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利润怎么还增长了?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经销商反映的,老货太多了,处理不完。这个月回调的处理了,下个月的临期品又接上了。
  就是这样,厂家的销量也保不住。
  从持续增长到连年下滑,这是巨大的环境变化。直到如今,众多企业还没反应过来,更何况谈适应了。比如方便面行业、啤酒行业,是现在行业下滑的“重灾区”。方便面行业从2011年的近500亿包,下滑到2015年的400亿包。啤酒行业销量也是连年下滑,低端啤酒甚至是每年10%以上的下滑。
  但是,统一的刘新华、华润啤酒的侯孝海,今年上半年均以少帅身姿上位了!
  刘新华的业绩是杠杠的。2015年,统一虽然营收下滑约1%,但利润增长192%。统一的主要对手则数据很难看。
  侯孝海虽然近几年只是个“诸侯”,但辖区的业绩也甚是了得。华润的不少好产品,正是在他的辖区率先推出来的,如华润现在单品销售过300万吨的“勇闯天涯”,侯孝海就是主要推手,这是一款既有销量也有利润的产品。侯孝海任职四川公司的赢利情况,那是相当的好。
  熊市赚钱
  他俩上位的基础,就在于他俩具备在行业下滑情况下的经营能力,或者说销量下滑了,还能让企业赢钱。
  这项能力就相当于说,一个股民在熊市时也能大赚,非常难得,也非常少。
  快消品行业,以前的经营循环是:销量增长,利润上升。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一直是这么干的。多数经理人,已经习惯于这种经营模式,是典型的销量导向的经营模式。
  即使现在销量封顶,绝大多数快消品企业还沿循着上述经营循环:销量封顶,还硬要去抢销量,挤销量。这样的惯性运作,迟早要出大事的。用我一个群友的说法,就是“穷尽所能的渠道方法论”做销量。这样的惯性运作只有一个结果:销量利润“双下滑”。
  他俩改变了上述经营循环,进入了新一轮的经营循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获得新竞争力。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销量下滑,利润增长。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双增长”。
  增长依赖症
  “销量下滑了,利润还能增长?”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不信”“不可能”“很难”。
  销量增长为0,多半情况下利润是下滑的,因为中国企业一直有销量增长依赖症。
  什么是销量增长依赖症?
  就是企业严重依赖销量增长,一旦停止增长,立即出现巨大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形态:一是销量与成本交替增长;二是销量与盈亏平衡点交替增长。
  销量与成本交替增长:销量增长→成本上升→销量增长→成本上升……
  销量与盈亏平衡点交替增长:销量增长→盈亏平衡点上升→销量增长→盈亏平衡点上升……
  如果销量停止增长,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我们会发现,销量虽然停止增长了,但成本还在增长,盈亏平衡点还在增长,这是惯性增长。除非成本结构和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回到前面那个问题,销量增长为0,利润怎么变化?
  对于陷入增长依赖症的中国企业,利润通常是下滑的。
  销量下滑10%,利润下滑多少?
  换一个问题:销量下滑10%,利润下滑多少?
  有人可能会说,考虑上面的增长依赖症,利润肯定下滑更多,可能下滑20%或30%。
  实际情况是,多数企业利润会下降50%以上,甚至有的直接进入亏损。如果销量下降15%,基本可以说大面积亏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产品毛利,最初都是摊费用的,只有费用摊完了,才形成净利润。所以,超过盈亏平衡点,毛利就是净利。或者说,利润是由边际利润贡献的。
  现在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时期,利润面临三方面的压力。
  一是销量停止增长或下滑。行业销量已经封顶,不下滑已经烧高香了,下滑也是正常。另外,新型渠道,包括网络渠道不断增多,销量也在分流。越是传统大企业,受影响越大。
  二是费用增长的压力。人力费用肯定在增长,渠道费用难道就没有增长?过去打人海战术,就是因为人力费用低。现在不打人海战术了,渠道控制力又在下降。
  三是电商扰乱价格体系,毛利下滑的压力。
  在上述情况下,即使销量不下滑,利润也可能下滑。
  利润到底从哪里来?
