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早期社会使用货币问题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cker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由于海峡相隔,社会经济的开发长期滞后于祖国大陆,以致早期货币史演进的历程也相应大大滞后,并有其独特的个性,尤其是早期社会原住民的居住区域内有否货币流通,始终不清。为此,本文拟对此作粗浅考证,请海峡两岸钱币学界给予指正。
  
  一、台湾原住民早期社会的经济概况
  
  台湾在我国历史文献中的名称不一,秦代称瀛洲,西汉称东鯷,三国称夷州,隋代则称流求,宋代仍称流求,元代又称瑠球,明初称琉球,后改称小琉球,还有东番、鸡笼山、北港和台员、大惠、大员、大湾之称。三国东吴人氏沈莹《临海水土志》对台湾原住民的社会经济状况有粗略的展示:“夷州(今台湾)在临海东南,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此夷各号为王,分画土地人民,各自别异。”“各有所召,取大空材十余丈,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椿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皆往驰赴会。”原住民“作室居,种荆为蕃鄣。土地饶沃,既生五谷,又多鱼肉。舅姑子妇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唯用鹿角予以战斗耳。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刀斧、镮贯、珠珰。饮食不洁,取生鱼肉杂储大器中以滷之,历日月乃啖食之,以为上肴”。“饮食皆踞相对,凿木作器,如猪槽状,以鱼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饮之。以粟为酒,木槽储之,用大竹筒长七寸饮之。”原住民发生战斗,“战得头,著首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从上述的记载不难看出,1700多年前的台湾原住民乃以兽骨、兽角作武器,磨砺青石作利器装饰品,凿木作器具,过着原始社会生活。
  唐、宋、元和明初的史籍文献,对台湾早期社会经济状况的记载,虽有所增减,但大体略同,唯明末万历年间陈第所撰《东番记》,对台湾早期社会原住民的乡土风情描述较具体。陈氏系福建省连江人,明万历三十年十二月初八日(1603年1月19日),随浯屿钦依把总沈有容入台剿倭,亲历台南,高雄一带原住民聚居的村社,通过实地考察,以所见所闻撰写《东番记》。该文曾为近代社会学家陈绍馨誉为“实不逊现代人类学家之调查报告。”现将陈第所著《东番记》所载主要情节摘录如后:
  “东番夷人,……种类甚蕃。别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无酋长。子女多者,众雄之,听其号令。”
  “无水田,治畬种禾,山花开则耕。禾熟,拔其穗,粒米比中华稍长,且甘香。采苦草,杂米酿,间有佳者,豪饮能一斗。时燕会,则置大罍团座,各酌以竹筒,不设肴。”
  “娶则视女子可室者,遣人遗玛瑙珠双,女子不受则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门。弹口琴挑之,……女闻,纳宿,未明径去不见女父母。自是宵来晨去必以星,累岁月不改。迨产子女,妇始往婿家迎婿,如亲迎,婿始见女父母,遂家其家,养女父母终身,其父母不得子也。故生女喜倍男,为女可继嗣,男不足著代故也。”“女子健作;女常劳,男常逸。盗贼之森严,有则戮于社;故夜门不闭。禾积场,无敢窃。”
  “山最宜鹿,NFDA2]NFDA2]俟俟,千百为群。人精用镖;镖竹棅,铁镞,长五尺有咫尺,铦甚;出入携自随;试鹿鹿斃,试虎虎斃;居常禁不许私捕鹿。冬,鹿群出,则约百十人即穷追之,既及,合围哀之,镖发命中,获若丘陵,社无不饱鹿者。取其余肉,离而腊之,鹿舌、鹿筋亦腊,鹿皮鹿角委积充栋。”
