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作品中的现代主义手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威廉·福克纳(1897—1962 )是饮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 他通过其小说的主题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爱与恨,同时,他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来表达这些主题。本文对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写作手法“意识流”、“多角度叙述 ”和“象征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反映出福克纳在南方文艺复兴中取得的高度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意识流 多角度叙述 象征主义
  
  从20世纪20年代起,美国出现了“南方文学”这样一个流派。当时,福克纳身处的美国南方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由于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美国南方长期实行种植园经济,因此,南方人与土地结成了深厚的感情。许多南力作家的作品拥有一个共性,这便是:对家乡的炽热感情,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但当时随着北方社会工业的兴起,北方发展特别迅速而且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但美国南方却与社会的发展相违背。所以现代主义南方文学家都是两面作战,既要批判传统,更要反对资本主义工商文明;他们不相信社会进步,两眼望着过去,但又知道历史不可能倒退;他们受新思想的影响,能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但却不能树立起新的信念以取代旧观念。从这个角度讲,以福克纳为代表的南方文艺复兴的作家们也是使用着革命性文学技巧的保守主义者,既批判南方,又怀念过去,也是两面作战。福克纳对于他的故土,美国南部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另一方面,福克纳也对自己的故土——美国南方充满了恨。
  在福克纳的作品中,他运用了一些现代写作手法来表达他对家乡故土的爱与恨。众所周知,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大家。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对表现手法和写作风格进行实验,而且他的小说中很少有两部在写作技巧上是相同的。福克纳由于在小说技巧上不断大胆创新,被誉为二十世纪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探索者,也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一位代表作家,几乎所有现代主义手法都纯熟地运用到其创作之中。在小说结构、叙述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他都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他运用“意识流”和“多角度”叙述方法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为现代派小说创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十世纪“意识流”这种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成为现代派小说的重要写作技巧。在福克纳的“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中,人的意识是流动变化着的,是特别自由的,而不是固定的。人物大脑意识各层次活动混合在一起,特别是潜意识层次上的,这种意识活动是不连贯、非逻辑性的自然流动。这种意识活动在书面上很难用规范的语言记录下来,因而往往不合语法规则,没有正确的句法,甚至不加标点符号。
  福克纳首次成功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在他的作品《喧嚣与骚动》中,来揭示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这部小说大部分都用“意识流”手法来表达。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事件对各人物心理的撞击和留下的痕迹。凯蒂从头到尾也没出现过,也没有关于她悲剧的客观陈述。读者只能通过三个人物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去探求。由于三兄弟性格不同,其意识也各有特点。比如,白痴班吉不能够说话,无法自觉地有条理地思考,福克纳十分巧妙地反映了白痴的混乱心态,他只能通过咆哮、呻吟来表达自己,只能凭感官不自觉地联想。因为他没有思维逻辑能力,所以他的意识流混乱无章,也无法分辨过去和现在。在他的脑海中大量出现的是视觉、听觉、嗅觉等造成的意象。虽然表现班吉意识流的语言并不复杂,句子短而简单,但精神正常的读者读起来仍会感到困惑难解。而受过哈佛大学高等教育但生性敏感的昆丁虽然意识流动混乱,但却是发自灵魂深处富有哲理的思索。他的思维总停留在几十年前的南方,整日沉浸在冥思苦想之中而不能自拔。最终,他成了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冲突的化身。不论走到哪里,看见什么,他总是触景生情,念念不忘从纯洁的淑女堕落成荡妇的妹妹凯蒂。他的意识活动多是由眼前某一情景所触发的一连串浮想和回忆,表现了苦闷、徬徨和绝望的心情。
  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这部福克纳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中,故事的情节不是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发展的,而是叙述者意识的随意流动。一会儿说爱米丽的葬礼,一会儿说到香味事件,一会儿又把读者从未来带到过去。故事情节可以分开来讲,但不管怎样划分重组,最后终归统一。所以,不论事件怎样安排,故事总是完整的。正是因为叙述者思维的随意流动,才使得故事充满无限的悬念,让读者紧张的心随着情节的发展忽上忽下,最后却又被爱米丽这种反常惊悚的行为而震惊。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更能反映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爱米丽是南方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渴望爱情却因为自己的身份得不到爱情,最后只好杀死自己的恋人拥着他的尸体而眠。
  有人批评福克纳的叙述故弄玄虚、晦涩难懂,但正是作者的这种写作技巧适应了内容的需要,鲜明有力地塑造了人物,挖掘出了现代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南方青年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变态心理和扭曲人格。
  福克纳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手法就是“多角度”叙述法。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在作品里有意让几个叙述者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观察和思考。虽然福克纳不是第一个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人,但在他的作品中他对“多角度”叙述法充分运用发挥,成为了“多角度”叙述法的大师。在《我弥留之际》中作者将全书分成五十九个片断,每段都由小说人物叙述,参加叙述的共有十五人。这样多角度的叙述就使读者免受某个固定叙述人的影响,从而能较客观地审视人物和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从本德伦一家的旅程中看出人生可悲又可笑的双重特征。“多角度”叙述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押沙龙,押沙龙!》中得到了高度发展。在这部作品中共有三个叙述者,分别是洛莎小姐、康普生先生和昆丁。他们在叙述过程中都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斯特潘是什么人?他的“蓝图”是什么?他最终为什么失败?三个人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反应实际上暴露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和自己关心的问题。作者的中心并不是放在故事本身,而是在于观察和反映这个故事给人物带来的影响。在洛沙的眼中,斯特潘就像魔鬼,她厌恶和惧怕斯特潘,一股脑地把南方的没落归咎于斯特潘代表的无法解释的邪恶力量,看不到奴隶制的罪恶和南方本身固有的弊病。而康普生先生则对斯特潘表示了同情,把他看作时代与环境的不幸牺牲品。康普生先生自己身出名门,却没赶上光荣的时刻,目睹的都是南方的败落。他对斯特潘的同情正表现了他对时代的看法。昆丁把从洛沙小姐和父亲口中听来的故事转述给同学麦康农,并加进自己的猜测,并在叙述中不知不觉进入角色,与故事中的亨利和查里斯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从而按照自己的理解推测出故事中交代不清的情节,揭示了种族歧视酿成的斯特潘家族的悲剧,从而导致南方种植园制的最终灭亡。
