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素质教育普遍走进课堂的今天,我国的外语教学由“重知识,轻能力”转向了“重能力,轻知识”的极端,即三维目标之一——“知识与技能”的倒置。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其实不然,由于知识严重不足,无系统性可言,导致各项“能力”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交际教学的推广,教语法被认为是落后、保守的方法,语法教学研究也被看作老话题。由于知识和能力密切相关,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语法知识差,就影响了各种交际能力的发展。一个人从呀呀学语开始,一直到后来所说的每一句话无不包含一定的语法规则,只不过是没有以文字的形式概括出来罢了,因此,在具体实施新课程教学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语法教学,并将它渗透于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我们也有必要对忽视语法教学的原因进行剖析,使其对英语教学有所启迪。
一、对机械性语法翻译法持冷嘲热讽的态度为原因之一
在许多教育者看来,机械地照搬照抄语法句子,把每一句话逐字翻译被看作是原始做法,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其实,对农村学生来说,更应该常常灌输语法知识,让他们常常接受语法知识的熏陶,使之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的第一个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它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重视语法教学。由于语法翻译法存在一些缺陷,受到后来的直接法和交际法等流派的批评。这些新法强调口语教学,听说领先,交际运用,而这些正是语法翻译法所不具备的,相比之下,势必造成某些人无形中削弱语法教学。
其实,语法翻译法也有它的长处。在许多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首要教学目的的情况下,语法翻译法这种仅能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常常被看作最佳方法。因此,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现有师资和教学设备较差,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实施语法翻译法教学是切实可行,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以模仿为主的。
二、过度重视交际法,从而忽视语法教学
英语教材内容的编排一般涉及到日常用语、对话、短文等。这些内容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容易做到口语化,这正是交际法在教学中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且交际法与语言的交际功能又相吻合。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表面看来,交际法就是代表交际功能的方法,是最适合和最先进的方法。而有些人片面地把口语教学、对话练习等同于交际,所以尽量回避语法讲解。结果是,阅读能力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写作能力也大打折扣。
其实,交际法并不排斥语法,而且听、说、读、写都是交际能力,不只是听和说。交际法强调培养交际能力,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而且根据不同教材的目的和学习者的不同要求,各种能力发展应有不同的侧重。根据我们海南学生语言表达的习惯及特点分析,阅读为主要的交际式,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以语法和词汇知识为基础。过度重视交际法,让学生的训练停留在口语表达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是无法预见的。凭多年的教学,总结出的经验是让学生把基本的句型套到语法的条条框框中,类似于数学的代入公式法,不断加强口语训练,以便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就是英语学习的秘诀。
三、注重语言的学习目的,忽视语言的学习过程,从而忽视语法教学
社会需要交际,交际需要语言的准确表达,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交际法强调教学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过程就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语言学习需要过程。语法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受到轻视。然而语法作为形成语言的要素是掌握语言必须的工具。语法的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结合成语言并生成言语。没有语法和词汇知识,就不能形成交际能力,又怎能达到交际目的?语法结构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语法教学是培养交际能力过程的重要内容。要注重语言的学习目的,必须注重语言的学习过程,从而注重语法的教与学。
四、对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指导思想的理解不透,同时受新一轮课改理念的影响,从而也忽视语法教学
在实施新课程理念时,注重实际应用,特别是口语应用,认为自己就是在贯彻落实新理念,教学成绩自然会提高,对语法教学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式的。新教材编排以话题(Topic)为主线,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法部分内容只是简单归纳,其教材体系不是不要语法,而是把各种功能渗透在话题中,并把语法集中在每一单元之后,其实这样的编排要求我们语法教学要改进,不用传统课本的在课文中用母语详细解释语法规则的那种方法,而是在课文或对话中设置各种语境,通过模仿交际活动,练习大量例句,使学生归纳出其语法规则。新教材还有一个指导思想是,“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英语的四种技能,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交际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而且要侧重培养,不教语法,怎能培养阅读能力?各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语法教学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不过是要适时,要重视,要一环紧扣一环,对各种教学法流派和体系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防止片面性和极端性,结合语言环境和教学实际,选用某一教法。采取折衷法,同时创新自己的教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做到有所建树。教师教得怎样,就要看学生考试成绩怎样。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砝码。考试制度的存在,特别是升学考试的存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知识的灌输,这是毫无疑义的。