  利润,简单说来源于三大要素:一是规模,即销量;二是成本和费用;三是结构,即产品结构。
  现在看来,第一项因素已经很难改变,现在能做的只有改变另外两项因素了,即结构和成本。
  有一种说法,怎么才能实现质变呢?
  一种是大家熟知的“从量变到质变”,另一种是结构带来质变,比如同为碳元素,从石墨到金刚石,就是结构带来质变。
  前面讲的统一的刘新华和华润的侯孝海,他们的主要贡献就是不断推出产品升级即大单品,既保住了销量,不至于大幅下滑,也创造了利润。
  比如,侯孝海主推的华润“勇闯天涯”,年销量过300万吨,是国内单品销量最大的产品,也是高毛利产品。
  再比如,统一的刘新华,不仅推出了大单品老坛酸菜,而且悄悄布局汤达人、小茗同学等,正是这些换挡新品带来了利润增长。
  刘新华和侯孝海的厉害之处在于,在销量还没有下滑时,他们已经主动布局了产品换挡工作,现在只不过刚好发挥作用,这才显示出他们的眼光和格局。
  闲棋野子,长线布局
  有人形容周恩来做隐蔽战线的工作,擅长布闲棋野子,当时看似无用,以后有大用,而且代价还真不大。
  这样的能力被德鲁克称为战略能力,用学术术语表达就是:战术的积累形成战略。
  我欣赏这俩人,就是因为这俩人具备这样的能力,在需求并不迫切情况下布局长线,下“闲棋野子”的能力。
  刘新华在统一方便面独当一面,最初是做“老坛酸菜”。当时业绩压力是巨大的,首先砍掉了大量“有销量但不赚钱”的产品,主推老坛酸菜。更绝的是,他当时竟然还布下了“汤达人”这类高端的“闲棋野子”。虽然一直销量不佳,没有大投入,也没放弃。直到2015年,“汤达人”的价值才体现出来了。
  产品结构调整的压力是近几年才有的,但信号一定在多年前就有了,是否有提前布局的能力,是否在不占用资源的情况下慢慢培育,这样的预见能力、提前布局能力,我们统称为“概念能力”,这是一个“帅才”最需要的能力。
  我不敢猜测他俩这么做的动机,至少从结论看,当行业还在增长时,他俩已经在做行业下滑怎么办的准备。等到行业真的下滑时,他俩已经有备无患。
  现在主流换挡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有的企业才临时抱佛脚,即使方向做对了,也需要时间呀,何况中高端产品的培育时间是很长的。所以,他俩长线布局的能力才那么稀缺。
其他文献
一切商业活动的本质都是对目标客户消费决策的理解和引导,而所有的消费活动都遵循一个相似的过程。  一直以来的商业思考  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但是,无论你想成为下一个马云,还是只想开一家咖啡店,都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可能两年之内就要面临倒闭。我们的日常生活被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所包围,只不过因为那些黯然离场的失败者不曾有人知道。商业世界就像一朵盛开的罂粟花,充满了未知性和诱惑力,而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
期刊
结局在经济紧缩前就注定了。  中国的制造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同样的危机,有的企业或奄奄一息,或破产逃逸,而有些企业却动用其内在的能力(现金)抵御寒潮,并默默地规划下一步的发展。危机面前的这种差异,是由危机发生前的企业经营活动铸就的。  一忌:不要赌扩张后订单会快速增长  企业家期望快速把企业做大,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不计成本的超负荷扩张,问题就不同了,它可能对企业的持续经营带来致命的打击。
期刊
中高端农产品是需求的蓝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用户难找,开发成本高也是此类企业绕不开的发展瓶颈。诸多农业企业瞄准的客户,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能否开发一款系统,实现客户共享呢?  从2015年开始,农业互联网成为越来越热门的话题。毋庸置疑,农业是一个古老但正在孕育第二个春天的行业,笔者在《农业互联网》一书中,认为,农业是一个10万亿元规模的蓝海。  尽管整个大农业有着10万亿元的体量,以及巨大的提升
