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玲 韧性的乒乓人生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ai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第3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花园城市诺维萨德市举行,中国乒乓球队在这里创造了辉煌历史,第一次包揽了7个项目的金牌。来自四川自贡的削球手童玲取得了女团、女单冠军以及女双、混双亚军的骄人战绩,轰动中国体育界。
  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当年中国最年轻的世界冠军童玲回忆起那届世乒赛,似乎没有那么多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多是轻声细语,削球名将有她独特淡定的气质。
  十年苦练 一朝圆梦
  童玲回忆说:“记得1971年暑假,我不到9岁,在家闲来无事,就和邻居同学结伴到体校去玩。转了一圈,偶然被引到乒乓球馆,见到了影响我一生的启蒙教练张荣熙。当时我一点儿也不会打球,教练见我个子比较高,就让我练削球。从家到体校要走一个多小时,天气又热,暑假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训练,进步不算大。到了寒假,住在体校旁边,集中精力练了一个月,进步很大。短短一年之后,1972年参加全省比赛,拿到了少年女子单打冠军,把我们家高兴坏了,谁也没想到我能拿冠军。”
  1975年,13岁的童玲在北京的第三届全运会上获得少年女子单打冠军,“我记得是庄则栋给发的奖。同年,我入选了北京军区乒乓球队。我记得比赛之前,部队做了许多工作,把入伍的手续都办好了。我比赛打得很好,就留在了北京,从此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生涯。”1977年,童玲被选入国家乒乓球集训队。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在朝鲜平壤举行。在争夺女单前八名的较量中,初出茅庐的童玲遇到东道主选手、上届冠军朴英顺。朴英顺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士气旺盛,很快取得了2比0的领先优势。然而,在适应了场上气氛之后,童玲也逐渐找到了感觉,她把现场观众的鼓掌呐喊当作是给自己的加油声,以稳定的削球顶住了对手连珠炮式的进攻,连赢三局反败为胜,上演了经典逆转。
  无独有偶,两年后的第36届世乒赛上,童玲在女单1/4决赛再度遭遇朴英顺,在先失一局,第二局落后的不利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连得10分,在气势上瓦解了对手,接着又连胜两局,跻身四强。在半决赛和决赛战胜队友张德英和曹燕华之后,童玲如愿捧得了吉·盖斯特杯。
  从1971年学球,到1981年捧杯,童玲圆梦世界冠军,只有短短的10年。直到现在回忆起来,她仍然感觉自己非常幸运:“我没有走过太多的弯路,但比赛还是艰苦的。队里竞争很厉害,外国选手的水平也很高,打起来并不轻松。”
  邓大姐的话很温暖
与航天员杨利伟打球。

  1981年5月2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欢迎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第36届世乒赛凯旋大会。邓颖超大姐拉着童玲的手亲切交谈的新闻图片,令很多人好奇,想知道照片上童玲甜美笑容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美好的故事。“我以为中央首长要跟我们这些年轻人讲话,应该是鼓励比较多,可是邓大姐在我耳边说的是‘运动员要注意身体啊,尤其是女孩子’。我听到这话,感觉好亲切好温暖,所以那张照片就笑得很自然。新闻照片见报之后,听说还获得了全国优秀作品奖”。
  三位恩师悉心栽培
  “我能拿冠军不光是天赋的缘故,打球很辛苦,也很单调,最幸运的是碰到了几个好教练,在我身上下了很多功夫”,童玲回忆说。
  “记得小时候,我的启蒙教练张荣熙对我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削不到500板不能吃饭’,从小培养永不放弃的球风,坚持坚持再坚持,‘关键时刻要比对手多一板球,胜利的天平才能倾向你’。”
  童玲的第二个恩师马光泓是早年国家队的名将。1973年,马光泓在北京部队当教练,听说四川有一个叫童玲的好苗子,她两次到家乡四川寻访。第二次去的时候,她已经怀孕6个月了,最后如愿把童玲招入队中。为了培育好苗子,马光泓曾把童玲在艰苦训练中思想上的活动、临阵的情绪、技术的弱点、要攻的难关等,一一写信告诉童玲的父母,以取得她父母的配合。短短三四年间,童家就堆积了62封信,记录了千里马的脚印,也记录了伯乐的心血。“后来,马指导看我比赛落后时,紧张得心脏难受,好在我每次都赢下比赛,没有辜负教练对我的培养”。
  在国家队,童玲还得到著名教练张燮林的调教,“他丰富完善了我的打法,从过去只会正手突击加上了正手弧圈球和反手长胶进攻,还可以拱一板,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技术和意志品质。如果平时松懈,比赛时就会表现出来。所以,赢球的信念不放弃,就能赢下比赛”。
  转战国外 传播技艺
  1986年,童玲离开了竞争激烈的国家队。退役之后,先是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学习,1988年赴西德打职业联赛,1992年又到澳大利亚的乒乓球俱乐部执教。“当时,澳大利亚的乒乓水平还是比较低,全国男单冠军都打不赢我。澳大利亚国家队邀请我加盟打世乒赛。拼命打会遇到中国选手,对不起培养我的中国队。不拼命打,对不起赞助支持我的澳大利亚队。所以,只好婉言谢绝”。
  打国外的联赛,会感觉轻松一些,那里的训练和比赛不像在国内那么辛苦。在澳大利亚教球就更轻松。虽然在国外,生活变得相对轻松和舒适,但时间越久,童玲越发思念和向往中国人汇集的地方。1998年,思乡的童玲回到老家四川,在成都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乒乓球俱乐部,后来又在重庆和北京开办俱乐部,还推出了童玲牌球拍。
  热情助力全民健身
  “我办俱乐部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帮助业余爱好者提高兴趣和水平,快乐健身,一旦在学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他们就会很高兴”,童玲特别想对初学者说,“学习打乒乓,启蒙阶段很重要。我对初学者有个建议,最好找受过专业训练的教练教一教基本动作,握拍和姿势错了,到后来影响发力,错误姿势一旦形成很难纠正,影响水平提高”。
  异国的10年经历让童玲意识到“全民健身”的意义多么重大,“在国外,都是业余训练,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申请加入俱乐部的意识非常强,锻炼身体让他们身心愉悦。所以,回到国内,我也希望去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这么多年,自己一直没离开乒乓球,做这行也有些优势吧”。最近,童玲又在石景山区筹办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馆,今年就可以开馆。童玲还在贵州创办实业,创出了品牌求圆酒,意在“以球结缘,以酒求缘,终求圆满”,补贴乒乓教育事业,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乒乓生涯。
  童玲坚持推动乒乓球的普及,时常为一些业余比赛开球示范。有时候还和当年的老队友一起为观众打表演赛,在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2015年童玲与国家队名将耿丽娟打表演的视频。同时,童玲开始有新的追求,潜心学习中国书法及国画,得到了漠公、启骧和孙文佳等书法家的指导。“爱拼才会赢”是童玲最爱写的条幅。童玲削球的韧性转移到了练书法,“练书法有时候也是很单调枯燥的,中途也想到过放弃,正是打乒乓磨练出的韧性,让我坚持下来”。世界冠军的书法作品开始得到社会的认可,童玲一边继续钻研书法,一边热心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已经有好几次通过书法拍卖的形式捐资助学。她还到黑龙江边疆捐助希望小学。
