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帮派的危害原因与应对

来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d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尊龙名社”案可以看出,网络帮派业已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动向。本文主要分析这种新动向可能的危害、成因和应对网络帮派的一些思考。
  
  一、网络帮派的危害性
  
  实施犯罪更加便捷,网上发号施令网下行动。利用互联网作为动员和组织的工具,对整天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而言相比电话、信件来说更快捷、更便宜也更具有诱惑性。
  “尊龙名社”、“鬼飘堂”的违法犯罪活动都出现了明显的特点,无论是组织抢劫,还是所谓的“复仇”,都是先有人在网上发帖,然后集体行动,最多的居然能同时纠集到四十多名成员,其号召力可见一斑。
  第一,组织管理更加容易,实现了虚拟与现实共存。由于网络是开放的空间,网络帮派很容易就能设立了自己的QQ群和网站,内部管理机构、分支机构、帮规戒律、执行家法在网络上一目了然。“尊龙名社”就规定了从最低等的“布衣”,升到最高的“长老”级别,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每月完成一定的业绩。每个人的等级变化也非常清晰,所谓的帮主(版主)不仅可以在网络上随心所欲的晋升或降低某个人的级别,也可以直接开除,当然还有可能有现实的奖励或惩罚。对组织的管理完全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更容易控制青少年。
  第二,打击更加困难,幕后“黑手”更难抓住。与现实帮派不同,由于网络世界都是网名联系,网络帮派的“帮主”完全可以实现隐身遥控指挥、组织违法犯罪活动,只要幕后黑手指挥犯罪者不露面,将几乎很难抓住有效的犯罪证据,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在侦破“尊龙名社”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刚开始抓住的参与寻衅滋事的团伙成员都没见过“帮主”,在后来继续破获的抢劫案中才偶然有团伙成员供出了“帮主”的真实姓名。
  第三,帮众募集更加方便,将诱使更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侦破的“尊龙名社”帮派的每个成员在社团里有各自的等级,下级必须要服从上级,通过互联网相互认识、联系、成为兄弟并统一行动。不仅如此,“尊龙名社”通过聊天工具发展人脉,通过网络结社的方式,不断引诱青少年加入,并引发青少年中间的涉恶案件。很显然个人发展的帮派成员人数将直接影响本人在帮派中的地位和等级,因此诱惑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就成为帮派成员的一项任务。
  
  二、青少年加入网络帮派的原因
  
  第一,期盼获得他人关注。很多参与网络社团的未成年人要么家庭离异,要么家长对孩子的关心非常少,还有一些家境较好的孩子,却因父母溺爱而缺少管理。而他们参与社团的动机,或出于空虚,或为了炫耀。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属于失败者或者被忽视者,但他们同样渴望被同龄人关注,被家长、教师重视,一旦这一简单愿望在学校、家庭、社区得不到满足,就容易转向社会寻找一些同病相怜者。互相发泄对学校、社会、家庭的不满,网络提供了一个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平台。甚至做出一些自认为“出格”的行为以求有型,获得较强的关注度。
  第二,英雄主义情结。特别是一些在现实生活屡受挫折的青少年,更加期盼自己能够强大。大多数青少年的英雄情结在现实社会很难得到满足,继而很多孩子转向网络世界寻找能够实现自己英雄梦想的角色,或者投身一些暴力、帮会网络游戏,或者在一些论坛放大言充“老大”。在一次次游戏的过关斩将、击打别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在一次次论坛中展示自己的雷人观点吸引眼球获得关注,在一次次帮派活动中呼风唤雨体验英雄般的感觉,在网络中能够一呼百应以成功者自居,获得心理的满足。
  第三,原始的暴力崇拜。在对9400多名台湾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后发现,有“网瘾”征兆的青少年更可能称其在过去一年中曾殴打、推撞或威胁他人,更加倾向于有攻击性的行为。其中的因果关系很难分清,但网络青少年的暴力攻击倾向显而易见。信奉“拳头哲学”、展示文身加手持刀具形象、字里行间的暴力倾向几乎是所有参与犯罪活动的网络帮派的共性。他们所谓的“活动”无非是找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学生抢钱,所谓的“复仇”无非是找跟自己有小矛盾的青少年打架。暴力,几乎成为他们谈论的主要内容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
  第四,降低了个人的负罪感。网络帮派,由于其虚拟性与群体性共存,在违法犯罪活动中无形降低了个人的负罪感。首先,每名成员使用的都是网名,可以说網上纠集网下犯罪,结束后很难追查真实姓名,个体几乎可以不考虑犯罪后果。另外,由于作为帮派大部分违法活动都是几人甚至几十人参与,让每个人都有了推卸责任的借口。在这样的集体行动中,表现怯懦显然是不利于成员在社团的地位。因此很容易形成互相壮胆、互相督促的局势,反正责任能够适当推卸,大幅度加大了违法犯罪行为的后果。因此,青少年拉帮结派很容易滋生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劫和轮奸这类恶性案件。
  