  “居岛中,不能舟,酷畏海,捕鱼则于溪涧,故老死不与他夷相往来。……始皆聚居滨海,嘉靖末,遭倭焚掠,乃避居山,倭鸟铳长技,东番独恃镖,格弗格。居山后,始通中国,今则日盛,漳、泉之惠民、充龙、烈屿(今金门)诸沃,往往译其语,与贸易。以玛瑙,磁器、布、盐、铜簪、環之类,易其鹿脯、皮、角。”
  从明末《东番记》对台湾原住民社会经济的描述,可以判定:四百年前的台湾本岛原住民仍处于原始社会。彼时台湾原住民在捕鹿时用的镖为“铁镞”,铁的来源系与大陆商人通过物物交换取得的,并非自身熔炼,也未曾使用铁犁和铁斧之类的铁器耕作,不能视为铁器阶段。
  
  二、台湾原住民早期社会是否使用过货币
  
  1.林、韩两氏著文认定曾使用贝币
  林惠祥1930年发表的《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中认定:“番族(即原住民)自古即以贝壳制成小粒扁圆珠,以为货币,并缝缀麻质之衣服上,以为最盛装之服。……其法先由海岸采拾贝壳——大都为子安贝——碎为相当之小片,然后一一穿孔,贯以麻线为短串,张于弓上,磨于砥石,使其棱角渐钝,终而成为扁圆之珠”。
  韩西庵1951年发表的《台湾山地人民之经济生活》中认定:“山地各族人民关于货币的使用,最初用贝为币,泰耶鲁族称之为Maiyun、拜湾族(现通称排湾族)称之为Kajipa,系磨制一种鸡心螺或称芋贝(因贝形像芋,产深海中)而成;汉民族称之为螺钱,其价值约等战前之一日元。拜湾族人民往时曾盛此贝作为装饰品。兹瓯族,特别是阿里山山地人民,曾使用一种子贝(卵形,坚厚有光泽的沿海产贝类)。上述螺钱,据《台湾府志》记载,谓系昔时汉民族所制传入山地者。(注:即指清乾隆十一年[1746]范咸所主修之《重修台湾府志》而言,其中‘番社会风俗’云:‘螺钱皆汉人磨砻而成,圆约三寸,中一孔,以洁白者为上。每圆值银四、五分,如古贝式,各社皆然)另有一种小粒的珠,似亦系汉民所制,泰耶鲁族人称之为Kaka或Ahinu、Aha,径一分内外,长二分内外,状如圆管,中穿小孔,用麻线连贯如念佛珠,名Shina buhokan意谓‘珠条’,每串长度以自肩头至指尖为准,约二尺至二尺五寸。又以十环为一束,名Tonofu,意谓‘珠条束’。他们除用作货币外,缝缀在布上,大约在一方尺内外的长方形麻布上,满面缀上此种珠群,名Pintoanu,意谓‘珠裙’。还有一种珠衫,缀珠更多。整块珠裙,战前大约可值五、六日元,当然各族价值各有差异。大致珠衫一件值珠裙二件,珠裙一件值珠条五十串,再依大小长短为实际的评价。珠条是他们的货币单位,汉民族称之为珠群,实可称之为珠货。这种珠货,西部泰耶鲁族间,不久以前,尚在使用,诸如婚姻的聘礼、耕地及武器的买卖、不法行为的赎金等。又如屈尺、大井崁及五指山方向各族,至今尚用以为赔偿或结婚时赠与之品,惟已无人用作通货者。”“如土枪、锅、刀及菜刀等铁器,他们都很珍视。不久以前,接近汉民族的好几个泰耶鲁部族曾用作通货,现时虽已不可多见,但向红头屿的阿眉族收买夜光贝时,如果用径约数分、长约三尺的铁棒作为代价,他们还是非常珍视的。大约二十余年前(即1931年以前),兹欧族、拜湾族、阿眉族之一部还都以铁器为通货使用。他如棉布,也用作通货。至于毛皮,如豹皮、羊皮等,同样可作通货使用。”
  林、韩两氏均认定,台湾早期社会的原住民都使用过贝币。至于贝币的形态和制作表述各异:林氏认定以子安贝的碎片磨成扁圆周之珠,有穿孔,可用麻线贯穿之,缝缀在麻衣上,则成盛装。韩氏认定形态有三种:一是螺钱,圆形,径约三寸,中有小孔,用鸡心螺(也称芋贝)磨制而成,系汉民族加工制作的,每枚值银四、五分,以洁白为上;二是珠条,圆管状,径一分内外,长二分内外,中穿小孔,也系汉民族制作,可串成长条,缝缀在裙上为珠裙,缝缀在衣上为珠衫,一条珠裙在战前可值五六十日元,估计需缝缀珠条五六千枚;三是子贝,未作加工的天然子贝。台湾省文献编纂委员会编写的《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四经济志金融篇第二章“币制及货币流通量”,第一节第一项“先住民时期之货币”中,在引用林、韩两氏所叙后,明确表示:“本省先住民之货币,在长时期中,当系以贝、珠为主,但亦有以皮、布为之者,凡此皆属原始之实物货币,自不足以言币制,亦无从了解其流通量,且直迄晚近仍见使用”。
  
  2.对原住民“使用贝币”的商榷
