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有效性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一节40分钟的课时间有限,那该如何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在课内最大程度完成教学任务,以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呢?教师可运用一些教学策略,使课堂更具魅力,从而让学生专注课堂,处于乐学、善学的状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边画边写,重点巧学
  教材中的有些重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课堂中教师能够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变抽象为具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能活跃课堂氛围。将课文与绘画整合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很多课文都可以通过画图来达到“诗情画意”“图文并茂”的效果。如《鲸》中通过画图直观理解鲸睡觉的样子;《月光曲》通过借助简笔画理解音乐,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应运用图画引导学生充分研读课文。以下是三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案例1】《詹天佑》(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片段:
  师:面对如此大的困难,詹天佑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开凿隧道的呢?现在老师请我们班的小工程师们,边看这险恶的地形,边设计图稿。
  (生对照课文画图)
  师:现在请小工程师来为我们讲一下你是如何设计的,并说说你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生:(画)课文是这样描述居庸关的:它山势高,岩层厚。所以我认为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法应该是指从山的两边同时开工,所以我用两个箭头来表示。
  (师屏幕出示居庸关图片和字幕课件演示:两端凿进法。)
  师:这位小工程师设计得很棒!同学们,再按照这样的想法,来绘一下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施工示意图。
  (生对照课文画图)
  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并对照课文进行讲解。
  生:课文中是这样叙述八达岭隧道的:“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所以我认为中部凿井法是从山顶往下打,再分别从两端开凿。我用“↓”箭头表示垂直往下打,“← →”就是同时分别向两头开凿。之所以再加上“→←”两个箭头,是根据“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这一句话理解到的。
  师:理解真到位!同学们,老师来演示给你们看一下,看看中部凿井法是怎么一回事。(课件演示)先在山的正中打一口竖井,然后分别向两头开凿:一个工作面、两个工作面,三个、四个……同学们,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生:这样可以缩短工期。
  师:真聪明!看来我们班也有许多小工程师。想一想:詹天佑在实践中第一个用这样的办法,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生:创新。
  师:根据不同的山采取不同的凿井法,从中悟出什么?
  生:詹天佑有才干。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敢于创新的工程师。
  鼓励学生自己去当一名小工程师,边深入文本边画图,最后再演示。可以说,教师在课堂当中做到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读与画中明白了两个隧道的创新之处,真正落实了课标精神。教师用这样较为简单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理解学习重点,不仅节省了大部分讲的时间,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图文结合,激趣乐学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做到了“图文并茂”,而且这些插图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俗易懂,富有童趣,都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教材内容更是联系紧密,较好地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教师若能科学运用这些插图,不但能使教学中一些字、词、句的意思迎刃而解,省去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案例2】《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对上一段的学习,我们已感受到了老人如大山般的形象,那么文中还有一个情节也让我们感受到老汉的大山形象。这是在撤离的过程中还有这样一幅画面。(出示插图)
  师:这是谁?
  生:老汉的儿子。(板书:儿子。)
  师:插图当中老汉在干吗?
  生:老汉把儿子从队伍中揪了出来。
  师:再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老汉那一脸的严肃。
  生:我看到老汉的愤怒。
  生:我看到了老汉把小伙子揪出来时的态度很坚决。
  师: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请你们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我从课文中的“冲、揪、吼”这几个描写动作的词当中体会到老汉的果断。
  生:我从“像只豹子”这一神态描写当中体会到老汉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
  生:我是从老汉的语言描写发现老汉是一个铁面无私的人。
  师:是的,一句简短的话,却把老汉的形象表现出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当中也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同学们想想,此时老汉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儿子揪出来呢?请你们结合课文的第一幅插图与文中的相关语句来想想。
  生:从插图中汹涌的洪水可以看出情况的危急,老汉是希望儿子能起带头作用。
  生:慌乱逃生的人群很容易把这座生命之桥给挤垮了,老汉希望党员都能把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师:同学们,老汉此时对自己儿子当逃兵,没有很好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而生气,所以,他把儿子从队伍中毫不犹豫地揪了出来。
  课堂中教师巧用插图,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老人的光辉形象上,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老汉的动作、神态之中感悟其复杂的内心世界,感悟到老汉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的生命之桥、党群之桥,这无疑是深刻解读人物形象、理解文本主旨的有效策略。
  三、交换角色,入境活学
  只有教师不断讲解与学生反复读的课堂是较为枯燥的。有时教师可以转变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把课文的趣味性表现出来。所以不仿让学生在“演一演”的情景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把文本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演。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3】《孔子拜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段:
  (在教学《孔子拜师》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发展语感,我设计了一个表演场景。)
  师:同学们,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来到了洛阳,并在城外遇见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老子,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现在,请同学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吧!不过老师有个小提醒,希望你们能注意一下文中孔子与老子的语言、动作。
  孔子:(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老子:(满脸疑惑)你是——
  孔子: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兴奋、疑惑)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孔子:(再次行礼)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识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对生进行采访)
  师:老子,当你见到孔子之时,为什么要拖长你的声音?
  生:应该带有疑问的心情(语气),所以要拖长音,因为老子觉得很奇怪,自己不认识他,他怎么认识我?所以要带着疑问的语气去读:“你是——”
  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谁的话?
  生:我喜欢孔子的,他告诉了我们知识是学不完的。
  师:是啊,即便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师板书“学无止境”)
  这是一堂有情趣、有灵气的课,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情境表演,再现“迎候、拜师”情形,较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了人物特征,体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了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多种策略,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建瓯市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教师的课堂发言能力行为,是为了有效地实施课堂发言能力。如何让教师的发言能力更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在有限的钓分钟内让学生更充分地开展探究活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
从1991年起,我们采用猪苓多糖注射液联合乙型肝炎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46例,验证其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作用,重点是HBeAg的阴转效果,现把业已完成三个月疗程的3
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性,是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课堂的效益,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研究的课题,围绕有效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在我国有亿万人以上的人员从事各种教学活动,如果把中、小学生总数计算在内,可能是世界上从事这项活动人数最多的国家了。但是记述和反映教学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档案,却
我不太喜欢夏天,但我喜欢夏夜。因为夏夜,是美丽的,是神秘的,是迷人的。相比白天难耐的炎热,夏天的夜晚更显得凉爽。所以,每每到了夏夜,我总喜欢搬一张竹榻到外面纳凉。躺在
期刊
“一”世界里,一间教室内,因为争执,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情势没有扭转,“一试身手”同学和“一时冲动”同学互不相让,大打出手。旁边的“安于一隅”同学竟无动于衷,看起热闹来。“一筹莫展”同学急得抓耳挠腮,思索解决的办法。这时,班长“一本正经”进来了,看见这种架势,忙大声说:“‘一鼓作气’,你跑得快,快去找班主任来解围。”  “一头雾水”刚要进教室,被“一鼓作气”撞开了。等“一头雾水”再次走进教室,“
背景:1994年4月纽约市所有结核菌培养阳性但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病人(n=184)。目的:检验与病人就诊延误(病人延误)和开始抗结核治疗延误(卫生保健系统延误)相关的因素。设计:医
根据全区档案工作会议提出的普查褪变档案和抢救褪变材料的任务与要求,今年二季度,地、县档案馆对馆藏永久案卷,采取逐卷翻,逐件看,边查边登记的办法,进行了字迹褪色、纸张
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始建于194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创建了以“奥林匹
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服务,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責任。現就县級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服务問題,談点粗浅看法,和大家商榷。 許多事实証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