期刊
开发一个软件的成本是固定的,与用户多少无关,也就是说边际成本为零。硬件也有规模效应,但边际成本怎么也不会为零,贱卖或免费是会越亏越多的。  没有真正的刚需  你做出一个硬件的产品,你把它加上互联网的价值,但是它本质还是一个物理设备。  智能硬件被一种比较浮夸的想法推动着,梦想像软件一样快速发展,获取海量,然后建立新的互联网模式。但我觉得很多智能硬件目前不具备这个条件。  卖200万个体重计,得出每
期刊
前不久,一则“容得下万人,却容不下一部手机”的红牛朋友圈广告悄然上线,这到底是和手机有什么仇什么怨?殊不知点击进去原来是进入了红牛“能量自习室”的活动页面,在这里,红牛将手机这个原本可能造成注意力干扰的载体成功转变成了实现“专注”的平台,呼吁全国各地的学子们“专注”上自习。  活动开展十余天的时间,红牛“能量自习室”活动页面上显示的自习人数已突破300万人次;坚持自习45分钟的人数超过34万人次,
期刊
时间拉回到2009年的12月18号。  作为母婴行业的一个门外汉,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王”,在大本营南京的建邺万达广场开出了它的第一家实体旗舰店,7000多平!而那时的母婴店渠道,主流还是街边百八十平的夫妻店以及100、200平的品牌连锁店。  孩子王一朝震惊业界!  6年后的同一天,2015年12月18号,“孩子王”的第100家门店正式开业。  如今,孩子王已在16个省份、50多个城市开了11
期刊
回顾2014年到2015年的社区O2O项目,大家总是在说,推广成本没有好好控制,产品没有做好等等。但其实所有失败的项目都犯了一个错误——几乎所有这些项目的需求假设都是伪命题!  这些项目想用低成本,占据垂直细分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假如能够通过邻里关系跨越最后一公里,就有可能建立一个高效的细分消费入口。  最后一公里是否能以社区O2O的方式攻破?  1.“广告+地推”的模式本身就违背了社区O2O“低成
期刊
从某淘品牌上市公布的数据来看,营业规模那么大的一家公司,其实日子也并不好过。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说赚钱这件事儿是“能量守恒”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什么是“流量红利期”,并不是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流量没人抢,所以便宜,甚至免费,而是那个时候BAT这种平台商用“亏损”来养活大家。  但是,没有一家企业会永远亏下去。到了一定的时候,圈了足够的“商户”,平台赚钱是必需的。于是,“流量”就成了
期刊
经过这几年的“普法”,主流换挡好像已经成为共识。反正销量下滑早已成事实,厂商已不指望销量增长。越是行业老大,越知道行业下滑就意味着老大下滑。  销量下滑,利润还要增长。这是目前企业面临的难题,破解这个难题的思路就是“主流换挡”,即打造新的主流产品,也就是升级产品,以结构调整应对总量下滑。  认同了主流换挡,但真的做起来,发现并不顺利。产品换了,营销套路换了吗?  主流换挡,不能还是老套路  我先举
期刊
能不撤,就不撤。就算撤,也要慢慢撤。  中国的经销商是个什么样的群体?  说是藏污纳垢有点过,但说是龙蛇混杂却是恰如其分。不按规矩做事,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耍横斗狠也是常事。我有同事十多年前因经销商裁撤问题被打得头破血流、桡骨粉碎性断裂,直到今天还有三颗钢钉取不出来;也有同事因为进货纠纷被经销商打得满地找牙、满头是包,时至今日也不敢再去某地。  厂商矛盾最高级形式是裁撤。一旦要撕下脸来各自算账,那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