一、对机械性语法翻译法持冷嘲热讽的态度为原因之一
在许多教育者看来,机械地照搬照抄语法句子,把每一句话逐字翻译被看作是原始做法,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其实,对农村学生来说,更应该常常灌输语法知识,让他们常常接受语法知识的熏陶,使之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语法翻译法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是现代语言作为外语进入学校课程的第一个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它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重视语法教学。由于语法翻译法存在一些缺陷,受到后来的直接法和交际法等流派的批评。这些新法强调口语教学,听说领先,交际运用,而这些正是语法翻译法所不具备的,相比之下,势必造成某些人无形中削弱语法教学。
其实,语法翻译法也有它的长处。在许多以培养阅读能力为首要教学目的的情况下,语法翻译法这种仅能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常常被看作最佳方法。因此,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在现有师资和教学设备较差,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下,实施语法翻译法教学是切实可行,因为学生的学习是以模仿为主的。
二、过度重视交际法,从而忽视语法教学
英语教材内容的编排一般涉及到日常用语、对话、短文等。这些内容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容易做到口语化,这正是交际法在教学中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且交际法与语言的交际功能又相吻合。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表面看来,交际法就是代表交际功能的方法,是最适合和最先进的方法。而有些人片面地把口语教学、对话练习等同于交际,所以尽量回避语法讲解。结果是,阅读能力没有取得长足的进步,写作能力也大打折扣。
其实,交际法并不排斥语法,而且听、说、读、写都是交际能力,不只是听和说。交际法强调培养交际能力,听、说、读、写各种能力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而且根据不同教材的目的和学习者的不同要求,各种能力发展应有不同的侧重。根据我们海南学生语言表达的习惯及特点分析,阅读为主要的交际式,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以语法和词汇知识为基础。过度重视交际法,让学生的训练停留在口语表达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是无法预见的。凭多年的教学,总结出的经验是让学生把基本的句型套到语法的条条框框中,类似于数学的代入公式法,不断加强口语训练,以便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就是英语学习的秘诀。
三、注重语言的学习目的,忽视语言的学习过程,从而忽视语法教学
社会需要交际,交际需要语言的准确表达,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交际法强调教学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没有一定的过程就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语言学习需要过程。语法不是学习的目的,因此受到轻视。然而语法作为形成语言的要素是掌握语言必须的工具。语法的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词汇结合成语言并生成言语。没有语法和词汇知识,就不能形成交际能力,又怎能达到交际目的?语法结构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语法教学是培养交际能力过程的重要内容。要注重语言的学习目的,必须注重语言的学习过程,从而注重语法的教与学。
四、对新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指导思想的理解不透,同时受新一轮课改理念的影响,从而也忽视语法教学
在实施新课程理念时,注重实际应用,特别是口语应用,认为自己就是在贯彻落实新理念,教学成绩自然会提高,对语法教学只是轻描淡写,蜻蜓点水式的。新教材编排以话题(Topic)为主线,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法部分内容只是简单归纳,其教材体系不是不要语法,而是把各种功能渗透在话题中,并把语法集中在每一单元之后,其实这样的编排要求我们语法教学要改进,不用传统课本的在课文中用母语详细解释语法规则的那种方法,而是在课文或对话中设置各种语境,通过模仿交际活动,练习大量例句,使学生归纳出其语法规则。新教材还有一个指导思想是,“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英语的四种技能,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交际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而且要侧重培养,不教语法,怎能培养阅读能力?各方面应是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语法教学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只不过是要适时,要重视,要一环紧扣一环,对各种教学法流派和体系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防止片面性和极端性,结合语言环境和教学实际,选用某一教法。采取折衷法,同时创新自己的教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做到有所建树。教师教得怎样,就要看学生考试成绩怎样。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砝码。考试制度的存在,特别是升学考试的存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知识的灌输,这是毫无疑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