  明末《东番记》对台湾原住民的描述,已表明台湾原住民在明万历三十年(1603)仍处于原始社会。明天启四年(1624)荷兰入侵台湾后,对原住民采取武力镇压和经济封锁的政策,由南而北对原住民居住的村社逐个进行清剿压服,历时二十余载,以致原住民的经济停滞不前。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驱逐荷兰殖民地者收复台湾之初,其部下杨英所撰写的《杨英从征实录》载:南明永历十六年(1662)八月,“奉旨南社(今云林县NFDA4]背乡),适登秋收之期,目睹禾稻遍亩,土民逐穗采拔,不识钩镰割获之便。一甲(十亩多)之稻,云采数十日方完。访其开垦,不知犁耙锄□之快,只用手□凿,一甲之园,必一月(缺七字)。至近水湿田,置之无用”。此时,祖国大陆已是清康熙元年,这段记叙表明台湾原住民至明末清初还处于原始社会。处于原始社会状态的人群有何货币使用?
  商榷之一:贝只有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时才可称之为“贝币”。林氏称原住民“以贝壳制成的扁圆珠,以为货币,并缝缀于麻质衣服上,以为盛装之服。”这种小粒扁圆之珠,作为装饰品是显然的,至于如何作为商品交易的中介,未见表述。再看韩氏的表述:原住民“最初用贝币”,以鸡心螺磨制而成的称“螺钱”;以贝制成的圆管状小粒珠称之为“珠条”。“珠条”系货币单位,除作货币使用外,逢缀在布上则称之为“珠裙”或“珠衫”。特别要指出的是,所谓贝币“螺钱”和“珠条”均系“汉人(大陆移民)磨砻而成”,“传入山地”的。由于大陆移民需要换取原住民的土特产如鹿皮、鹿鞭和鹿脯之类,便迎合原住民之所好,用贝壳磨制成扁圆贝珠和圆柱形的贝条工艺品,用以交换原住民的山货。原住民视“螺钱”“洁白者为上”,将“珠条”贯穿缝缀在布上成为“珠裙”或“珠衫”,这一切都表明原住民视所谓的“螺钱”和“珠条”为装饰品,而不是当作货币。
  韩氏还标明,一“螺钱其价值约等于战前之一日元”,“整块珠裙,战前大约可值五六十日元”,这应是日本占领台湾期间,“螺钱”和“珠条”作为工艺品或收藏品的价格,而不是两种货币的兑换价。
  商榷之二:贝演进为贝币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条件。台湾本岛早期原住民以农业种植为主,自然条件虽优越,因生产技术落后,种植和收获耗时过长,以自给为准,在一个村社内,收获季节的稻谷堆放广场,无人偷窃。由于台湾岛地形狭长,南北最长394公里,东西最宽为144公里,所处经纬度略同,自然条件无多大差异,农业种植的作物品种,基本上无相互调剂的需求,致使村社内和村社之间的物物交换缺乏物资基础,其生产也难由自给自足转化为商品。由于原住民的群体来自多条渠道,有祖国大陆早期躲避战乱渡海的百越族,也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早期遭灾漂流而来的人群,他们很自然地以原有生活习惯和语言的不同分群居之,所形成的村社,也难以相互沟通,只得“老死不与他夷往来”,祈求平安。各村社之间既无来往,物物交换调剂有无之事,自然难以萌芽。
  原住民唯一有剩余的山货为鹿角、鹿鞭、鹿脯、鹿皮等,由于捕鹿在村社之间各有猎场,一般是互不侵犯,在村社内又是群体狩猎,无论是村社内和村社之间,也是无彼此调剂的需求,而是用于对岛外来的客商和大陆移民作物物交换,以换取其自身无法生产而又需要的铁器、日用品和装饰品。这种物物交换最迟始于隋代初(公元七世纪初),一直伸延至荷兰殖民者撤离台湾,历时千余年。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期间,对原住民各村社与岛外的物物交换予以严加控制,只允许移民中的社商采取承包形式,以日用品与原住民交换鹿皮等山货,其中可牟取八倍利润的鹿皮,责令商人全部转卖给荷兰殖民者。
  至于荷兰人与原住民之间的物物交换,日本人中村孝志所著《十七世纪荷兰人在台湾的采金事业》中,引用瑞士人赫皮特(Aibrecht Herport)的调查报告称:“住在北部山中的住民,每年两次将砂金或未经制炼的金子送到某个地方,然后回去。于是另有人(指汉人)把衣类杂货等送到那里打算换取那些黄金,把那些货物放下以后,即行离去。等到原来的山地住民再次出现的时候,若认为那些货物抵得上自己送来的黄金,他就带着那些杂货回去,否则,就依然把黄金带回。隔不多久,后者再来,把留下那里的黄金或是杂货取去。荷兰也曾与住民们作过这样的交易。”中村称这种物物交换为“沉默贸易(Silent Trade)”。