  另外,“象征主义”也是广为现代主义作家使用的一种手法。“象征主义”能够间接地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心感受并能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人们的思想,往往具有戏剧性显现的艺术作用。同时,“象征主义”能刺激我们的直觉,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思维和感受能力。福克纳也是“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大师,而且他运用的大量象征隐喻含义十分丰富。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是旧南方的象征,也是旧南方传统观念的象征,爱米丽的父亲的死亡象征着南方奴隶制的解体。而爱米丽的恋人荷马象征着新兴的充满工业气息的北方及其道德观念。在他们相爱后不久爱米丽发现荷马并不想和她结婚,因为他们之间存有矛盾,南方和北方存有矛盾,爱米丽只好杀死她的恋人,只能拥有他的尸体,而这也象征着她对恋人的爱,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出爱米丽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在《喧嚣与骚动》中,最典型的象征隐喻就是金银花。它在昆丁的叙述部分出现了三十多次,不但象征着昆丁失去妹妹的痛苦和对童年美好往事的眷恋,还象征着性和凯蒂的失贞,以及被玷污的康普生家族的荣誉和昆丁由此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茫然和痛苦。
  总的来说,福克纳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一位代表作家,他把几乎所有的现代主义手法熟练地运用到他的创作中。它在作品中大量使用意识流、并列对照、象征隐喻、多角度叙事等等手法把支离破碎的时间和相互矛盾的思想包容在一起,构成开放性和多元性的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眼中本身就支离破碎和矛盾重重的现代世界,也尽情地表达了他对家乡故土深深的爱与恨。
  
  参考文献:
  [1]Faulkner. Lion in the Garden [Z].Meriwether.New York,1968.204.
  [2]Frederic J.Hoffman.William Faulkner [M].Boston: Wayne Publishers,1966.
  [3]Fowler,Doreen and Ann J.Faulkner and Women [M].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6.
  [4]福克纳著.杨岂深译.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J].名作欣赏,1995(6).
  [5]福克纳著.李文俊等编译.我弥留之际.漓江出版社,1990.
  [6]建钢等编译.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全集[A].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1993.
  [7]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46.
其他文献
2007年,950万学子奔赴考场,为理想和胜利而战,硝烟散尽,尘埃落定,几家欢乐几家愁,谁主沉浮,尽收眼底。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边云卷云舒!08高考作文命题又将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在教学中坚持实施“两分三强化”的教改方案,其中大学英语一直是强化的重要课程之一。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四级过关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已全面推行,课改对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带来深刻的影响。农村初中英语课改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改的深入实施。文章针对农村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在实施进程中存在困难与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改善农村英语教育现状,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 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 改革    1.前言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小学的全
当今职业学校传统的模具专业教学已无法满足企业对于能实际动手参与模具制造实操过程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课改迫在眉睫。CAD/CAM课程以软件操作技术为先导,紧密结合模具专业理论,合理甄选训练项目,走在模具专业课改的前列。
生长冗余概念是由盛承发在1990年首先提出来的。本文从作物个体与群体对立统一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作物生长冗余的另一个解释。盛承发提出的随机波动环境假说可以导致生长冗余的产
本文主要从热力学的活度概念出发,讨论了同种钢材在闪光对焊后,焊缝处出现贫碳带的原因;指出了贫碳带的形成,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液固相共存阶段的碳迁移和随后冷却过程中固相
本论文选择了20株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杆菌,在确定了中药提取物中主要抗菌成分含量的基础上,测定了多类抗菌药及中药提取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对TEM-7V、TEM-8V
摘 要:结合美术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本论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该如何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学中乐,乐中学,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四、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 合作 创新 多样化    美术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两年多时间,
摘 要: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的桥梁,它在完善知识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和无可比拟的作用。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者,都需要以此来构建最完善的知识结构。我们作为中国新诗研究所的研究生,在诗歌研究中我们同样能寻找到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契合点。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批评法 诗歌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自然辩证法理论知识对于诗歌研究、诗歌研究者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诗歌研究者应该掌握的一
去年我爱上了新闻写作,今年县、省的报刊、电台、电视台共采用了我的稿件19篇。一年时间的写作实践经验,使我悟出了两点体会,那就是:三股劲,即:挤劲、钻劲、韧劲,和三积极,