学生培养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 爱心
期刊
【摘要】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议论文被推到高考写作中,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内容。《2019年普通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在高考作文中,写作文体主要分为两大类:记叙文和议论文。”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对提升学生的高考竞争力及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高中生喜欢生动活泼的记叙文、表情达意的散文,而不喜欢阐述
期刊
【摘要】教师教学不仅是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学学科,教师必须要重视并努力将教学变得高效率。很多农村小学往往会忽视这一门学科,最终导致和城市小学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农村小学的素质教学、品德于社会生活化教学必须重视起来。  【关键词】农村小学 高年级段 品德教学 社会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研究核心,从学习以及内涵剖析角度出发,总结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措施,目的在于培育青少年健康发展、发挥青少年对社会未来发展的建设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少年 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68-02  青少年是国家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