  如今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她却越活越优雅,拥有一大批乒乓球友、粉丝和书法界的朋友,教球、练书法、打太极、参加公益活动,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并且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
其他文献
晚近关于明清之际士的思想史、精神史研究,以王汎森、赵园用力最深,王汎森关于清初士人不入城、不赴讲会、不结社,以及他们的思想行动在明末清初趋于道德严格主义的观察,赵园关于明遗民生存境况、“戾气”弥散作为一种鼎革期特征的探讨,均颇具穿透力,但这类观察角度均延续了比较纯粹的“士人”研究传统。而杨念群的新著《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则力图在与传统士人研究构成某种对话关系的
由东北地区28所高师院校联合举办的东北高师2010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去年11月28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洽谈会上,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200余家用人单位共提供需求信息近8万条,参会学生近5万人。虽然当日供需比达到1:1.6,但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特别是非重点院校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凸显。    一、60万毕业生30万岗位,供需矛盾突出  
天上人间,古今中外,一曲曲爱情悲歌,听得人回肠荡气,听得人泪洒千行。从孟姜女哭长城到梁祝化蝶双飞;从崔莺莺与张生情定西厢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从《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双双殉葬到《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到哈姆雷特与索菲妮娅……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谱成一曲曲千古绝唱。也许,悲剧更容易令人感动,那些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剧在令我们感动之余,更让我们看清了那些温柔、善良的弱女子在
〔关键词〕心理效应;评价;奖励  小学生都喜欢通过良好的表现获得奖励,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所决定的,正向引导常常能鼓励学生继续表现良好。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作战”的班主任,我越来越发现奖励其实是一门大学问。我身边有的教师认为奖励就是给学生他想要的玩具、食物,有的教师认为,给学生的奖励越多,越会让学生下次表现出好的行为习惯。这些教师常常为“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而困惑——学生刚得到奖励时兴奋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及有关意见,要求各地开展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行动。为了解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提出针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及治理对策,本文以浙江为样本开展了中小学校园欺凌专项调研,分析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地点、类型及性别差异,研究预防校园欺凌的对策,探索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
摘要:影视作品反映生活最典型、最深刻,它将多元的文化、丰富的意象、多彩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并陶冶和启迪着人的感性世界和理性思考。合理使用影视资源,让它们有效地进入语文课堂,能成功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圣殿,走进情感体验的高地,真正贴近作者之心。  关键词:影视资源;语文课堂;有效介入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普及与发展,让影视资源有效介入语文课堂中,能改变单调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
台湾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李玉贵老师曾经谈到她在大陆听课的感受:“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只要发言的小孩说得比较慢,只要他说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马上就有十几个尖子生争着举手。这时候,如果老师没有专业自主又喜欢热闹的场面,他就真的会去点其他举手的孩子,还会对原来发言的孩子说一句:下次想好了再说。告诉你,那已经是他这辈子想得最好的时候了。他正在努力搜寻、组织、关联你的话题跟他的思绪的关系,他试图
看园  天底下看园,莫过于去苏州。苏州有“园林城市”之美称,“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游人莫不心驰神往。  北方皇家宫苑气势宏伟且豪华富丽,但太露太铺张,使人敬而远之。看北方皇家宫苑,只能让你感到人生的压抑、历史的沉重;只能让你感到世道的不平、奢侈的可耻。而苏州园林,从不炫耀,从不夸张,它的建筑一律青瓦粉墙,褐色门窗,虽有精致砖雕装饰但不施彩绘,倒显得自然怡静。苏州园林,多以
〔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缺少亲情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特别是单亲家庭,更应考虑孩子心理需要的满足,应做好适当的“填补”。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雨”,努力做到“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心理辅导;情感策略
1956年9月,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之邀,宋庆龄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宋庆龄发自肺腑地说:“没有党的领导,我们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我坚信将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将会成为全世界一种通行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  1957年4月,宋庆龄在上海寓所会见刘少奇。刘少奇向她谈起共产党内正在开展整风运动,并恳切地说:“孙中山先生很有才华和魄力,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