  物物交换是交换的原始形式,货币是在物物交换向商品交换演进过程中产生的。台湾早期社会的原住民只有村社对外界的物物交换经历,而村社内部和村社之间未见有物物交换的记载,即使有也只是偶而发生,至少还未形成群众性的物物交换,致使“螺钱”和“珠条”缺少演进为贝币的社会条件,只能停滞在装饰品的阶段,还不能称“螺钱”和“珠条”为贝币。
  商榷之三: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尺度,可用来交换一切商品。韩氏认为,土枪、锅、刀、菜刀和径数公分、长约三尺寸的铁棒,以及棉布、毛皮如豹皮、羊皮等都用作通货。又说,向红头屿的耶阿眉族收买夜光贝时,用铁棒作为代价,他们还是非常珍视的。这实际是以铁棒与原住民交换夜光贝,系大陆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物物交换。铁棒对大陆移民来说,不是一般等价物——货币,而是产品(商品);原住民对铁棒“非常珍视”,是需要用其加工成器具使用,不是货币。即使有多余的铁棒,也不能像货币持有者那样随心所欲选购商品,只有找到需要铁棒又持有其需要的物品,愿意交换的对象,才能实现其愿望。至于土枪、锅、刀、菜刀和棉布,以及豹皮、羊皮,都是物物交换的一方持有的物品,不能将参与交换的物品或产品视为货币。
  
  三、台湾的早期货币史
  
  台湾除原住民外,大陆也不断有移民进入。特别是澎湖与福建的泉州毗邻,至宋代,由于泉州对外贸易的繁荣,澎湖也相应发展,朝廷将澎湖划归为泉州府晋江县管辖,并实施中央政府的户籍管理制度。《泉郡志》记载:澎湖“城外贸易,岁数十艘,为泉州之外”,“讼者取决于晋江县”。南宋乾道元年七年(1171),泉州知府汪大猷为加强海防,特在澎湖建造兵营二百间,派官兵长期驻守。考古工作者在澎湖还发现多处“宋墟”遗址,出土宋代瓷片和钱币,表明宋代的澎湖既有商品经济,又使用宋代钱币。元代,澎湖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朝廷特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等岛屿,这是我国在台湾诸岛屿上设立的第一个政权机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元末至正年间,汪大渊所撰《岛夷志略》载: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坡垅相望,……泉人结茅为屋居之。气候常暖,风俗朴野,人多眉寿。男女穿长布衫,系以土布。煮海为盐,酿秫为酒,采鱼、虾、螺、蛤以佐食,爇牛粪以爨,鱼膏为油。地产胡麻、绿豆。山羊孳生,数万为群,家以烙毛刻角为记,昼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工商兴贩,以乐其利。地隶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汪大渊的记载显示元代的澎湖经济发展喜人,不仅有农业、渔牧业;还有手工业,既能自织土布,又能“煮海为盐”;工商兴贩,来澎湖的商船由岁数十艘增加到“岁常数百艘”(见《台海使槎录》),还以纸币交纳海盐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澎湖早在宋代就进入货币经济的年代。
  宋代因北方社会动荡,致使东南沿海居民渡海到台湾甚多。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原住民有差异,便自行建立大陆移民的生活区,主要集中于台南滨海一带,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有的也经商,必然携带在大陆使用的钱币进入台湾,在其生活区域内使用。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小琉球漫志》(朱仕玠著)载:“台地用钱,多赵宋时钱,如太平、元祐、天禧、至道等年号。