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kjhnng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高校教师要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形成全课程育人的浓厚氛围。本文以《工程材料》课程为例,浅谈了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  德育  工程材料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专题教改项目“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2018267);内蒙古工业大学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76-02
  1.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議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注重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强调价值的引领作用,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2] 课程思政教学是在原有的专业课堂的基础上引入思政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设计、改进课堂管理等方式,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利用专业学科的优势,研究专业课程的特点,并充分发掘其“思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3]
  2.《工程材料》课程的特点
  对于《工程材料》课程而言,其选课学生范围较广,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冷加工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涉及思政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教育,可以辐射及感染学生,发挥协同作用,真正利用好课堂把教书育人更好的落到实处。另外,本课程属工程技术类,需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刻苦等优秀品质,为今后走入工作岗位担任技术性人才做准备。因此,在《工程材料》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使“专业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大程度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工程材料》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资源的建设,研究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以达到激励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实践、勤于思考良好学习氛围,力争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全方位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无形之中[4]。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从设计课堂教学开始,将思政教育引入《工程材料》课堂,具体设计思路为:
  第一, 在知识中渗透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给学生以启发。专业课是思政教育的隐形助力,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专业知识,其根本是坚持立德树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教书育人的全过程[4]。“课程思政”要求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价值观支撑知识的学习。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
  第二,通过教学渗透一种科学精神。作为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要在课程中拓展科研知识,使学生理解学习需要具备严谨务实的态度,学习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人文精神。配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挖掘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例如:“钢的淬火”中开篇以越王勾践剑的故事引入,淬火成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使学生明白要想成功必须有“卧薪尝胆”的精神。
  第四,以与知识相关的重大事件或经典案例作为融入点,使学生理解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例如,讲材料的力学性能时,以德国“艾雪德事件”引入,让学生明白研究材料性能的重要性。另外,课程可以以古诗名句总结,使知识得到升华,同时激励和感染学生。
  4.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确立“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还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形式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探索出适合学生特征,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P10-14
  [3]吴涛.发挥专业特色,实施“课程思政”[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0月)第13卷第28期,P143-144
  [4]王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管理观察,2017(30).
其他文献
【摘要】“普通高中的中国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 帮助学生注意自己的成绩,并且教师需要灵活地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上课,使得他们能学习到对自己未来有作用的知识,受益终身,使得课堂上学生能够高效的学习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05
期刊
【摘要】在过去,我们都知道,传统教育方式都是比较单方面的、由老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但是,在如今的新时代背景之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过去追求高分成绩那么简单了。所以,在这个背景之下,提出了参与式教学这一新的理念。这一模式显而易见,是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以及动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而展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新课程的改革发展,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仅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要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展开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给当前语文教学领域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带来影响,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下探索有效的教
期刊
【摘要】由于目前对高技能水平的人才的需求程度大大增加,使得近年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和理念不断进行着改革,而语文作为其中的重要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的语文课程的改革过程也在逐步加快[1]。语文科目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因此语文科目较其他科目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对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近几年因为实施核心价值观的缘故,有关教育部门都要求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素养。所以本文以此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分析研究,力求寻找一种合适的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语文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们未来多方面的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语文课程设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地方化 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期刊
【摘要】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能够以比赛的形式展现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开展。高职院校旅游教学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形式,能够更快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但当前高职旅游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未能完全将职业技能大赛的优势融入其中,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实现教学改革的方案,从而提升高职旅游教学效率。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 高职教育 旅游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
期刊
【摘要】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要发挥它的立德树人作用,本文主要是以“服务社会”一课教学为例,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目的在于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普及,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家庭和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包含着教学的多个方面,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认识。本文在明确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概念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给实际教学活动以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性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好的彰显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特点,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接轨,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道德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相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构,主要是通过在通识教育课程群内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来实现。要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就要开设具有清晰理论体系的系列传统文化课程。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荆楚理工学院教学研究项目(JX-201710)(JX 2018-35)。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