  三、应对网络帮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思考
  
  第一,建立就业和职业培训基地。不论是外来流动青少年还是本地青少年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在就业前都存在一段学校、家庭、社区三不管的盲区。因此,我们建议依托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建立职业培训见习基地,让有劳动愿望或者经过规劝能够迷途知返的青少年在见习基地学习职业技术,并参加职业见习,发放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生活补贴。在符合就业年龄后,再参加工作,尽量减少闲散青少年的数量。
  第二,加强社区青少年管理职能。虽然我们一直强调社区是除了家庭、学校以外青少年活动的第三空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社区在凝聚社会闲散青少年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无论是工作职责还是设施设备都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社区无法满足青少年的学习、娱乐、发展需求。而社区又是离家庭最近的地方,因此应加强社区在引导青少年健康学习、娱乐、发展方面的职能。建立青少年社工定期主动关心青少年的机制,尽量将一些迷恋网络的闲散青少年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社会。
  外来流动青少年应纳入管理机制。“尊龙名社”网络帮派出现了本地不良青少年和“外来务工子女”相互影响的新动向,应当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部分教育环境不良的本地青少年和追求刺激、希望不劳而获的个别“外来务工子女”正在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必须将外来流动青少年纳入社会管理机制,进行同样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效降低和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在流动青少年数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要想独善其身是非常困难的。
  对网络游戏分级管理。网络游戏已成为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因,网络游戏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对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心灵的侵蚀却是真实的。2009年7月底,文化部部署查处以“黑帮”为主题的非法网络游戏,目前已经有四款非法网游被锁定,有关部门将勒令其关闭,但是应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中国有庞大的网民,不良商人获利的驱动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建立相关分级制度,对一些网络游戏进行事前审查,限制青少年接触一些涉黄、赌、暴游戏。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询问一些网络帮派成员的人生目标,他们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这些未成年人出来“混”最终极的目标竟然只是到娱乐场所帮人看场子,个人理想追求贫乏到如此程度。因此,学校、家庭、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三观”教育,教育形式要能够吸引青少年。树立青少年可以亲近的榜样,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都有青少年值得学习的榜样。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纤维连接蛋白和前清蛋白作为腹部外科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指标的意义.方法:测定腹部外科术后病人行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水平,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涉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想要精通一门语言,对该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就需要有所了解。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文化的输入是相当重要的。“文
以某公铁两用桥的匝道立交桥为例,详细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在不同的徐变年限时对连续曲线箱梁桥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指出,收缩徐变对连续曲线箱梁桥的影响延续期按10年计算
通过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性试验研究,阐述了以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施工方法为前提,压实功能一定时,确定最佳摊铺层厚度、压实方法及遍数,可以较好地控制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和堆放密
两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赖脯胰岛素、天冬胰岛素),由于改变了胰岛素分子间相瓦作用的重要区域,其起效、达到峰值、作用持续时间均较常规人胰岛素短,对迅速降低餐后血糖、减少下一餐
文章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支撑,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混合式学习模型。模型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四方面进行设计。学习内容选取企业实际应用的结构较
文章以江苏省靖江市全面推进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一个中等城市,两个小城市"的城镇建设新格局为背景,论述当地职业教育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农村剩
目的:探讨精氨酸(Arg)增强的胃肠外营养(PN)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分别接受常规PN支持或Arg增强的PN支持
以山西某矿区典型输电铁塔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动态地表变形(主要为竖向位移)对输电铁塔结构附加内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在三种工况下节点位移主要发生在X与Z方向上
课证融通实施高职学历证书、高技能证书双证齐全,方能毕业的“双高证书”制度落实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对技能的高起点基本要求:激励学生参加省、全国技能大赛获大奖培养一批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