钱质小薄,千钱贯之,长不盈尺,重不越二斤。”九年后,朱景英撰写《海东札记》又云:“相传初辟时,土中有掘出古钱千百瓮者,或云来自粤东海舶。余往北路时,家僮于笨港口海泥中得钱数百,肉好,深翠,古色可玩”。前者明确指出,台湾使用宋钱;后者两次记载出土古钱情景,第一次为“初辟时”。连横所著《台湾通史》,卷一《开辟记》界定的时限,下限为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因而“初辟时”可推定为明末清初以前,第二次出土是清乾隆年间,从其对出土古钱“深翠”的描绘,这数百枚古钱有可能是宋、明时期的钱。
  从台湾早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整体考虑,原住民虽基本处于原始社会,未使用过货币,但澎湖和台南大陆移民居住区域在宋代已出现商品经济,并使用货币进行交易,因而台湾早期货币史的上限应界定在宋代,大约在10世纪后期。
  
  注释:
  ①台湾者早期的居民,史籍文献资料称之为番、土番、夷、山地人、山胞、土人,台湾光复后则统称高山族,其实台湾少数民族众多,有赛夏族、布农族、阿眉族、平埔族、泰耶鲁族、拜湾族、兹瓯族……。本文称“原住民”,与史籍文献资料相一致。
  ②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重修台湾省通志》卷四《经济志•金融篇》第6页。
  (责任编辑 姚朔民)
其他文献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不仅币制紊乱,政局更是动荡不安,加以军阀争战连年,因此许多事件未能忠实地记载,资料常也未能妥善保存,使中国泉币爱好者对这段期间产生的纪念币,缺乏完整的了解。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多数钱币书刊仅能作图片的收录,部份叙述则是以讹传讹,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上五星开国纪念币” ;①现在虽已对其制成时间有了正确的考证,然而对于为何同一时间会有“上五星”及“下五星”两种版式出现,仍未有合理的说法。
期刊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形成直、皖、奉三大系军阀。各军阀间为争夺地盘,扩充实力,因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孙中山先后组织北伐均未如愿。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经过两年艰苦斗争,相继创建黄埔军校,成立国民政府,编组国民革命军,进行东征和南征。并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统一全中国的纲领。1926年6月5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出师北伐案
期刊
2006年12月22日天津市钱币学会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黄锡全和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王永生到会指导,天津市社团管理局、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领导应邀出席,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监局、各商业银行以及各有关领导、钱币专家和会员代表100余人出席了大会。  大会听取了天津市钱币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新修订的《天津市钱币学会章程》;选举产生
期刊
