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激发:让地理题材品德课充盈生命活力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ha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5月,我校很荣幸地承办了浙江省品德与社会“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以此为契机,我带领工作室的学员就地理题材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寻找对策,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本人执教的浙教版三年级《世界真奇妙》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案例片段一】
  师:领略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物——长城的风采后,让我们走进古埃及的标志性建筑物——金字塔。(课件出示)请看一段关于它的介绍:
  金字塔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10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这座金字塔高约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楼。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达5000斤,最重的一块有3.2万斤。1798年,拿破仑进军埃及,曾用大炮轰击金字塔上的狮身人面像,但它经受住了炮火,屹立不倒。
  师:面对如此雄伟壮观的金字塔,你们有什么疑问?不妨来交流交流。
  生1:这些石块平均重达5000斤,当时没有起重机,人们是怎么搬上去的呢?真是太神奇了!
  生2:黄沙之中的金字塔,怎么没有陷下去?
  生3:这些石块怎么会如此坚硬,连大炮都打不倒?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案例片段二】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奇特的动植物世界”。请大家与小组同学聊一聊自己收集到的动植物资料,说一说它的奇妙之处。
  (小组交流)
  师:大家收集的资料真丰富!谁来当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1:我来介绍面包树。只要你把它切开、烤熟,就可以尝到美味的面包了。我真想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一棵面包树,饿了就切几片烤着吃。
  师:我也想种一棵,那样,我们饿了就不用去买面包了,多方便呀!
  生2:眼睛猴是一种珍贵的小型猴类,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竟然超过了1厘米。
  师:是呀,多可爱的小动物!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它们濒临灭绝,动植物需要同学们为它们创建一个美好家园。
  生3:吃人树生长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当人或其它动物碰到它的枝条时,所有的枝条都会伸过来,将其缠住。这种树的树干和树枝还会分泌出一种很粘的液体,把人或其它动物牢牢粘住。“猎物”窒息而死后,就成了树的肥料。
  师:有这样的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1:有的,我在书上看到过。
  生2:不可能有这样的树,我从电视里了解到的。
  
其他文献
桃子为什么遥不可及?    在品德课上,教师总想通过各种事例、图片和数据资料,引导学生从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发展品德,摘到他们应该摘到的“桃子”。然而,仔细观察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我们会发现理想的、抽象化的教育指向与具体的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落差。  1.“空中楼阁式”:课堂教学高估学生的世界  [案例一]  某老师执教三年级《我家的故事》(浙教版,下同)一课,为了达成“知道家人
范秋明,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校长培训专家库专家,全国优秀校长,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湖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  2013年4月,文化大师余秋雨应邀来明德中学讲学,这是他第一次到一所中学做讲座。校长范秋明在接机回学校的路上,对余秋雨先生说:“今天给您主持的是一位学生。”余秋雨先生回答说:“我在台湾做
常常怀念曾经工作过七年的学校,那个承载着近三百年办学历史的校园。一墙之隔便是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台,花木扶疏间亭台依旧,精气犹在。琅琅书声穿越了千年岁月,书台倒影投射在学校的桂花院,书香四溢。院子里有几间小小的平房,粉墙黛瓦,古朴典雅,学校有情有义地全部用来放置图书与杂志。有空的时候,我会常常流连在这个院子里,不是在图书馆驻足,就是在阅览室翻阅,甚至就在满院遒劲的金桂下闻香、发呆。  2004年
这是一本心理咨询案例汇编。通读全书,我深深被作者竟可以如此贴心陪伴着学生的喜、怒、哀、乐而深深感动,赞叹。  细细研读书中的每个案例,我不禁连声称“妙”。作者就如一位穿针引线的高手,经由贴心的陪伴,默契的配合,灵活的指导,把一桩桩看似不幸的事件,一点点转换、升华,凝练成一颗颗璀璨的人生的珍珠,并用深情、爱意串联起来,重新戴回到学生的身上。  在书中,心理老师就如一位“寻宝”高手,陪着学生去寻找生命
《中小学德育》(原《小学德育》)创刊三十年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份有着鲜明实践风格的刊物。也正因为这份实践情怀,才让她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中拥有了巨量的读者群和极高的美誉度。  2011年,《小学德育》更名为《中小学德育》。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了提升刊物的学术品位,我们成立了编委会,开始了和国内知名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让杂志在学界地位快速提升:201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他,是一名老师,平平凡凡,却誉满全球,荣获“国家艺术奖章”“全美最佳教师奖”称号,并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OBE荣誉勋章;他,是一个执着者,兢兢业业,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学龄段学生20多年;他,是一位“魔术师”,点石成金,在最小的空间里,却创造出最大的生命奇迹……他,就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缔造者——雷夫·艾斯奎斯!  那么,一间小小的教室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让它变成孩子们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提升中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品质  所谓“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人”。[1]檀传宝
【摘要】本文选取了2000名高中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对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比较茫然,阅读材料也非常有限。就此,笔者提出了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改善英语阅读课堂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新课标;阅读现状分析;阅读能力; 思考及对策;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丁艳华,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冲突随之增多,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安全宽松的环境,欢乐愉快的心情,健康向上的心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个性、完美人格的形成。为此,学校多年来始终努力创设有张有弛的文化心理氛围,努力为学生营造张扬个性的乐园。  随着“真教育”理念在学校的大力实施,“真心
道德品质(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中,人们最重视的是“行”,不仅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任务,更把学生是否养成了道德行为习惯看成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反之,德育就会被认为没有实效、没有成功。我们不妨把这种强调和重视道德行为的思想倾向称为“德育行为主义”。  一、德育行为主义及其后果  在德育中重视“行”,古今中外,无不如此。一个德育理论如果不能指出如何让学生“行”,就会被认为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