上海博物馆2006年12月5日到7日召开“丝绸之路古国货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50多位国内国际研究丝绸之路的钱币学家和历史学家聚会沪上,成一时之盛。会前,已展陈十年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馆经改造重新开放。杜维善先生多次捐赠上海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古国钱币和施家干先生捐赠上海博物馆的机制币陈列也经修改后同时开放,更为会议锦上添花。  会议共收到40多篇论文,有30多位学者作了演讲,议题相当广泛,并不乏
期刊
2005年5月20日,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化工总厂西侧1公里处,回填土大坑内出土战国时期齐国三字刀1000余把。笔者经走访调查对这批刀币的出土背景、出土数量及流向、刀币特点及相关历史作如下分析探讨。    (一)发现背景  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化工厂西侧出土齐刀币,此处非第一出土地点,其出土地点应该是山东化工厂西北1500m,赵家庄西边一建筑工地。工地在挖地基时将土拉至化工厂西侧土坑内。天桥区赵家庄以
期刊
冀南银行是晋冀鲁豫边区的地方性银行。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晋冀边区政府决定设立自己的金融机构,发行冀钞。该行于1939年10月15日成立,总行设于山西黎城县小寨村,印刷厂分别设在小寨沟一带的漆树、郭转、宽漳山等自然村(本文所述石印版即发现于宽漳山村)。冀钞共发行面额有19类47种之多。1948年8月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在石家庄合并为华北银行。  这块石印
期刊
笔者手上有几张“聚兴诚(商业)银行”的支票,均为竖式,见封三图1-3。按签发日期排序,图1(以下称第一张票)为1951年6月12日,图2(以下称第二张票)为1951年8月25日,图3(以下称第三张票)为1952年1月24日。这3张支票虽然都签发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但细读这些旧银行的票据,仍可以看出新旧时代变革的痕迹。    这3张支票的最上方都印有花纹装饰左右的聚兴诚(商业)银行圆形标识,其中
期刊
一、出土概述    1984年冬,成都市郊彭县(今彭州),思文乡(今通济镇)梓柏村村民席启林在宅旁挖鱼塘时,发现一土坑钱币窖藏。钱币无盛器,用钱丝串系,锈蚀不严重。2003年10月,成都博物院会同彭州文管所作进一步清理,除锈后,清理出“蜀五铢”16枚、“直百五铢”2840枚。    二、钱币种类    1.“蜀五铢”  蜀五铢出土16枚,铸工精整,肉光滑而且薄,外郭宽阔,呈圆弧状,面有外廓
期刊
拙藏一枚“香港一千”圆孔青铜币,1866年发行。一千者即千分之一元,与当年流通的一文铜钱币值相等。这种径小轻薄的硬币,居港华人不爱使用,流通数年后便消声匿迹,如今已成稀见币。曾到钱币店问价,“香港一千”品相普通者每枚售400元,品相佳美者售价近千元。140年前,千枚硬币才值壹圆,如今相反一枚值千元,似乎是天方夜谭不可置信。  据光绪二十年(1894)陈NFDA6]勋著《香港杂记》一书记载:香港
期刊
2006年12月8日,由湖北省钱币学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开展的“楚国蚁鼻钱铸造工艺研究”课题,通过了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组织,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2001-2004年,由中国钱币博物馆牵头,多家单位共同组成的“中国古代范铸法铸钱工艺模拟实验研究”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于2004年12月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组织的部级鉴定。然而战国时期楚国蚁鼻钱的铸造工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